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强在做家庭小实验的过程中,将饱和食盐水、饱和小苏打溶液、葡萄糖溶液的标签弄混了,他将这几种溶液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甲、乙、丙三个杯子里。其中m甲>m乙,V甲=V乙;m乙=m丙,V乙<V丙,通过查密度表,甲杯中的液体是( )
物质 | 饱和食盐水 | 饱和小苏打溶液 | 葡萄糖溶液 |
密度(g/cm3) | 1.33 | 1.10 | 1.58 |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小苏打溶液
C.葡萄糖溶液
D.饱和食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2、在测量物体的密度(ρ)时,测量了四种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并在m – V 坐标系画出来,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有四个判断:① ρ1 < ρ2 = ρ3 < ρ4;② ρ1>ρ2 = ρ3> ρ4;③ m1 = m2 > m3 > m4;④ V1 = V2 > V3 >V4。以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
A.上紧了发条的机械手表的指针在转动
B.弓将箭射出去
C.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D.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口扎紧
4、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999.84 | 999.90 | 999.94 | 999.96 | 1000.00 | 999.96 | 999.94 | 999.90 |
A.水在时密度最大
B.水的温度在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C.水的温度在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5、据说,现在已经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其实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铁片
B.玻璃
C.真空带
D.塑料
6、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很长的自来铁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A.水、空气、铁
B.铁管、水、空气
C.水、铁管、空气
D.空气、水、铁管
7、甲、乙两小车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车的速度为6米/秒
C.甲车越来越快
D.乙车不可能静止
8、为了让学生上课听得更清楚,老师上课时会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以下关于扩音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音调
B.增大响度
C.改变音色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9、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语音识别系统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调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能被反射
D.道路边噪声隔离墙是在发源地减弱噪声
10、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色相同
C.丙图中“导航播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中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1、乘客“刷脸”进动车站乘车,“刷脸”相当于给乘客拍了一张照片,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刷脸”的乘客是光源
B.乘客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需远离“刷脸”机镜头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刷脸”的乘客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12、甲、乙两车从A、B两地相对行驶,相遇时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
A.4:5
B.5:3
C.5:6
D.2:3
1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的产生是与人和测量工具有关
B.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方法错误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D.误差可以避免,而错误不可避免
14、小平同学观看老师演示如图所示的“烧金鱼”实验时,发现烧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但是金鱼却安然无恙.于是,他就提出“是不是烧瓶里不同部位的水温度不同”的想法;接着老师就让小平同学用手去摸,果然下方烧瓶壁很凉爽、而上方却很热.小平终于知道了金鱼安然无恙的原因.上述划线部分探究主要经历的过程分别是
A.提出猜想和进行实验
B.提出猜想和总结结论
C.进行实验和总结结论
D.提出问题和总结结论
15、往一个桶里装酒精,最多能装8kg的酒精。现在用该空桶盛一些水,要使桶恰好装满,则需要倒入水的质量是(,
)( )
A.1kg
B.10kg
C.8kg
D.2kg
1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5s
B.正常人脉搏每秒跳动70次
C.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6×10﹣5m
D.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5cm
17、 2023年10月3日,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全红婵以438.20的成绩摘得金牌。关于全红婵跳水的整个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红婵在跳台上只受重力
B.全红婵在空中翻腾时受到翻腾力
C.全红婵在最高点时不受力
D.全红婵受到的重力始终竖直向下
18、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 )
A.冰袋冷敷——熔化放热
B.干冰保鲜——升华吸热
C.洒水降温——汽化放热
D.蒸汽熨烫——液化吸热
19、下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接近实际的是( )
A.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25℃
B.你现在考试的教室内声音的强弱相当于0分贝(dB)
C.当外部环境(或条件)改变时,水在 90℃时也会沸腾
D.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0 m/s
20、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能淹没石块,放入石块后水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C.能淹没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21、如图所示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10~30s内甲的运动速度小于乙的运动速度
D.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22、医生使用听诊器可以( )
A.使振幅增大
B.缩短听声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D.改变发声频率,使单调变高
23、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液体温度计中液柱长度越长表示所测物体温度高
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
D.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烛的熔化特点
24、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25、小涵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该在______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26、“大声喧哗”是指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大;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是指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27、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_____成小冰晶或_________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小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冰晶下落时______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7 年 5 月 5 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大飞机 C919 首飞成功.C919 机舱内覆有一层高孔率"超细航空 级玻璃棉”,能很好地保温与吸收噪音,其单丝纤维直径只有 3~5μm,1m3 的质量为 5kg.
机舱内先进的”呼吸系旋",使飞机在气压只有 2.5×103Pa 左右的万米高空时,能将机外-50°C 以下的冷 空气不断压缩,导致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 50°C 以上,同时系统依靠传感器的自动控制, 使舱内气压和温 度达到舒适值.
该机有较大的翼载,翼载指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与机翼面积的比值。 下表是飞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最大起飞质量 | 72.5t | 客舱内气压 | 8.0×104Pa |
巡航速度 | 920km/h | 发动机巡航推力 | 3.6×104N |
(1)C919 首飞时,由 于发动机的_________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______(填具体介质)传入人耳.C919 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越发激动,十年心血,终于破茧成蝶,现场 C919 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 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C919 发动机的轰 鸣声属于___________(填“乐音”或“噪音”).
(2)C919 首飞成功后,将进入适航认证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结冰试验.飞机表面结冰是由 于飞机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___(填物态变化过程)而形成的,也可由水蒸 气在机体表面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过程)而成,
(3)阳光下,飞机尾翼呈现绿色,是因为尾翼_______绿光;绿光是光的三原色之一吗?_______
(4)若飞机的翼载是 500kg/m2,则机翼面积为_________m2
(5)关于“超细航空级玻璃棉性质”有:导热能力相对___________(填“较好”、“较差)
29、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体温计的读数为 ℃;秒表的读数为 s.
30、摄氏温度是把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零度。冰的熔点是_______℃,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
31、如图所示,如果把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这是由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膨胀后密度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热空气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而形成气流推动纸风车转动。由此,暖气管要安装在屋内的______(选填“上方”、“中间”或“下方”)。
32、下列事例是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A.理发剪刀;B.夹菜用的筷子;C.定滑轮;D.开瓶器;E.羊角锤;F.天平;G.钓鱼杆。其中属于等臂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字母)
33、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焦距可调的______。图中甲、乙分别是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时晶状体变化情况,分析可知当物体由远处向人靠近时,晶状体的焦距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 B.通常,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
C.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5 m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 8m/s
3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
(1)本实验还缺少的测量工具是 _____;
(2)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 _____,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3)将纸板向后倾斜,纸板上将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_____(选填“是”或“否”)在同一平面;
(4)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 _____。
36、小明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制成一杆简单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在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如图所示。当在容器中加满水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已知秤钩下的容器重为
。(g取
)问:
(1)密度为“0”的刻度应标在多少N的刻度上?
(2)容器的容积是多少?
(3)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是多少?
37、阅读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每条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足够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__次敲打的声音.其中,第一次声音是由__传来,最后一次声音是由__传来,若人耳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秒以上,那么常温下铁管至少长___________米。
38、Phypho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的一种功能是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甲、乙两人使用装有上述软件的手机在空旷安静的广场上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为s=80m的A、B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查看甲、乙两手机均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甲=0.69s,t乙=0.21s。试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m,则声音在0.001s内的传播距离为多少m?
(2)甲、乙两人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多少m/s?(结果保留1位小数)
39、(1)图中物块正水平向左滑动并压缩弹簧,在O点画出物块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为足球运动员踢出去的足球,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3)作出图中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40、在图中粗略画出晶体的凝固图像。
41、如图所示,请画出形成影子AB和CD的光路图并确认灯泡S的位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