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觉生寺的大钟是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所以叫“永乐大钟”。铜钟悬挂在大钟楼中央巨架上,通体褚黄,高6.75米,直径3.7米,重46.5吨。钟唇厚18.5厘米,钟体光洁,无一处裂缝,内外铸有经文230184字,无一字遗漏,铸造工艺精美,为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珍品。用铜块、锡块、铅块等浇铸大钟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只有凝固过程
B.只有熔化过程
C.先凝固后熔化
D.先熔化后凝固
2、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v=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
D.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4、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
A.烧水时壶嘴处冒出“白气” B.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
C.由于温室效应,北极冰山慢慢消融 D.利用干冰制造“烟雾缭绕”的舞台效果
5、在“天和号”核心舱中的航天员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天和号
B.地球
C.月亮
D.太阳
6、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C.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
7、今年彝族年,来自成都的李明同学和他的家人准备自驾游来凉山游玩,下列关于自驾游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过泥巴山隧道时限速
B.在菩萨岗服务区看到白雪皑皑是凝固形成的
C.汽车的后视镜为凸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
D.在隧道中当车辆突然偏离正常行驶车道时,车轮因压到边线密布横型震动路面时,发出的较大响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8、甲车运动的速度是乙车运动速度的5倍,甲车行驶时间与乙车行驶时间的比是1︰3,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A.5︰1
B.5︰3
C.1︰5
D.3︰5
9、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点到P点,再从P点到N点;第二次直接从M点到N点,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10、初中生大拇指指平的宽度约为( )
A.1mm
B.1cm
C.1dm
D.1m
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是( )
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
B.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
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
12、如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电子表所显示时间的虚像,则实际时间是( )
A.12时15分
B.15时12分
C.21时51分
D.15时21分
13、测量是物理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选择测量仪器时,分度值越小越好
B.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是只要认真规范地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D.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大意,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造成的
14、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质量相同的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在三个杯子中,且浸没在水中,那么水面最低的是( )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铁块的杯子
C.放铝块的杯子
D.三个杯子水面一样高
15、某辆汽车在高速路上正常行驶30s后,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70 m/s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70 km/h
C.行驶3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 m/s
D.行驶3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 km/h
16、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当水的温度从2℃升高到1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B.水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在时密度最小
17、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能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对像的特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与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18、如图所示是石蜡和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石蜡的熔化曲线,其熔点为48℃
B.甲图段海波的状态是液态:
C.乙图表示非晶体的熔化曲线,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D.甲图是海波熔化曲线,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持续吸热
19、我国近视眼的发生率较高,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上升到近40%,初中生近视率达到60%,广大青少年保护眼睛健康非常重要。下列关于近视眼分析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总是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B.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C.近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矫正
D.通过眼睛的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2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离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离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21、下列变化中,物体的质量、密度、体积均没有变化的是( )
A.把一铁丝压弯前后
B.篮球中的气体在加气前后
C.一只彩色粉笔在使用前后
D.矿泉水瓶中的水在结冰前后
22、如图所示,OA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一条反射光线,OA与水面夹角为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为 ,折射角大于
B.反射角为 ,折射角小于
C.反射角为 ,折射角大于
D.反射角为 ,折射角小于
23、关于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大石块的质量大于小铁块的质量,所以石块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
C.蜡的密度是,表示
蜡的质量是
D.拍摄影视剧房屋倒塌镜头时,常选用密度大的材料做道具,以确保演员安全
24、下列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不能作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C.对于同一物体,参照物可以不同,但运动的描述必须是相同的
D.要想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25、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__ 。
26、小明在烧水时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
(1)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选填“小冰晶”或“小水珠”)。
(2)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 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________(选填“高”或“低”),仍然保持________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上升一段距离以后,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白气”。
③“白气”上升,分散到空气中,发生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白气”消失。
27、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则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若将甲切去,乙切去
,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_。
28、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请你利用常见的空易拉罐作为主要实验器材,并添加一些其他器材,设计两个物理小实验(力、热、声、光电学均可),并参照示例完成下表.
29、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时,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___________N;当拉力增大到3N时,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___________N;木块的动能 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0、光在真空的速度约为 ___________m/s。
31、有一段科幻描述:“光要通过半厘米厚的慢透光玻璃需要10年,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光还没穿过它。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环境中,带着这些美丽景致的光会陷入慢透光玻璃中。10年内出不来。把在这种地方放了10年的玻璃镶在窗户上,可以推测,在下一个10年中,观察到这个窗户上又出现了___________。”这段科幻的依据是光的传播速度与___________有关。
32、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_s,即人到障碍物的距离必须在___________以上,才能听到自己讲话的回声;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比如:同学们在空教室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声音要洪亮,就是这个原因。(气温15摄氏度)
33、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涂上液态氮,液态氮会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同时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34、一辆汽车,其行驶时的功率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
35、如图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1)安装图甲所示实验器材时,合理的安装顺序是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进行;在实际操作中,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将酒精灯点燃,根据______来确定铁圈(石棉网)的高度;
(2)小明通过观察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乙,知道图中______(选填“a”或“b”)是实验过程中温度较高的情况;
(3)如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温度(℃) | ⋯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 |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停止加热后,小明在刚停止沸腾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说明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同时,小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其中实线表示小明的图像,虚线表示小华的图像,水平部分图像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像两同学实验中开始加热时水的温度是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开始加热直到水达到沸点所用的时间是______(选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
36、有一节油车,装满了30m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cm3石油,称得质量是24.6g,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
37、疫情期间,株洲的医疗小组成员小珍乘坐高铁去武汉支援,当列车通过一条长为1800m的隧道时速度为288km/h,小珍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用时27s。若火车匀速行驶,则:
(1)小珍所坐列车有多长?
(2)火车全部在此隧道内运行的时间是多少?
38、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一个质量为800g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容器的底面积为125cm2。求:
(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石块的密度。
(3)若将石块从水中取出,容器中的水位将下降多少?(附在石块上的水忽略不计)
39、如图所示,甲图是正在使用的核桃夹,上、下两部分都是杠杆,乙图是上半部分杠杆的示意图。请在点画出最小动力
的示意图,在
点画出阻力
的力臂
。
40、鱼儿在清澈的河水里游动,有经验的渔民看到鱼后,用鱼叉瞄准鱼的下方叉去才能叉到鱼。在图乙中A点是鱼所在实际位置,利用光路图,用“•”标出渔民看到的鱼的大致位置S。
41、拉杆式旅行箱可看成杠杆,请在图中画出拉起箱子时的动力 F 的力臂 L。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