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聊城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的最低气温-88.3℃,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A.酒精容易制造,价格低   

    B.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凝固点更低

    C.酒精温度计比水银温度计测量准确          

    D.酒精无毒,水银有毒

  • 2、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

    B.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 3、我国生产的世界上最薄的不锈钢箔带——手撕钢的厚度只有0.015mm,已知手撕钢的密度为,则面积为的手撕钢的质量约为(  )

    A.120g

    B.12g

    C.1.2g

    D.0.12g

  • 4、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回声定位制成的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 5、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削冰向日取火”,即用冰磨成一种冰镜,让太阳光透过它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玻璃板

  • 6、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筷子“弯折”

    C.桥的倒影

    D.海市蜃楼

  • 7、清晨,站在青城山顶放眼望去,薄雾从山间升腾而起,随风飘散,宛如仙境(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B.气温越高越容易形成雾

    C.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 8、不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气体能传声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

    C.“引吭高歌”说明音调高

    D.听不到蝴蝶翅振动发出的声音是振动频率低

  • 9、民间传统儿童游戏,手影游戏十分简便(如图),且历史悠久。《都城纪胜》记杭州瓦舍众伎“杂手艺”中就有“手影戏”一项。以下四个选项中与手影戏原理一样的是(  )

    A.湖中倒影

    B.日食现象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 10、杭州亚运会期间,中国健儿以不懈的拼搏书写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华章,体现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图中四幅图片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景,关于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接力赛最后一棒的陈佳鹏力挽狂澜,超越日本选手,帮助中国队夺得金牌。跑步时,以观众为参照物,陈佳鹏是运动的

    B.全红婵倒立在跳台上,跳台台面距水面,水深,此时全红婵与她在水中的像相距

    C.孙颖莎打乒乓球所用球拍的红色面板能吸收所有色光

    D.张雨霏凭借出色的臂力游向终点,比赛过程中她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 11、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两车的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1内,两车速度

    B.在0~70s内,两车平均速度的大小

    C.在0~70s内,A车与B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t2~t3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西运动

  • 12、如图,是近日株洲市民小龙在神农公园拍到鸟儿在水中觅食的场景:一束阳光从右侧射向水面的小鸟,小鸟左侧和下方的水面出现了两个“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子——光的反射

    B.影子——光的直线传播

    C.倒影——光的色散

    D.倒影——光的折射

  • 13、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长9.60cm,分度值为1cm

    B.物体长9.6cm,分度值为1mm

    C.物体长4.60cm,分度值为1mm

    D.物体长4.6cm,分度值为1mm

  • 14、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可以放在冷水中,让水银柱下降

    B.它的分度值是0.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可以放置在沸腾的水中高温消毒

  • 15、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图所示为某段时间降落伞随返回舱一起匀速直线下落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降落伞是静止的

    C.以返回舱为参照物,降落伞是静止的

    D.以返回舱为参照物,降落伞是运动的

  • 16、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采用新技术打造“最美的冰”,其原理中有一步骤是将液态二氧化碳打入地板管道,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流动并迅速变为气态。这一步骤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汽化

  • 17、小明对生活中的热现象的解释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将湿衣服晾在通风且光照充足的地方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

    D.冬天,树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 18、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消防安全演练,当听到警报声时,学生会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学过物理的同学都知道,当火灾发生时,之所以捂鼻、弯腰行走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

    A.温度高,密度小,聚集在房间上方

    B.温度低,密度大,聚集在房间下方

    C.温度高,密度大,聚集在房间下方

    D.温度低,密度小,聚集在房间上方

  • 19、入冬以来气候干燥,大连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的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A.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B.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C.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D.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 20、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③①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21、贝贝根据表一、表二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和密度,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密度

    物质

    密度

    3410

    0

    纯水

    固态酒精

    660

    酒精

    固态水银

    1083

    水银

    煤油

    A.用来熔化铝的器皿可以用铜制作

    B.一桶水的密度一定比一杯水的密度大

    C.在南极应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

    D.相同质量的冰和铝,冰的体积是铝的体积的三倍

  • 22、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直尺伸出桌面的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

    C.图丙中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图丁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 23、《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图所示,下列节气名与其有关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图1谷雨中“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图2白露中“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图3大雪中“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图4霜降中“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 24、如图所示四种水的物态变化情景中,由凝华造成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秋天:草叶上凝结有“露珠”

    C.隆冬:泼水成冰

    D.初冬:路边草叶上凝结“白霜”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 ____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小于 _____Hz的声音;这两种声音人们都听不到。如果我们向着发声体高速运动,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进行比较是 _____。(第三个空选填“变大”、“不变”和“变小”)

  • 26、一艘潜艇从水面下20m处下潜至40m深处,该过程中潜水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水对潜水艇的压强__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7、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逐渐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

    (3)让一细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色光屏上(如图丙所示),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_现象。

  • 28、请写出下列图中几个实验所揭示的物理道理

    甲:

    乙:

    丙:

    丁:

     

  • 29、如图,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竖直向下的拉力通过滑轮组将一个物体匀速提升,物体的重力为6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则在拉动物体的过程中,工人所用的力为______N,如果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

  • 30、神奇的生物——喷水鱼,专门以空中昆虫为食物。喷水鱼发现空中目标,这是光从______射入______中发生折射的缘故。

  • 31、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人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干冰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32、电视剧所展现的楼房倒塌场面中,有许多“混凝土块”砸在人们身上,请你设想下,制成“混凝土块”的道具的材料用具备怎样的特点?“混凝土块”的特点是______(选填“密度大”或“密度小”)

  • 33、某成年人的心跳每分钟跳了72次,则此人心跳的频率是______,心脏振动发出的声音是______波。

  • 34、三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等量的水,如图所示,水位由高到低,用筷子敲击它们发出响声,__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瓶子发出声音音调最低;若放下筷子,改用嘴对着瓶口吹气,也能由于 ________振动发出声音,且 ____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瓶子发出的音调最高。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小兰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u为烛焰至透镜的距离,v为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时,光屏至透镜的距离。小兰调整u,测量相对应的v,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u/cm

    60

    30

    20

    15

    13

    v/cm

    12

    15

    20

    30

    45

    (1)此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

    (2)如果u=16cm,光屏上能得到烛焰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3)设想光具座足够长,u足够大,则v的值接近______cm;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兰发现了一个中空的平行玻璃砖,中空部分的形状犹如一个凸透镜,如图乙所示。如果有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垂直入射玻璃砖,从右侧出射之后,是会聚还是发散光束?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一列长为300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为1800m的大桥,测得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50s。求:

    (1) 火车的速度;

    (2) 火车全部在桥上运行的时间。

  • 37、从地面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被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激光发出后,经过2.4s反射回地球,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光速取c=3×108m/s)要求:(1)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依据的主要公式;(2)代入数据;

  • 38、冬季里,王瑞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她买来1kg鲜豆腐,体积约为,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ρ=0.9×103 kg/m3)求:

    1)鲜豆腐的密度;

    2)海绵豆腐的密度;

    3)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在下面图中,重为10N的小球正沿斜面滚下,作出小球受重力的图示。

  • 40、根据图中的折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同时作出反射光线。

       

  • 41、如图,作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所受摩擦力和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