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凉山州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多经历一些事情,多思考一些问题,你的视野会更加广漠,知识也会更加丰富。

    B. 尽管许多流行读物企图装扮成经典,但他们最终会被时间的水流冲走,甚至不留下任何痕迹。

    C. 曾经一度携款外逃、杳无音讯的贪官,在公安部“猎虎行动”的打击下,现在惶惶不可终日。

    D. 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起,断章取义,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可以在短时间积累很多知识,值得推广。

  • 2、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开播,老戏骨们悉数登场亮相。先是侯勇诠释“小官巨贪”,演技令人拍案叫绝;而后陆续展开的官场群像图, 更是好戏不断。

    B. 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C.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千态万状,绘声绘色

    D.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属临别赠言。

    B.这段文字讲述的是作者年少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之诚恳专一。

    C.文章起笔就点出“嗜学”,为全文定下基调。

    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作用是启下,引出下文的对比。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B.不可理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C.跨过岸的汉子们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D.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郑板桥开仓济民》)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 ②任:承担责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杂然而前者   陈:____________________

    (2)泉香而酒   洌:____________________

    (3)阻之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案无留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树林阴翳,鸣声有谴,我任之

    B.太守而宾客从之   微斯人,吾谁与

    C.醒能述文者   画竹、兰为长

    D.游人去禽鸟乐也   余强饮三大白

    3翻译下列句子。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4下列分析和理解有误的-项是(   )

    A.欧阳修与滁人畅游山水,酒酣而醉,此乐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民同乐而醉。

    B.郑板桥因担心上级拒绝,没有经过申报就开仓赈济灾民,最终遭到了撤职处分。

    C.郑板桥不仅为官洁廉,勤政爱民,敢于担当,而且富有艺术才华,喜欢与文人雅士交游。

    D.欧阳修和郑板桥担任官职,都能情系百姓,造福一方,因而都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本诗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象,从哪句诗中可以看出?

    2这首古诗作者主要感慨什么?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探究。

    阅读以下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16日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半年之久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海外媒体及时、广泛进行报道。一些海外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并对中外航天合作充满期待。

    德新社16日发文详细介绍了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文章说,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核心舱驻留6个月,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先后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完成了一系列实验,为进一步建设中国空间站做准备。此外,王亚平不仅是进入天和核心舱的第一名中国女航天员,也是第一名进行太空行走的中国女性。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从事中国太空政策研究的学者莫莉·西尔克日前在接受美国太空网站采访时表示,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生动的太空授课,旨在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中国航天员的实时互动活动真实展示了中国空间计划的技术能力和实用性。这类活动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并鼓励年轻人从事以科学为基础的职业。

    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是中国太空探索计划的重大胜利。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太空科学方面的进步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鼓舞。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吸引着发展中国家,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一系列航天项目合作,促进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惠及非洲人民生产生活。

    (1)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30字)。

    (2)我国第一次进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员是___________;曾经两次进入太空并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女性航天员是___________

    (3)你对中外航天合作有怎样的期待?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诗文默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问君何能尔?  

      ,拔剑四顾心茫然。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鬓微霜,又何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受上赏。

      ,不求闻达于诸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绿豆那些事儿

    ①据考证,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绿豆了。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对绿豆的记载。绿豆跟大豆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华作物。只是与大豆相比,绿豆总是显得地位卑微:大豆位列五谷,与稻、黍、稷、麦被供奉于庙堂之上,而绿豆呢,只能与山芋为伍,居于杂粮之中。其实,有这样的差别,也不难理解,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中庸,只含有淀粉(61%)和蛋白质(22%),而大豆就不一样了,营养丰富,且蛋白质含量高达40%,于是有了“田里长出的肉”的美誉。

    ②除了蛋白质含量不如大豆外,绿豆的淀粉含量不如水稻,产量更是敌不过小麦,于是,它被分在杂粮之中也就合情合理了。

    ③虽然身为杂粮,绿豆却是不甘寂寞的配角。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面,总会多多少少存点绿豆,且不说那些绿豆粥、绿豆糕、小朋友吃的绿豆冰棍以及我们餐桌上的凉拌绿豆芽,单是夏日里每家每户的绿豆汤,就足以证明其对餐桌的贡献之大。

    ④更为特别的是,绿豆的淀粉有着优良的烹饪性能。中国美食中有一种特殊的食材——粉条,(一种纯淀粉“面条”),而在粉条之中,又以绿豆淀粉制成的为佳。绿豆淀粉颗粒出奇的细腻,降低了制作粉条所需的剪切力。说通俗点,就是可以在制作粉条时进行充分的搅拌。这样,生产出来的粉条就会既透亮,又筋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作物能够提供如此高质量的淀粉,这也就是假冒绿豆粉条横行的一个原因吧。

    ⑤另外,富含淀粉的绿豆还有一个特殊用途,那就是制作冻冰棍。绿豆细腻的淀粉赋予了冰棒特有的疏松感。当然了,这种纯绿豆汤冻出来的冰棍,远远没有后来的绿豆雪糕那样松软。不过在早些年那些被糖精水冰棒统治的夏天里,绿豆冰棒已经算得上是极品了。

    ⑥只是,绿豆真如其颜色一样能为我们遮挡烈日,提供凉爽吗?

    ⑦其实,绿豆汤作为消暑饮品,并不是因为它有带走酷热的魔力,而是因为其中富含钾、钠、钙等各种矿物质。夏天,我们很容易出汗,这时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各种宝贵的矿物质。此时喝绿豆汤,可以迅速补充体液和流失的矿物质,达到消暑的目的。所以,在抢救中暑病人的时候,不能给他们喝纯净水,这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⑧于是,富含各种矿物质的绿豆,便成了消暑的佳品。其实,在夏天喝绿豆汤,跟我们激烈运动后,最好补充带盐分的饮料是一样的道理。同时,绿豆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如香豆素类等),在饮用时会带给我们清爽的心情。

    ⑨虽然名为“绿豆汤”,但通常情况下,我们煮的绿豆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绿豆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被氧化形成了红色物质,而氧化跟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以及与氧气的接触情况有关。所以,如果我们用纯净水和不锈钢高压锅来煮,会更容易得到理想的“绿”豆汤。当然了,要及时喝掉,否则在空气中放久了,汤色迟早是要变红的。

    ⑩绿豆之所以能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有一个传说,神农氏之所以能在尝百草时逢凶化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带着绿豆。这个“绿豆解百毒”的传说明显只是个传说,但记载绿豆解毒的医学典籍还真不少。比如,《开宝本草》中说,绿豆可以“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本草纲目》中说,绿豆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仿佛绿豆就是万能解毒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迷信绿豆可以解百毒的话,那很可能会延误治疗。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绿豆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其历史十分悠久。

    B. 绿豆淀粉含量虽不如水稻,可绿豆淀粉颗粒细腻,质量高于水稻淀粉。

    C. 早些年,用纯绿豆汤所制作出的绿豆冰棍,虽没有疏松感却很受欢迎。

    D. 夏天中暑之后,可以及时喝富含矿物质的饮品,但不能立即喝纯净水。

    E. 绿豆中含有多酚类物质容易被氧化,所以我们喝的绿豆汤都是红色的。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删去也通顺,但为什么不能删?

    绿豆之所以能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

    3本文从哪些方面对绿豆进行了介绍?请概括回答。

  • 10、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别把我当陌生人

    尉克冰

    ⑴“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子,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

    ⑵去年夏天,我坐火车去新疆开会。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没有同伴。出发前,家人这样反复叮嘱我。

    ⑶刚走进包厢时,我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这一路上要面对些什么人。一个男人进来了,身后有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他女儿。随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跶跶地过来了,她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精神放松了很多。

    ⑷晚上10点多,我锁好门,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躺下。不知不觉,已到深夜。在似睡非睡中,我听到了扭动门锁的声音,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了,我猛地打了个激灵,紧张不已。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借着通道幽暗的灯光,我看到那是一个身材高大,样子凶悍的男人。此时,包厢里其他人还在熟睡,我吓得头皮发麻,浑身哆嗦。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来。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大喝一声:“干什么的?”

    ⑸“我,我上车呀。”那个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接着他把行李拖了进来。原来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

    ⑹早晨醒来,我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在。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过几次,回来后,我都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在这样的环境里,当心无大碍。

    ⑺包厢里,两个孩子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担心遭到拒绝,又忍住了。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

    ⑻“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对我说。

    ⑼我笑了笑,赶快从上铺下来,和孩子们玩了起来。“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用她胖嘟嘟的小手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连忙接过荔枝,轻轻地说了声谢谢……

    ⑽孩子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包厢里的每个人都伸手接着,小姑娘笑了起来,眼睛像弯弯的月亮湖。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柔软。孩子的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那把坚实的锁,紧闭的门彼此敞开了。

    ⑾于是,在我们的包厢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小包厢成了快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抱着她,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小辫,给她拍了很多照片。孩子对我也越来越依恋,一会儿看不见我,就到处找。或许是她离开妈妈太久,我是个母亲,我身上有妈妈的味道。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⑿第三日清晨,快到终点站了,可我的心里却平添了一丝怅惘。车停了,人们如潮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就要和他们分别了。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那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好难受,背过身去。

    ⒀手机响了,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任何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

    1请阅读选文,根据提示,将选文中表现“我”心情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空格上。

    刚进包厢时,忐忑 →深夜包厢门被打开时,A →想给孩子零食时,B →快到终点站时,C  →与小姑娘分手时,D 

    2结合文意,解释第⑾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或许是她离开妈妈太久,我是个母亲,我身上有妈妈的味道

    3请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选文第⑽段画线句进行赏析。

    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柔软。

    4请说说本文开头段和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5请发挥想象,在第⑾段横线处补一段话,将包厢里大人小孩活动的场面生动地描写出来。(50字左右)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活 着

    余 华

    ①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

    ②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树叶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③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④孙子死后第二年,我买牛的钱凑够了,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⑤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是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转着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⑥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

    ⑦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⑧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⑨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⑩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知道他们都在笑我,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

    ⑾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⑿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⒀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⒁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⒂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⒃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⒄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

    ⒅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来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

    ⒆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⒇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21)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节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1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老人的形象。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3第⑩—⒀节写“那人”和“旁边的人”的表现,有何用意?

    4结合文章,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艰苦的初中三年即将结束了,在这三年里,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甚或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则故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内心,让你激动,让你感激……此时此刻,你心中拥有太多的谢谢,急于倾诉。请以谢谢你为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2)半命题作文:阅读______________(题目要补充完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