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绵阳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文段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空气质量优劣与人们健康生活息息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PM25等悬浮颗粒及有害气体影响人们的呼吸道健康,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并且在城市中污染物不易扩散

    严重的雾霾天气造成空气质量下滑

    进一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性

    给人们的出行、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雾霾天气大大降低空气能见度,影响交通

    A. ①④⑥②⑤③   B. ①⑥②④③⑤   C. ③⑤②①⑥④   D. ③⑤⑥①②④

  • 2、下列各项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美国常常打着人权的旗号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B. 赴南极科学考察的同志们劳苦功高,不但在南极建立了两个考察站,还带回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标本。

    C.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和英美等太空强国相比,不仅已能望其项背,而且还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D.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每次赴海外执行任务的时侯对当地百姓一定秋毫无犯,因此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家庭的 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______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3)我繁忙工作之余,时常拿起相机,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寻城市中的那些_______的古迹。

    (4)古往今来,描写明月的诗句可谓 ,我却独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两句。

    A.熏陶   萌动   鲜为人知   罄竹难书

    B.熏染   涌动   门庭冷落   盈篇满籍

    C.熏陶   涌动   鲜为人知   盈篇满籍

    D.熏染   萌动   门庭冷落   罄竹难书

  •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拆围过后的洪湖生态环境依旧脆弱,为了使被破坏的植被和鱼类资源尽快恢复,一场生态恢复战渐次打响。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新堤保护站副站长曾祥新说,保护区一方面移植水草,进行生态恢复;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此外,每年还设置休渔期、人工投放鱼苗等,促进水生物种休养生息。

    A. 将长江中丰富的鱼类资源带进来,在鱼汛期将长江大闸打开,使江水与湖水相互置换

    B. 使江水与湖水相互置换,在鱼汛期将长江大闸打开,将长江中丰富的鱼类资源带进来

    C. 在鱼汛期将长江大闸打开,使江水与湖水相互置换,将长江中丰富的鱼类资源带进来

    D. 将长江大闸打开,在鱼汛期将长江中丰富的鱼类资源带进来,使江水与湖水相互置换

     

  • 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然(kuì)          小(biǎn)        (dù)          然(chù)

    B.罪(qiān)        便(bì)            力(lù)          笑(shěn)

    C.舞(yú)            山(yáo)          目(chēn)       序(xiáng)

    D.觳(sù)            南(fàn)          尔(kēng)       (zǔ)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怀念吕凤子先生

    张 霖

    我与吕凤子先生同是江苏丹阳人。他早在1910年就在上海创办“神洲美术社”,是我国兴办现代美术教育的第一人。

    1949年10月,我与吕凤子先生同时被选为苏南地区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我们同吃同住同学习,讨论国家大事,吕凤子先生时年63岁,而我只是20多岁初出茅庐的小青年,平时他不外出,我将他如父辈一样尊敬和侍奉,潜心学习,聆听教诲。我向他展示我的一幅梅花,请求指教。他赞扬我的画趣味性强,但又指出作画要“立意”、“为象”、“写形”、“貌色”、“置阵布势”通盘考虑成熟,方可动笔而一气呵成。谆谆教导之余,吕凤子先生即兴展纸,略加思索,泼墨挥毫,纵横挥洒,立成迎雪怒放艳丽多姿的一幅梅花,题词是“香自苦寒来”。我把这幅画视为珍宝收藏,但不幸在文革中被劫失,至今未找回,致成终身遗憾。

    吕凤子先生爱用长锋羊毫悬腕作画,且腕力过人。他笔下的线条,厚实有力,雄浑朴茂,轻逸妙深,极具草篆的独特韵味。他的这种表现技法,达到出神入化之妙,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徐悲鸿是在上海跟吕凤子先生学习素描的学生,后来留学法国。回国后吕凤子先生又推荐他到“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那时候的艺术系分两组,一组为中国画,一组为西洋画。当时,徐悲鸿认为自己的中国画水平不及西洋画,何不乘机向吕凤子先生学习水墨画和书法,以求绘画艺术的全面发展?于是对吕凤子先生说:“以前您教过我素描,现在我再向您学习中国画。”吕凤子先生抱拳答曰:“你是西洋画大师,怎敢收你为弟子?”徐悲鸿坦诚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能者为师嘛,不必推辞。”吕凤子先生执意不肯,徐悲鸿转个弯说:“那就做一个亦师亦友的好同道吧!”吕凤子先生这才答应,而后徐悲鸿中国画的画艺大进,他笔下的奔马、人物、花卉,都受到吕凤子先生用笔的影响。

    还有一次,徐悲鸿对吕凤子先生说:“不久,在法国巴黎将举办世界博览会美术展览,十个国家的顶级艺术大师参展,您应该寄点作品去试试。”吕凤子先生谦虚地说:“不行,不行,水平还达不到世界展呢。”徐悲鸿说:“先生承历史之传统,开当代之新风,三百年来第一人,非先生莫属。”吕凤子先生连忙插话说:“三百年来第一人之说,实在不妥、不妥,清代乾隆年间的扬州八怪还没有超过二百年哩,我岂敢列其前?”眼看说不服吕凤子先生,徐悲鸿便擅自瞒着他,悄悄地把教授休息室内的《庐山之云》卸下来寄往巴黎,代他报名参展。评奖时,果然一致投票评中国画《庐山之云》为一等奖。数月后徐悲鸿对吕凤子先生说明《庐山之云》出国参展获奖经过,并将一枚圆形奖章面交吕凤子先生留作纪念。门生为老师当伯乐,在师生中传为佳话美谈。

    吕凤子先生桃李满天下。徐悲鸿、李可染等都是画坛名流、各有成就的著名学者,但见到吕凤子先生,皆鞠躬称“先生”,恭谨侍坐,从不大声言笑。

    旅居美国的温新榆先生是吕凤子先生的外甥。一次宴会上,有一位知名度很高的画家得知温先生是江苏丹阳人,便问道:“有位吕凤子先生你知道吗?”温先生答道:“他就是我的大舅父。”他听了,很高兴地对温先生说:“原来吕凤子先生是你舅父,我和他当年在上海的时侯熟得很!他的才艺之高,当代无人可与其匹。但他生性却很淡泊,简直可以说已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要是他稍微重视名利,他的名气就会大得不得了啦!”人们告诉温先生,这位大画家就是张大千。

    吕凤子先生一生追求真理,能与时俱进。抗战后期,我国著名教育家和民主人士黄齐生先生被当局迫害逃到重庆,吕凤子先生毅然用高薪聘请他到正则艺专任文史教授。1944年冬黄齐生赴延安时,正则师生送延安书画百幅,以表达对抗战圣地的慰问之情。其中有吕凤子先生的罗汉两幅,一题“寿者像”专赠毛泽东主席。毛泽东特地写信向吕凤子先生致谢,还请黄齐生先生带一条毛毯回赠吕凤子先生。

    吕凤子先生德艺双馨。他的人生和学术思想永远为我们崇敬和学习。他对国画艺术做出的贡献,不仅是我们艺术界的骄傲,也是所有华夏儿女的自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吕凤子先生为“我”所作的一幅“香自苦寒来”的梅花图,不幸在文革中被劫失,至今未找回。对此,作者在愧疚的同时对文革的无序混乱进行了反思。

    B. 徐悲鸿意欲向吕凤子学习中国画,但遭到婉言拒绝,对此,徐悲鸿只好采取策略,迫使吕凤子就范,最终成了“亦师亦友的好同道”。

    C. 徐悲鸿擅将吕凤子的中国《庐山之云》送往巴黎,结果一举中奖,可见吕凤子画艺之高妙。 这段佳话成为门生为老师当伯乐的典范。

    D. 黄齐生作为教育家和民主人士被当局迫害,然而吕凤子先生却将他引为座上宾,足见其超人的胆略和气魄,深受毛泽东的敬重,后赠一毛毯以示褒奖。

    E. 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了吕凤子先生的种种事迹,为我们再现了一个绘画大师的光辉形象。

    2吕凤子在绘画和书法方面有哪些主张和独到之处?请概括说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子回忆起年少时与男子在一起欢乐相处的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 ,_______。”

    (3)《诗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本是女子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期盼与思念的,曹操在《短歌行》中借此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辩证关系。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也用桑叶茂盛比喻情感甜蜜之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里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富贵不能淫》中展示,大丈夫应做到仁、礼、义,当他发展一帆风顺的时候,能和老百姓一同前进,相反,也要做到“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天姥山拔地参天、横空出世雄伟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客人运用比喻,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3)姚鼐登上泰山之巅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之美的特殊风韵。

  •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6)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7)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8)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陈述自己“足民”志向后,又补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显得十分谦虚。

    (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文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话是说把敬爱自己的老人和爱护自己的孩子推广到别人家的老人和孩子。

    (5)《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____________,无韵之《离骚》。”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相关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以滚滚东流的长江水起笔,展现作者眼前的景象以及由此触发的联想。

    B.“乱石”三句,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的画面。

    C.“多情应笑我”是作者想通之后清醒的自慰,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D.词中以周郎“雄姿英发”的形象正面衬托“早生华发”遭遇贬谪的自己。

    【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轮(弯曲)             其曲规(合乎)               金就则利(磨刀石)

    B.舟楫者(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病)               学(勉励,鼓励)

    C.江河(横渡)          驽马十驾(劣马)        非异也(通“性”,天赋,资质)

    D.金石可(雕刻)          之义(敬爱父母)   风雨焉(兴起)

    【2】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马之千里者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望矣                         声非加疾也,闻者彰

    B.积土成山,风雨兴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C.不如须臾所学也                  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D.假舟楫者,非能水               用心一

    【4】下列对加点字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②食埃土,饮黄泉  ③假舟楫者,非能

    ④木直中绳,以为轮        ⑤假舆马者,非足也  ⑥其中规

    A.①②/④⑤/③/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学生必能胜过老师的道理,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B.“学不可以已”起统领全篇的作用,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C.“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比喻都用来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D.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时,从正面和反面设喻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

    【6】翻译下列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市因下大雪,教育局通知全市中小学停课一周。有人点赞,有人抱怨,有人批评,理由也是各式各样。作为中学生,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评论,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