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放置器材,此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
B.根据蜡烛移动到刻度尺上处的成像特点,可制成投影仪
C.若将蜡烛向左移动,需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重新找到清晰的像
D.若将凸透镜换成普通薄玻璃板,光屏上可以找到正立、等大的像
2、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3:2,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 )
A.4:3
B.5:2
C.2:5
D.6:5
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C.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D.质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词涉及物理知识,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呈红色是因为它吸收了红光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C.“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是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潭水看起来浅是因为光发生了直线传播
5、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漫反射
6、国庆长假期间,小明和爸妈一起开着自家小汽车去旅游。当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驶向一座高山时,小汽车在鸣笛2秒后小明听到了回声,请你帮助小明计算当小明鸣笛时离高山有多远?()( )
A.315m
B.365m
C.680m
D.730m
7、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共测量了8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长度是( )
A.5.236dm
B.5.31dm
C.5.24dm
D.5.2325dm
8、中国自主研制C919飞机采用了极轻的新型复合材料,极轻反映的是这种材料的( )
A.密度小
B.质量小
C.体积小
D.熔点低
9、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C.地上的人影与杯中人影都是相同的“影”
D.地上的人影与杯中的人影是不同的,地上是“影”,而杯中是“像”
10、下列物理量的数值和单位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课桌的高度约为
D.正常人脉搏大约跳动10次左右
11、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色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
C.乙、丁的音调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
12、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 )
A.50℃
B.75℃
C.55℃
D.80℃
13、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B.婷婷在进行思考
C.一颗种子生长为参天大树
D.水凝固成冰
14、小民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钟表时发现倒立缩小的像;他慢慢走近钟表,又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像;随着他继续靠近钟表,他惊奇地发现了正立放大的像!针对以上现象,小民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钟表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共有多少种类?
B.钟表通过凸透镜的成像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
C.凸透镜为什么在不同条件下成不同性质的像?
D.凸透镜的成像性质与物镜间距离有什么关系?
1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环食
B.水面倒影
C.激光准直
D.手影
16、用4个相同的滑轮组成滑轮组甲和乙,分别匀速提升A、B两个物体时,拉力F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若滑轮组甲的机械效率为,则滑轮组乙的机械效率为( )
A.75%
B.70%
C.60%
D.50%
17、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18、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质量相同的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在三个杯子中,且浸没在水中,那么水面最低的是( )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铁块的杯子
C.放铝块的杯子
D.三个杯子水面一样高
19、小明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活动中,认为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在地面上的,所以光斑的形状可能与树叶间缝隙的形状相同,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20、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人喜欢饮用绿茶,绿茶一般都放在冰箱内冷冻储藏,表面会变湿。如果小华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 )
A.能,因取出的金属块温度较低,带出来的冷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茶叶盒的表面上
B.不能,因取出的金属块温度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茶叶盒的表面上
C.不能,因取出的金属块温度较低,周围的温度较高的空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茶叶盒的表面上
D.不能,因取出的金属块温度较低,带出来的冷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茶叶盒的表面上
2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驶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速度的大小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少,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22、如图所示,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下面哪一幅图能正确表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
A.
B.
C.
D.
23、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B.甲在第9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C.在第4min到第8min内,甲没有吸热,乙继续吸热
D.甲的熔点是48℃,乙没有固定的熔点
24、以下长度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选项是( )
A.
B.
C.
D.
25、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6、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m,湖水深4m,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距离湖面_____m。
27、如图所示,在线的中间拴上一面小镜子,线的一端拴在椅子的靠背上,将线绷紧,镜子稳定下来后,第一次声音小,发现墙上的光斑不晃动,第二次声音大,发现墙上的光斑晃动明显,根据此现象可以判断第二次声音的 _______(填声音特性)比第一次大,这种探究方法叫 _______(选A或B:A.转换法B.等效替代法)。
28、如图所示,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三条光线,则折射角为_______________度,界面的_______________(上/下/左/右)侧是玻璃。
29、花朵在河里倒影的“影”、河水看起来比实际浅,分析它们的成因其原理不同,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 和 引起的.
30、甲乙两运动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速度之比是2:3,则时间之比为_____.
31、指出下列物理现象的成因:阳光下人有影子________;水中映着大桥的倒影__________;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了,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清澈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________;在射击瞄准时,有一个要领叫做“三点一线”,是利用了光__________原理。
32、小明同学在玩放大镜时,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所示,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 像;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所示,他将看到的是 的实像.
33、如图所示,用100 N的水平力将重9 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A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0.01 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为______ N,压强为______Pa,A所受竖直墙壁的给它的摩擦力为______N。
34、如图所示,小傅利用微信扫码支付时,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的收款二维码,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变_______。
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
(2)如图甲所示,是卓玛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当烛焰距凸透镜
时,能成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36、如图所示,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的.如果倒车雷达发出声信号后经过0.1s返回到接收器,求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37、南宁市地铁1号线将于2016年建成,届时,可大大缓解布区路面交通压力.通常,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都会标有一条安全线,请你分析,人为什么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
38、如图所示,不吸水的长方体A和正方体B通过轻质细线连接在一起。水平桌面上的柱形容器重为8N、底面积为200cm2、高为33cm。已知GA=10N,GB=15N,A的底面积SA=100cm2,高度hA=20cm;B的边长、连接A和B的细线长以及B的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均为10cm。求:
(1)A的密度;
(2)向容器中缓慢加入5kg的水,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3)在(2)问的基础上,剪断A上方的细线,将A、B缓慢放入水中,静止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9、如图所示,有一根粗细均匀的长木棒,斜放在墙角,画出木棒对竖直墙面的压力FA的示意图。
40、在图中分别画出入射光线.
(______)
41、如图甲所示, 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
(1)标出小铁球A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
(____)
(2)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