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呼伦贝尔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老师使用扩音器讲课时,扩音器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 2、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届时部分场馆将采用人工造雪的方式建造赛场,人工造雪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的高压喷嘴或喷枪,使水接触到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形成小冰晶,从而实现降雪,如图所示。人工造雪中的“雪”的形成是(  )

    A.凝固现象

    B.熔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升华现象

  • 3、在测量物体的密度(ρ)时,测量了四种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并在mV 坐标系画出来,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有四个判断:① ρ1 ρ2 = ρ3 ρ4;② ρ1ρ2 ρ3ρ4;③ m1 m2 m3 m4;④ V1 V2 V3 V4。以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4、一支蜡烛燃烧一半后,剩下一半蜡烛与原来的一支蜡烛相比较(  )

    A.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 5、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是4℃,读数为96℃.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热水的温度,当它的读数是50℃时,这杯热水的真实温度是(  )

    A.46℃

    B.48℃

    C.50℃

    D.54℃

  • 6、小雷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的质量是40kg

    B.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小

    C.乙液体的密度是1.0g/cm3

    D.密度为3.0g/cm3的液体的m-V图象应位于III区域

  • 7、2023年国庆节,南海九江超级龙舟联赛某场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声能够在真空传播

    B.锣鼓声与加油声的音色相同

    C.用锣鼓声指挥选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有节奏的锣鼓声不可能成为噪声

  • 8、在某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巡01”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能向四周传播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C.声波能传递信息

    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使声传播得更远

  • 9、周长是2m的圆轮,绕水池一周需要20圈又8cm,水池周长是(  )

    A.40.80m

    B.40.08m

    C.48m

    D.41m

  • 10、喀什地区共享电单车已成为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如图所示,人们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开锁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所扫描的二维码为光源

    C.手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二维码应位于手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 11、如图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可以选用量程为-3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 12、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高速公路某段道路上的区间测速测的是该路段的平均速度

    C.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个物体的速度一定相等

    D.物理学中,不能用单位路程通过的时间即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 13、“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 14、关于凸透镜成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和物都在透镜的两侧

    B.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总是缩小的

    C.成缩小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

    D.虚像总是正立的,实像总是倒立的

  • 15、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对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休息时脉搏每次正常跳动的时间间隔约为

    B.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D.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

  • 16、物理学方法是理解物理思想体系的重要手段,下列采用了相同的实验方法的是(  )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 17、如图所示是冰壶运动,运动员将冰壶甲掷出去,其在水平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冰壶甲与赛道上的冰壶乙相撞,最终均停在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壶甲越来越慢,说明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B.冰壶甲和乙碰撞后最终静止,说明冰壶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只要有力作用在冰壶上,冰壶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冰壶甲在离开运动员的手后继续运动,是由于具有惯性

  • 18、如图所示是某款智能音箱,其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点播歌曲、了解天气等,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空调温度等。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智能系统可根据语音指令完成相应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

    C.当接收“大点儿声”的指令后,纸盘振动加快

    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

  • 19、小孔成像现象最早被《墨经》记载。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立竿见影

    D.海市蜃楼

  • 20、下列四个探究实验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①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②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③探究发声体音调的高低与其材料、长短、粗细及松紧程度的关系

    ④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与方向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21、如图,沈阳浑河之上,夜色中的浑河大桥灯光璀璨、流光溢彩,让游人流连忘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宇看到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B.小刚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前

    C.小丽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看到了廊桥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虚像

    D.小兰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 22、小明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活动中,认为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在地面上的,所以光斑的形状可能与树叶间缝隙的形状相同,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 23、以下数据合理的是(       

    A.你的质量约为500g

    B.教室课桌的高度约70mm

    C.正常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 2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能正确说明汽车行驶情况的图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我们坐在明亮、安静的教室里学习,一般说教室是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此时默认的参照物是_______。当我们以窗外飞翔的小鸟为参照物时,教室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 26、航天飞机在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_____状态。

     

  • 27、(1)一瓶矿泉水的质量为5×102___________

    (2)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___________

    (3)银河系直径大约为8万___________

    (4)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0.1___________

  • 28、如表,是课本上密度表的一部分,单位为kg/m3;由表可知,氧气的密度是______,它的密度值比空气的密度______

    物质

    密度

    3.21

    二氧化碳

    1.98

    1.43

    空气

    1.29

  • 29、水的密度ρ是1.0×103________(填单位);如图所示,两个形状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根据图中液面的高度和密度知识,可知A液体是______(已知ρρ酒精);如果一瓶酒精用掉了一半,则剩下酒精的密度将_____(选填“不变”或“改变”)。

  • 30、一质量为890g的空心铜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其总体积的,则它的总体积为___;若用纯铁高温熔化后形成的铁水注满该空心铜球,待冷却后,这个球的质量变为_______kg。(已知

  • 31、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翟和小飞同学对沉船打捞技术产生了深厚的兴趣,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两位同学设计了模拟沉船打捞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50cm2的圆柱薄壁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100cm2的轻质圆柱薄壁塑料瓶内装有若干小石块,质量为800g的铁块沉在容器底部(没有紧密接触),塑料瓶和铁块通过细绳相连,细绳刚好拉直(无拉力),为了拉起铁块,需要把瓶内的部分小石块投入水中。铁块的重力为________N;铁块刚好被拉起时,投入水中的小石块质量为________g(已知ρ=3g/cm3ρ=8g/cm3)。

  • 32、广场舞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_____而产生的。人们可以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某同学用同一示波设备记录了两个不同音叉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其中响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图,音调较高的是___________图(均选填“A”或“B”)。

  • 33、如图所示,使电铃发声,用抽气机将一部分空气从玻璃罩内抽出,听到铃声变轻,再多抽掉一些空气,声音比之前更轻了,由此可以推理得到:_________。让空气再进入罩内,铃声又变响,因此,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

  • 34、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子,装入适量带颜色的水,将一根帯有刻度、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穿过瓶子的橡皮塞插入水中,并从玻璃管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然后把它从山下拿到山上,细玻璃管内的液柱会__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开始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如图甲、乙,他将探头用橡皮管连接到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将探头没入水中,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两图进行对比;

    (4)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如图丁,固定探头在盐水中的深度,使探头的橡皮膜的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______

    (6)探究活动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将质量为178g的铜球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内,当铜球完全浸没时溢出了30g的水。(ρ8.9×103kg/m3)。

    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是空心的,则将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后,铜球与水的总质量为多少?

  • 37、

    A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B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 38、当某杠杆平衡时,动力为20牛,动力臂为0.3米,阻力为30牛,求阻力臂。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啤酒厂生产的啤酒装瓶后,要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用传送带传送。如图所示,一瓶啤酒与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啤酒瓶受力的示意图。(图中的A点表示重心)

  • 40、物体A. B的重分别为20N、10N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 F1=3N,F2=3N.画出物体A 和物体B 受力的完整示意图,并标出各个力的大小

    ( )

  • 41、一辆汽车先在平直路面上以v1的速度匀速行驶,一时间后又以v2的速度匀速行驶,且v1v2,请在图丙中汽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