1、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没有注意看枪冒烟,当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s,声音速度340m/s,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最接近( )
A.14.29s
B.14.00s
C.13.71s
D.13.90s
2、下列与人体有关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成年人的体重约60N
B.成年人的脚长约25dm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D.心脏搏动一次的时间约1min
3、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人人有责。如图是小明正在植树的情景,他旁边小树的高度约为( )
A.
B.
C.
D.
4、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v=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
D.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5、在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赛场上的BGM(背景音乐)火出圈,如比赛场馆里插放的《千年等一回》,观众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位歌手的歌声(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6、2023年3月30日,成都面积达12.8万平方米的骑龙中水湿地公园项目基本完工,作为成都面积最大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公园,预计将于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届时,成都将再多一座供市民休闲嬉戏的场所,也为群众提供了锻炼的好去处。甲、乙两位同学沿着公园直线跑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2s时甲的运动状态为匀速直线运动
B.甲同学一直在乙同学的前面
C.第15s时甲、乙速度相等
D.从出发到甲、乙相遇的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4m/s
7、普通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实像,其成像原理相当于( )
A.照相机的镜头
B.投影仪的镜头
C.放大镜
D.凸面镜
8、关于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温度升高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会放出热量
B.乙图中水烧开时在壶嘴上方能看到“白气”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丙图中草叶上形成“露珠”属于凝华现象,会放出热量
D.丁图中物理老师在课堂上演示干冰起雾的情景,这些雾是干冰液化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9、如图所示,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C.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10、有一潜在水下60m深处静止不动的潜水艇,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0.8s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设定该潜水艇所处区域的海底水平,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声呐系统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B.该区域的海水深度为600m
C.该潜水艇可在0.02s内侦测到其正上方海面的漂浮物体
D.在该区域海面上的船只接收源于海底的声音至少需要0.44s
1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甲图,皮影在幕布上的影子
B.乙图,鸟在水中形成倒影
C.丙图,海市蜃楼
D.丁图,日偏食
12、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3、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乙物质的密度为
14、百米赛跑时,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1.59s,则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实际时间应为( )
A.11.30s
B.11.59s
C.11.88s
D.11.18s
15、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立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白露,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霜降,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大寒,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16、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潭影映人。该句中“潭影映人”是一种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其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月食形成
B.雨后彩虹
C.水球成像
D.水中倒影
17、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时从起点沿直线向东行驶到达终点,如图记录了两车在此路程内的运动时间,在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一定是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车一定是向东做减速直线运动
C.甲、乙两车从起点到终点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甲车16s内的平均速度与乙车前4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19、下列对物态变化现象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冰的熔化形成的,这个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C.深秋,有时早晨会看到草木上挂满白霜,这是凝固形成的
D.冬天,用电热水壶烧开水时冒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20、如图所示,一本物理教材掉到了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理教材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了人眼
B.小明和小红看到了物理教材只存在光的反射现象
C.小明和小红看到了物理教材既有光的反射现象也有光的直线传播
D.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21、以下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22、如图是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张杰的《少年中国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音调可以判断出是哪位歌手的歌声
B.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
C.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D.张杰的歌声不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23、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碘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冰和碘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B.冰和碘都要经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C.两者都采用了“水浴法”加热,目的都是为了均匀受热
D.冰和碘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都要升高
24、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巾,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 摩托车上的消声器
B.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在小区内禁止鸣笛
D.射击运动员戴耳罩
25、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乙做___________运动,乙的速度是________,乙追上甲的时间是第______秒。
26、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含以下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为了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李老师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到水花四溅,这个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环节。
27、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___________。若光源是圆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___________形的。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填实、虚)。
28、最简单的透镜的两个表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_________,_____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29、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______m。若小明身高160cm,当他以0.5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0cm,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0、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果用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方向________;如果水平推力增加到10N,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的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N;若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加到15N,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物体将向右做____________(加速/减速/匀速)运动。
31、1993年3月9日,在我国的漠河地区出现了一次“日全食”,如图所示是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图,则图中______是地球,______是月球。
32、如图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33、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 .
34、如图所示,人游泳时,人和水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使游泳的人前进的力是________对________的作用力,这个力的受力物体是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
35、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______(填“A”或“B”)部分。
(2)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__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温度/℃ | 91 | 93 | 95 | 97 | 99 | 99 | 99 | 99 | 99 |
(4)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此时周围的气压______标准大气压。
(5)如果将烧杯拿离石棉网,很快水就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6)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丁中的(a)、(b)所示,则图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7)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8)如果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图线a所示,若增加了水的质量,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______。
36、如图所示,若两物体所受重力均为30牛且在5秒内匀速上升1米,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试问:
(1)力F1与F2的比值多大?
(2)在此过程中,F2所做的功是多少?功率多大?
37、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
材料技术指标 | 树脂镜片 | 玻璃镜片 | 铜合金 | 钛含金 |
透光量 | 92% | 91% | —— | —— |
密度(kg/m3) | 1.3×103 | 2.5×103 | 8.0×103 | 4.5×103 |
性能 | 较耐磨损 | 耐磨损 | 较耐腐蚀 | 耐腐蚀 |
(1)求一块体积为4cm3树脂镜片的质量。
(2)如图所示的一副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2×10-2k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一副钛合金镜架的质量。
(3)如果全中国需要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的人都戴上(1)(2)问中的树脂镜片和钛合金镜架,那么这些人的鼻子上总共负起了多少吨的物质?
38、
物质
| 金
| 铅
| 铜
| 铁
| 铝
|
密度(k/m3)
| 19.3
| 11.3
| 8.9
| 7.9
| 2.7
|
(1)瓶子的容积;
(2)金属碎片的体积;
(3)金属碎片的密度.该金属片可能是什么金?
39、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鱼的实际位置在C处,请作出看到鱼的像的光路图。
40、(1)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G及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的示意围.
(2)如图所示,将一个发光小球A放置于竖直的茶色玻璃板前,会看到玻璃板中也出现一个“小球”.请画出看到“小球“的位置,作一条眼睛看到该“小球”的光路.
41、如图,S点是岸边路灯的位置,S'点是潜水员A看到的路灯位置,请画出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进入潜水员眼睛的光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