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长津湖》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30℃的严冬,与美军在冰天雪地里殊死战斗的英勇事迹。志愿军战士的眉毛和胡子上结满了霜,以下现象中和其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树上的雾凇
C.大雾弥漫
D.湖水结冰
2、下列对图中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用无线电才能对话,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B.乙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色
C.丙图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D.丁图B超检查身体应用声能传递信息
3、小强在做家庭小实验的过程中,将饱和食盐水、饱和小苏打溶液、葡萄糖溶液的标签弄混了,他将这几种溶液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甲、乙、丙三个杯子里。其中m甲>m乙,V甲=V乙;m乙=m丙,V乙<V丙,通过查密度表,甲杯中的液体是( )
物质 | 饱和食盐水 | 饱和小苏打溶液 | 葡萄糖溶液 |
密度(g/cm3) | 1.33 | 1.10 | 1.58 |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小苏打溶液
C.葡萄糖溶液
D.饱和食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4、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 )
A.等于0°
B.小于30°
C.等于30°
D.大于30°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
B.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D.红外线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6、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
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7、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2 cm/s
B.12 m/s
C.1.2 m/s
D.1.2 km/s
8、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为参照物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9、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云里行。”中所描写的“天在清溪底”和“人在云里行”两种情景,是光的( )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
D.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
10、跳伞运动员背着打开的降落伞从空中竖直跳下,他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为100N,方向竖直向下,已知运动员和降落伞的总重为800N,则运动员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 )
A.100N
B.700N
C.800N
D.900N
11、2022年11月8日,成都观察到了月全食现象。如图所示,下列与“影”有关现象所涉及的原理与月全食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皮影
B. 杯弓蛇影
C. 投影仪投影
D. 水中倒影
12、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明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吴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4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 )
A.三人速度一样大
B.小明速度最大
C.小吴速度最大
D.小李速度最大
1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传递信息
C.武汉鹦鹉洲大桥桥头的“隔音蛟龙”是从“阻断噪声传播”的方面着手控制噪声
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方面着手控制噪声
1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能正确说明汽车行驶情况的图像是( )
A.
B.
C.
D.
15、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
A.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D.摩托车的消声器
16、下列措施属于减缓蒸发的是( )
A.把新鲜蔬菜装进保鲜袋里
B.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C.用扫帚将地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D.用电吹风的热风吹头发
17、某物理学习小组学习完长度测量,讨论交流列出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刻度尺的量程越大越好
B.读数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C.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出现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8、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对面有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清楚
C.在会车时,双方司机均须将汽车大灯的远距灯切换成近距灯,以防止发生意外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19、夏日雨后阳光灿烂,天空出现彩虹,其所包含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B.通过地面积水看到的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
C.彩虹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
20、如图所示,春光明媚,小红到植物园游玩。粉红的桃花映在眼底,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游动,湖水中掩映着树木的倒影,暖阳下地上的人影……对下列光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地上的“人影”——光的反射
B.眼中的“花影”——光的色散
C.水中的“树影”——光沿直线传播
D.水中的“鱼影”——光的折射
21、在七中育才学校本学期的物理公开课上,同学们学习了很多有关青铜器的知识,甚至自己制作了三星堆“青铜”面具。其实早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工匠先将铜料加热,制成铜液,然后将铜液灌进模具,冷却成型,铸造初步完成。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凝华
B.先液化后凝固
C.先液化后凝华
D.先熔化后凝固
22、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要确定落水之剑的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流水
B.河岸
C.船夫
D.行驶的船
23、清晨,站在青城山顶放眼望去,薄雾从山间升腾而起,随风飘散,宛如仙境(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B.气温越高越容易形成雾
C.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24、为方便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小许改装了一个玻璃电热水壶(去盖,如图所示),它能让水一直保持沸腾。现把它放在电子秤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电子秤读数会变大
B.图中温度计能正确测量出水沸腾时的温度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断电后水不再沸腾,说明水保持沸腾要持续吸热
25、A、B是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球质量为128g,体积为16cm3,B球质量为64g,体积为12cm3,则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如果其中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________(A/B)。
26、如图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这是因为点燃的酒精灯上方空气受热,热空气的密度 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热空气上升而形成气流,带动扇叶转起来;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 _____(选填“上面”或“下面”)。
27、小明的梦中经历:他和小华困在池塘中央的冰面上,冰面非常光滑,无法利用摩擦推动小船。如图,是他们的奇思妙想——把行李向后扔出去,船就前进了。他们奇思妙想的物理学原理是___________。人对行李的力和行李对人的力是一对___________力。此现象还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28、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不能像地球上一样直接交谈,那是因为___________。
29、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其公式为:F浮=G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浮力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有关。
30、人体发热时,常用“冰袋”和“退热贴”作为物理降温的工具。 当接触人体后,“冰袋”中的冰块会________,“退热贴”凝胶中的水分会________。(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这两个过程都吸热,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31、如图所示,用两把刻度尺A、B测同一物体长度,其中B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则LA=_________cm,LB=________cm。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
32、光在______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不同的物质里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_____中的速度最大,是__________。
33、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地面和墙角都会染上一层黑色,用力刮去一层墙的表皮,可以看到里面还有黑色,这说明 ;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破镜接触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忽略不计.
34、如图所示,一束光AO斜射到平面镜M1,经M1、M2反射后,沿原路径OA反射回去,已知两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______。
35、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如图甲、乙所示,分别将木块 A 平放在木板表面、毛巾表面,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记录读数;然后如图丙所示,在木板表面的木块 A 上放一钩码,匀速拉动木块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由______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选填“甲乙”、“甲丙”或“乙丙”)。
(2)由甲、乙两图可知:______。
(3)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B;当F 为 3N 时,木块 A 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 B 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
36、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柳州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45,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1∶15,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
(2)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柳州需要多长时间?
37、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重为1.47N的石块,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8N。求:
(1)石块受到的浮力;
(2)石块的体积;
(3)石块的密度
38、疫情阻击战,AI 显身手,机器人送餐、送货也成为现实。某智能公司已向广州、上海等地的隔离区送去数十台送餐机器人,为隔离区提供三餐等生活必需品的免接触配送服务。若一个机器人质量为 50 kg,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 500cm2,求:
(1)送餐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 min行走了30 m,机器人的平均速度;
(2)若机器人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 0.2 倍,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牵引力;
(3)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9、请在图中画出井中的青蛙看到天的范围的光路图,A点是青蛙眼睛的位置。
40、请在图中将两条光路补充完整。
41、如下图所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为S′,发出的某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点A.请你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像S′,并做出经过A点的反射光线的完整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