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辽源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最早出现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煤炭被大规模应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数以十万计的烟囱、蒸汽机释放出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   。但那时人们普遍将滚滚浓烟视为一种进步、繁荣的象征,如一名芝加哥企业家在1892年时说,“烟雾是工业圣坛上的香火,在我看来非常美丽。它显示出人类正将自然无意识的力量转换为让人类舒适的力量。”

    A. 然而,空气污染的恶果很快显现了出来。

    B.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两天内63人因空气污染死亡。

    C. 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污染也在德国、比利时、美国、日本等国出现。

    D. 这些日趋严重的污染事件,让民众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促使各国政府出手整治。

  • 2、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是一幕悲剧,却以笑声贯穿全文。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对封建文化、封建科举制度的嘲笑和讽刺、揭露和批判。

    B. 文学关注人性。《热爱生命》讴歌了淘金者顽强的开拓进取精神;《简·爱》赞美了主人公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的精神,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

    C. “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的活着。”该句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这棵大树所经历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D. 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都侧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

  • 3、下列各项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安塞腰鼓、大雁归来、登勃朗峰、敬业乐业(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既然你答应别人,就应该兑现承诺。(解说:这个假设复句强调了为人诚信的重要性。)

    C.院士、战士、斗士钟南山爷爷为病人殚精竭虑,是医者的精神。(解说: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是正确的。)

    D.《背影》与《台阶》,前者是朱自清的散文,后者是李森祥的小说。两篇文章都是以贯穿全文的线索作为标题,分别塑造了不同的父亲形象。《背影》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而《台阶》则突出了父亲为家庭而辛劳。(解说:这项说法是正确的。)

  • 4、就下面三种字体的书法作品,用打比方的方法,说出了它们各自的美感,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田英章楷书 启功行书   毛泽东草书

    A.楷书如人正襟危坐;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随性乱舞。

    B.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漫步行走;草书如人随性乱舞。

    C.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欢快舞蹈。

    D.楷书如人正襟危坐;行书如人漫步行走;草书如人欢快舞蹈。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丙戌,以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操以荀彧 为侍中,守尚书令。操问彧以策谋之士,彧荐其从子蜀郡太守攸 及颍川郭嘉。操征攸为尚书,与语,大悦,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以为军师。……操召见嘉,与论天下事,喜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操表 嘉为司空祭酒。操以山阳满宠为许令,操从弟洪,有宾客在许界犯法,宠收之,洪书报宠,宠不听。洪以白操,操召许令,宠知操欲原客,乃速杀之。操喜曰:“当事不当尔邪!”

    (乙)曹操在兖州,引兵东击陶谦于徐,而陈宫潜迎吕布为兖牧,郡县皆叛,赖程昱、荀彧之力,东阿、鄄、范三城以待操。操还,执昱手曰:“子之力,吾无所归矣。”表为东平相。唐庄宗与梁人相持于河上,梁将王檀乘虚袭晋阳。城中无备,几陷者数四,赖安金全帅子弟击却之于内,石君立引昭义兵破之于外,晋阳获全。而庄宗以策非己出,金全等赏皆不行。操终有天下,庄宗虽能灭梁旋踵覆亡考其行事概可睹矣。

    (注)①荀彧():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②攸:荀彧之侄。③表:上表推荐某人。④原:赦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有宾客在许界犯法(多次) B.宠收之(惩治)

    C.东阿、鄄、范三城以待操(保全) D.子之力(如果)

    2文中“□”处原有一字,请根据上下文推测,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3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

    庄 宗 虽 能 灭 梁 旋 踵 覆 亡 考 其 行 事 概 可 睹 矣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洪以白操,操召许令,宠知操欲原客,乃速杀之。

    5曹操是如何对待人才的?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分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侍郎赴常州

    贾至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1)首句写景有什么作用?

    (2)“楚水吴山道路难”暗含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们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为此你所在的学校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读书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用一句话概况下列材料的主要内容(30字以内,标点符号计数)

    日前,《中国诗词大会》同名图书与读者见面,该书由《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的文字脚本整理润色而成。新书《中国诗词大会》(上下)由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官方独家授权出版。董卿也邀请读者们一起加入这场诗词狂欢,她说:“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你荡气回肠,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我们将开启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心的经典诗句。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智慧,也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

    3学校正在全校学生中征集“书香班级”评选的评价指标,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书香班级”?请提出三项评价指标。

    4一日之计在于晨。班级早读时间,有几位同学却在嬉笑打闹。对此你将如何劝说?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

    (1)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

    (2)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使至塞上》中一句 与《渔家傲·秋思》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了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 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______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 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 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_______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作者:杨先碧 文章有删改)

    1第③小节中“天然克星”中引号的作用是(       

    A. 直接引用   B. 特殊含义   C. 强调,着重指出   D. 特定称谓

    2第①段中“也(    )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是(   

    A. 于是   B. 所以   C. 因此   D. 终于

    3阅读全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神药”青蒿素的四个方面的内容,请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青蒿素提取困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划线句用了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加点字“目前”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1)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的智力,而智力能带来巨大快感。如何拿智商来作乐,读书便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只要付出一个汉堡的钱,便可以得到一个作者在那段岁月所有的心思。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2)世间有两种快乐,第一种是因为无知,第二种是因为彻悟。无知的人,每天无忧无虑,什么都不想。他们做的事,干的活,只是为了吃饱喝足。这种简单而无知的快乐,就像是动物,为了生存而生存,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和智商,更不会去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而彻悟,是因为读过一些书,经历一些事,心境发生改变,生命变得更加有质感。正如周国平所言,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所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3)我们小时候读的书,如同小时候吃的饭,一时半会儿看不出什么,直到成年后,前者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后者成为了我们的骨血,两者都融入到我们的每一个细胞。我们的气质,大多藏于读过的书中,读书就像一把把开山刀,每每拿起来挥舞,就能在你内心开垦出一片新的旷野,从而腾得出地方种植更多作物,到了秋天,心灵便可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忙碌着收获思想。

    (4)我一直很喜欢毛姆说的一段话:“生命的尽头,就像人在黄昏时分读书,读啊读,没有察觉到光线渐暗;直到他停下来休息,才猛然发现白天已经过去,天已经很暗,再低头看书却什么都看不清了,书页已不再有意义。”这是形容一个人年老时的样子,而我则希望人们都能有这样的读书体验。

    (选自《时代邮刊》2017年第4期,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第(2)自然段段的论述思路。

    2为什么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3谈谈你对第(4)自然段画线句的理解。

  • 11、梅 香

    林清玄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发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⑾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⑿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

    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3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4品读第⑾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5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

    6阳春三月,梅花盛开。历代文人墨客赏梅、咏梅。请你写出完整的两句咏梅的古诗句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朗读者》第三期的主题词为“选择”。人这一生,要面临很多次的选择,小到今天我们吃点什么,大到在一些关键时刻的决策。我们的人生正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在选择中重塑自我,在选择中不断成长。

    请以“无悔的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③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