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 B.皆通习之:普遍
C.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D.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要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 至于顿丘 可怜体无比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约为婚姻
C. .怨灵修之浩荡兮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人不敢于忤视 淇水汤汤
3、下列各选项句式归类正确的是( )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④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⑤戍卒叫,函谷举⑥灭六国者六国也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⑧洎牧以谗诛⑨以其无礼于晋⑩是寡人之过也
A.①③④/②⑤⑧/⑥⑩/⑦⑨
B.①③④/②/⑤⑧/⑥⑩/⑦⑨
C.①④/②⑤⑧/③⑥⑩/⑦⑨
D.①④/②⑤⑧/③/⑥⑩/⑦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考古工作者在新发现于成都的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的古蜀人船棺墓群中,总共发掘了1800多件装饰精美的文物,成为研究古蜀地区的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B.社会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新闻工作者如果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那么传媒行业将会很快将其淘汰掉。
C.我们所以感到年味儿淡薄,正是由于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所致,而不是因为年的情结淡漠,后者从春运大潮的涌动就可以看出。
D.针对消费者“同路不同价,熟客价更高”的质疑,滴滴公司进行了回应,称公司方面不存在任何“大数据杀熟”的行为。
5、下列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见到阔别十载的老师,李霞激动地说:“多年未见,您送我的书我一直惠存着。”
B. 接到几个朋友来访的消息,小王高兴地回答:“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C. 尽管可能只是绵薄之力,但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我们还是由衷地表示感谢。
D.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还不是很成熟,希望您不吝赐教。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如今,诗歌公众号已经成为不少人晚间精神生活的一个私密角落。“为你读诗”与“读首诗再睡觉”可谓其中的佼佼者。前者的简介是:“为你读诗,给灵魂片刻自由。每晚10点,从这里开始我们的诗意生活。”后者是:“订阅我不一定能除皱,但一定可以防衰老。每晚10点,为你读首诗。”
②这些诗歌公众号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两大要素:功能的有效性与私人时间的约定。于是既保证了“意义”这一功利主义的必然追求,又承诺了异化劳动之外的个人自由时间。此二者显然构成悖论,但是在诗歌公众号中得到了统一。
③在追寻、阐释、实践这种高级意义的过程中,诗歌公众号推崇的“诗意”美学风格逐渐成形。理想、自我、情感成为诗歌公众号挚爱的主题。它们选择的诗歌,倾向于凸显浪漫主义风格,将诗意和自然意象密切联系,草木、花朵、星光……这些词汇频繁闪现,编织出一个消费主义时代的田园之梦。在公众号主播优美的朗诵声线中,虚拟性的诗意空间被建立起来。诗歌公众号决心要“反抗焦虑”,试图给出一种温柔平滑的夜之抚慰。人们借助对诗歌商品的消费,将美与生活建立了切实联系,达到自我愉悦。
④有批评者认为诗歌公众号对诗歌发展的多元生态是不利的。但欲使大树开枝散叶,首先需使其成活;同理,想让诗歌有一个多元发展的生态,首先需打破诗歌圈固化的僵局。诗歌公众号的流行,也可以视为诗歌不死的一个标志,看上去日益小众化、圈子化的现代诗歌,在新媒体全面介入后,成为了流行之物,被广大受众消遣。在诗歌公众号培养一批诗歌爱好者之后,他们必将分流分享,成为专业读者甚至创作者,促进多元诗歌生态的形成。
⑤流行之物总带有一定的导向性,诗歌公众号在选择诗歌时,既要保持诗歌的审美品位,又要兼顾大众的阅读期待,同时还要将诗歌包装为文化产品。这种打造方式是否会拉低大众的审美?不可忽视的是,充分包装在降低读诗难度的同时,确实也限制了对诗歌更为自主的理解。为了迎合大众审美,诗歌作品大同小异,变成了浅显的“金句”。但幸好大众审美并不是被动的,它是一个会自省、会生长的有机体。如果心灵鸡汤风格的抒情诗过分泛滥,消费者也会审美疲劳弃之而去。
⑥诗歌公众号会不会割裂诗歌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以近期引发热议的“新疆棉花事件”为例。一些国外服装品牌发表了不再使用新疆棉花的声明,“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发布以“新疆:一场邂逅,就足够美丽”为题的特别推送,呈现诗人和作家笔下的大美新疆。这些推送以文艺的方式有效回应了现实。
(摘编自何瑛《晚上10点的微信读诗,为什么吸引人?》)
材料二:
①诗歌在社交媒体的火热发展固然可圈可点,但火热的背后理应给予冷静的思考。
②首先,在消费主义的驱动下,诗歌的商业化现象不可避免,主要表现为资本进驻与广告投放。“诗意生活”只不过是一种数字幻境,除去第一条推送,诗歌公众号剩下的内容均是以“诗意”为名的商品营销。正如阿多诺所言:“文化工业为了追逐利润和文化的同质性,不惜剥夺‘本真’文化所具有的批判功能和协商方式,使其丧失了‘说不的勇气’。商业化的过程导致了‘本真’文化的贬值,通过将它变成待售商品的方式降低了准入的门槛。”
③其次,诗歌变得娱乐化。在社交媒体中,长久压抑的诗歌在自由、自我的媒介语境中得到释放,无论是精英还是大众,都有一种“快感”重拾的体会,这种“快感”的失而复得驱使受众对诗歌进行过度消费,诗歌被娱乐化为一种日常的消遣。特别是诗歌与明星的结合,加重了诗歌的娱乐性质,使诗歌被当成日常生活的娱乐符号被受众消费,忽略诗歌内容、深层意义,而去消费读诗的明星,或者仅是对读诗人的声音进行消费。
④诗歌依托社交媒体得到推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让诗歌重新回归生活的中心,却也使诗歌陷入“庸俗化”的陷阱。作品不再按照年代、流派等标准划分,而是被拉到了同一水平,成为均质、庸俗的内容物。它们能否出场,取决于是否与当下生活状况乃至舆论热点相匹配。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导致诗歌作品主题分布不平衡、质量良莠不齐。除了付费阅读的诗歌专辑外,诗歌公众号中每天一篇诗歌主题的选择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寻,无论是读诗的人还是诗本身的质量都得依据不同受众的喜好具体分析。这实质是一种将诗歌庸俗化传播的表现,是一种对受众心理的顺从。换言之,诗歌公众号并没有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或者通过对某一类诗歌的传播达到一个效果,其只是做诗歌的搬运工,这样就很难保证传播的质量。
(摘编自柳家旺《社交媒体中的诗歌传播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公众号构建了一个虚拟性的诗意空间,统一了构成悖论的功利主义追求和异化劳动之外的个人自由时间。
B.诗歌公众号能在消费主义时代为人们编织出田园梦想,这与它们在内容上只选择以自然事物为意象的浪漫主义诗歌有关。
C.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将“本真”文化商业化,虽然让文化门槛不再高不可攀,却不利于“本真”文化的提升。
D.依托社交媒体的诗歌有了回归生活中心的可能,但质量良莠不齐,这与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有关。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公众号推崇的美学风格、主题,选择的诗歌类型,都是其试图“反抗焦虑”、给予现代人温柔抚慰的尝试。
B.从眼前看,诗歌公众号是用流行的方式培养诗歌爱好者;从长远看,它们也是在培养隐藏的专业读者和创作者。
C.诗歌公众号的受众常常会忽略诗歌的内容,而去消费读诗的明星,若将诗歌与明星分离,就能够避免诗歌娱乐化。
D.除付费诗歌专辑外,诗歌公众号推送的诗歌主题依受众喜好而定,这显示了它们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3】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诗歌传播商业化”观点的一项是( )
A.某诗歌公众号送了《在这里,诗意地享受美食》一文,用优美的语言推广介绍了北京的四家餐厅。
B.苏东坡是一位“快乐的天才”,某诗歌公众号以他为主角,策划了一期“半在尘世半为仙”的内容。
C.余秀华走红后,某诗歌公众号推出了12期的诗歌系列《遇见》,将余秀华、梅婷、春妮集合到一起。
D.某诗歌公众号将往期内容制作成有声作品集,把它们放在公众号底部的“诗意生活”栏目,进行展示。
【4】材料一第④段和第⑥段分别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5】概括材料一针对材料二说法的正面观点。
材料一 | 材料二 |
① | 诗歌商业化现象不可避免 |
② | 诗歌变得娱乐化 |
③ | 诗歌陷入庸俗化陷阱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写了山峰耸立,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2)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对祖国命运担忧的两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所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慷慨悲壮。
(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的“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为齐宣王列举一系列治国措施后,提出理想的王道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写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弹奏琵琶,音乐似乎低至无声,却有无尽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梦游天姥山,野兽之声使山林发生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感叹人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唐·李白
君思颍水①绿,忽复归嵩岑②。
归时莫洗耳③,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谢公④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注】①颍水:颍水,即颍河,发源于河南登封县嵩山西南,流经登封四十公里,绕箕山而下,流入淮河。②嵩岑,嵩山。③洗耳,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④谢公,指晋太傅太保谢安。其早年隐居浙江东山,时人希望他出山,谓:“斯人不出,如苍生何?”后苻秦攻晋,谢安为征讨大都督,大破苻坚于肥水,拜太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把归隐的愿望写得十分形象,抽象的思想、意念化成了具体的、美好的、能够感触的形象,十分生动。
B.“忽复归嵩岑”中“忽复”二字用得极好,表现出裴十八这个人的个性和情态,十分洒落、爽快,看淡功名富贵之意尽在不言之中了。
C.“归时莫洗耳”,运用许由洗耳的典故,目的是告诫那些一心攀爬之人不要矫情作伪、欺世盗名,不要去官场厮混,应该归隐山林。
D.“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是诗人与友人裴十八的临别赠言,二人相互劝慰,相互鼓励,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
【2】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这首诗:“只写送别事,著笔平”,“著笔平”就是用语朴实,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蜀观察推官。晋卒,愈丛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愈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为作《进学解》以自谕。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乃贬潮州刺史。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语未终,士前奋曰:“先太师为国击朱酒,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赋乎?”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众曰:“无。”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祐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欢曰:“善。”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会元翼亦溃围出,延凑不追。愈归奏其语,帝大悦。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
文本二: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亚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1】下列对文本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
B.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
C.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
D.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
【2】下列对文本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还包括唐代的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B.卒,古代对“死”的讳称。《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C.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的一种特殊文体,也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弹劾时用的一种文体,侧重于议论。
D.“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与“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所以”语义不同。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不顾生死,宣抚叛乱。皇上下诏让韩愈前往招抚,韩愈出发后,大家都认为有危险。皇帝也感到后悔,下诏不让韩愈进入敌营招抚。
B.韩愈重视师道,愤世嫉俗。韩愈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对比,深刻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韩愈幼年丧父,勤奋好学。他从开始读书,每天都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
D.韩愈正直敢谏,多次被贬。韩愈很反感唐宪宗供奉佛骨,于是上表反对,因言辞激烈触怒皇帝,差点被皇帝处死,在众人的求情下,被贬为潮州刺史。
【4】把文本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韩愈是如何对王廷凑的士卒进行招抚的?请根据文本一简要概括。
14、作文。
3月11日,微博话题“在猪肉店起舞的9岁芭蕾女孩”冲上了热搜,话题阅读达到了1.8亿人次,2万多网友参与讨论。视频主角邬刚云家住文山州砚山县那夺村,小小年纪的她在帮助父母卖猪肉之余,在店里自学芭蕾舞课程。视频里,小云儿在猪肉铺里起舞,她清亮坚定的眼神,优美的芭蕾舞动作,使得高雅的艺术在嘈杂的环境里毫无违和感,让人看了热泪盈眶。小云儿惊人的舞蹈天赋,引起了两位北京舞蹈学院老师的注意。二位老师对小云儿的舞蹈进行了专业的指导,并且带领她和那夺村热爱舞蹈的少女一起走向了央视舞台。彩排期间,当被问到“长大后想做什么”的时候,小云儿眼里闪烁着光芒,稚嫩单纯但又斩钉截铁地说道:“想跳舞!”
请结合材料,以“让人生出彩”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