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图像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2、小雨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桌面上,并在桌面上垫一张白纸,再将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放在白纸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选用透明玻璃板,效果比茶色玻璃板更明显
B.从A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蜡烛A的像,是因为光的反射
C.为了让实验效果更明显,应在明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D.把纸板放在玻璃板和蜡烛B之间挡住B,从A侧看不到像
3、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4、下列数据中,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B.教室里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m
C.中学生脉搏跳动60次所用时间是10s
D.自行车速度约为5m/s
5、有一潜在水下60m深处静止不动的潜水艇,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0.8s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设定该潜水艇所处区域的海底水平,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声呐系统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B.该区域的海水深度为600m
C.该潜水艇可在0.02s内侦测到其正上方海面的漂浮物体
D.在该区域海面上的船只接收源于海底的声音至少需要0.44s
6、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入场时洪亮的《歌唱祖国》音乐响起,观众们欢快的小声哼唱,“洪亮”和“小声”所描述的声音特性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7、经常用眼睛长时间盯着近处的手机看,容易导致的后果是( )
A.远视眼,需戴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需戴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
8、金秋体育节上,八年级同学接力赛的精彩表现赢得全场的欢呼,跑赛过程中,若说运动员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
A.看台上的观众
B.手中的接力棒
C.终点的计时老师
D.比自己快的运动员
9、估测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B.教室内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7℃
C.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
D.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10、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手掌的宽度约为1dm
B.河北省12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约10s
D.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g
11、关于压强、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就是物体所受的压力
B.压力的方向总与重力的方向一致
C.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D.压强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12、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小明先用烧杯盛适量的酒精,再用天平称其总质量为80g,然后把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操作缺少了“测量空烧杯的质量”这一步骤
B.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72g
C.该酒精的密度为0.8×10³kg/m³
D.如果在把酒精倒入量筒的操作中,溅出了少许酒精,则会导致测量出的酒精密度偏小
1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B.地球上与地面不接触的物体也会受到重力
C.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的中心
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15、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屏幕上便出现影子。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不相同的是( )
A.有趣的倒影
B.古代的日晷
C.生动的沙画
D.日食
16、物体沿主光轴向凸透镜移动,如果像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的速度,凸透镜焦距为f,则物距的大小( ).
A.大于2f
B.等于2f
C.大于f小于2f
D.小于f
17、如图所示是一束白光沿BD方向射向三棱镜,在右侧光屏形成了彩色光带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区域的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B.若物体放在P处,从右侧透过棱镜观察到像可能在C处
C.M和N两处的光线分别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N处光线测出的焦距更小
D.三棱镜对红光的折射能力比对紫光的折射能力强
18、某同学在实验室通过对物体均匀的加热方式研究物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依据实验 数据正确地画出了如图 所示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属于晶体凝固图像的是( )
A.
B.
C.
D.
19、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彩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现象
C.近视眼的矫正是佩戴合适的凹透镜
D.水中倒影是光的色散现象
20、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C.甲、乙两物体相遇时距起点
D.时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同
2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水中筷子弯折是光的折射
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液化现象
C.“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就是大量的水蒸气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2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桔子的质量约为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24、甲、乙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运动的s-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乙全程都在做加速运动
B.0~5min内,小车甲相对于小车乙向东运动
C.0~10min内,小车甲的平均速度为2m/s
D.从开始运动到第2次相遇的整个过程中,小车甲的平均速度大于小车乙的平均速度
25、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中,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一部分浸没在水中,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温度计中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该测量值比热水的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6、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小明看到落在路旁绿植下的白纸上出现了许多光斑,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隙在地面上形成的 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镜子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 __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7、如图,在去年的11月6日晚,我校举行了盛大的20周年校庆颁奖晚会,相信同学们还历历在目。这是晚上的无人机编队悬停在空中构成的“东辰二十载”五个大字。此时,我们以地面为参照物,无人机是______(选题“静止”或“运动”)的。当晚同时也是一场色彩斑斓的灯光盛宴,关于色光三原色是:______。
28、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 ___________传播的。教室里女同学的声音比男同学尖,这说明女同学声音的___________较高。
29、小明购买了一瓶冰冻过的纯净水,发现瓶子底部有明显凸出的现象,这是因为水结成冰后密度___________,造成体积___________引起的。(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近几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冬天出现了雾霾天气,而霜却比往年少见。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分析,“雾”的形成属于_____现象,“霜”的形成属于_____现象。“霜比往年少见”说明我国中东部地区冬季平均气温比往年偏_____。
31、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模糊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在第5格处,测沸水的读数为95格处。用此温度计测得某杯液体的温度时读数在23格处。则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____℃;如果温度是50℃,读数应该在第______格处。
32、五一假期,小亮同学从扶沟车站出发去开封旅游.坐在行驶的客车里在想,客车行驶时,一定是汽油燃烧产生的 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客车前进的.
33、若一束太阳光照射在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现象;在红光外侧还有不可见的光叫_____.
34、甲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物体的运动性质是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甲的速度为______m/s。
35、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下图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根据表中数据,已将乙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坐标系中,请将甲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_____________。
(3)本次实验中,小明发现_________的冷却效果更好。
(4)通过分析,小明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先慢后快/先快后慢/一直下降/一直升高)
36、如图所示是小明乘坐出租车后获得的车费发票,车票上显示了一些数据,试根据其中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出租车以这样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300s,前进的距离为多少m?
(3)由于受到雨淋,车票上金额一项已无法看清,小明在出租车的车门上看到如下消息:“起步价7元,限3km,按起步价加上超过的里程以2.70元/千米收费。”根据这些消息,车票的金额应该为多少元?(保留到0.1元)
37、有一杯质量为1千克、温度为10℃的水,一位同学对这杯水进行了加热,使这杯水的温度升高60℃,求这杯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焦/(千克·℃)]
38、有一石碑,体积为20m3为测出其质量取一小块样品,测得其质量为150g,体积为50cm3;
(1)求小石块的密度kg/m3?
(2)该石碑的质量是多少t?
39、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中,小丽把体积相同的物体A和B同时浸没在水中,由静止释放,A上浮,B下沉。请画出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不计阻力)。
40、要求:用刻度尺和圆规规范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如图1,完成下面的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大小.
(2)如图2,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41、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