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B.地球上与地面不接触的物体也会受到重力
C.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的中心
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2、关于日常生产生活中对声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监测和分析次声波,可以预警火山爆发、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
B.超声波频率高,在医疗领域常被用于治疗疼痛和医学成像
C.超声波频率高,能量易集中,工业上常被用于金属内部探伤和精密仪器清洗
D.在海洋开发中利用次声波确定潜艇、鱼群位置和测量海水深度
3、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从地球到宇宙空间站,身体的质量变小了
B.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C.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4、如图所示的三个容器中装入的是等质量的煤油、水、硫酸三种液体,根据密度可以判断(ρ硫酸>ρ水>ρ煤油)( )
A.a是煤油,b是水,c是硫酸
B.a是硫酸,b是水,c是煤油
C.a是水,b是硫酸,c是煤油
D.a是水,b是煤油,c是硫酸
5、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 如图所示, 下述记录四次结果:2.99cm, 3.00cm,2.98cm, 2.9c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读数为2.9cm是因为测量误差
B.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0.01mm
C.物体的长度最接近2.99cm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错误
6、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C.观察刻度尺是,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D.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7、下列关于密度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已知,则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大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C.固态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态物质的密度大
D.密度跟物质的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8、日晷利用其上面直杆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它的发明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现象中与日晷计时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空中“桥”
C.小孔成像
D.镜中“路”
9、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小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4m/s
C.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D.乙同学4min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10、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B.乙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慢,音调就越高
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丁图:用小锤敲击音叉,旁边的泡沫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1、小妍同学将手中的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质量和密度大小变化情况分别是( )
A.不变;变大
B.变小;变小
C.变小;不变
D.无法确定
12、以下物理单位中,属于密度的单位的是( )
A.千克(kg)
B.米/秒(m/s)
C.米(m)
D.千克/米3(kg/m3)
13、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三人板鞋”竞速活动中,甲、乙、丙三名同学踩着板鞋正在快速向前运动,若说甲同学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观众
B.乙同学
C.地面
D.旁边的树木
14、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合理的是( )
A.76m=76×100cm=7.6×103cm
B.76m=76m×100cm=7.6×103cm
C.76m=76m×100=7.6×103cm
D.76m=76×100=7.6×103cm
15、一只总质量为9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密度为,使用半小时质量变为50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再使用一段时间,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
B.
C.
D.
16、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1000米径赛项目在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跑1000m的运动员会在前100m加速到最佳速度后匀速,在快到达终点前200m处又开始冲刺加速。运动员在匀速运动阶段的图象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7、皮影戏——艺人们操纵人物剪影,在光照射下,屏幕上就会出现活动的影子,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皮影戏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平静水面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用放大镜看报纸
18、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9、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清晨的夜郎国家森林公园的树叶上出现露珠
B.夏天,放在碗里的冰棍化成了水
C.秋天,太阳出来后大雾消散
D.冬天,清晨的窗户上出现了“冰花”
20、如图所示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高度相同,体积不同的实心铜柱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22、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对面有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清楚
C.在会车时,双方司机均须将汽车大灯的远距灯切换成近距灯,以防止发生意外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23、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选用两个外形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蜡烛远离玻璃板时,蜡烛的像会变小
D.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4、有关厨房里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是用降温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B.烧水做饭时,开水引起的烫伤往往比水蒸气烫伤更严重
C.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
D.食物油炸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25、一个小瓶子装有某液体时,其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当装满该液体时总质量为64g,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如果该瓶子装满水时其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26、比较大小320dm、0.18km、、7800mm由大到小排列为______。
27、南北朝傅翕的绝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其中“步行骑水牛”一句,人骑在牛背上,以牛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__的;“桥流水不流”一句,桥流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28、如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依据图表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_____温度计。
| 熔点 | 沸点 |
酒精 | ﹣117℃ | 78℃ |
水银 | ﹣39℃ | 357℃ |
29、小明将插在酒精中的温度计取出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一直下降”、“下降至一定温度后保持不变”、或“先下降后上升”).这是因为温度计刚取出时,玻璃泡上沾有的酒精要 (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30、水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 ;我们可以通过用鼻子闻的办法来区分颜色一样的醋和酱油,这是因为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作 .
31、地球表面的物体会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___________力的作用 ,地球表面质量均匀的球体受 到这个力的等效作用点在它的___________处。
32、甲、乙两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时,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33、如图所示渔夫看到水里的鱼是光的____现象,他看到的是一个_____像,要打到鱼必需叉向看到的鱼的_____方。
34、如图所示是赛艇训练时的画面,运动员手移动的距离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桨在水中移动的距离,船桨是______杠杆。
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在50cm处不变,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生活中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第二空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3)实验过程中小丽将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像逐渐______,且像距凸透镜的距离会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小芳同学在实验中,她按如图丙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凸透镜向______调(选填“上”、“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36、如图是根据某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行驶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绘制的示意图。
(1)判断图中小汽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2)求图中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37、如图所示是我国新型战略核潜艇进行战略巡航的示意图。已知海水的密度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
下表是该核潜艇的部分性能参数:
水面航行时的排水量 | 水下航行时的排水量 | 最大潜深 | 发电机最大功率 |
9000t | 11500t | 350m | 25000kW |
求:(1)该核潜艇在水面航行时受到的浮力。
(2)该核潜艇下潜到最大深度时受到水的压强。
(3)该核潜艇以最大功率巡航1h做的功。
38、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一实心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cm3,ρ木=0.6×103kg/m3,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若要使木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必须向木块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则液体的密度为多大?
39、如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折射角。
(_________)
40、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41、如图所示,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该木块所受重力G和支持力N和摩擦力f以及木块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