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下图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完成
D.一五计划完成
2、“十三五”规划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的是
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机床厂 D.南京长江大桥
3、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B. 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
C. 这么多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D. 听说广西那边有人开始反抗了,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4、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_的种种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
A.彭德怀
B.刘少奇
C.邓小平
D.罗瑞卿
5、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C.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 D.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
6、太平军初步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
A. 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 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 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 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7、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申报》
B.《大公报》
C.《新闻报》
D.《解放日报》
9、回顾过去的血与火的激烈战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中国军事实力强于美国 ④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英勇战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林则徐曾上书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11、1950年冬,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在政府的组织下,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上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了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是( )
①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②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③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C.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D.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13、1928—1930年,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论证了( )
A.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B.论持久战的抗日战争战略
C.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D.新中国建设思想
14、下图所示是1898年所画《时局图》。观察《时局图》,下面关于这幅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揭露帝国主义列强意图瓜分中国的野心
B.反映了爱国人士呼吁民族觉醒的爱国之情
C.这种情形之后中国人开始寻求制度的变革
D.清政府已经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5、小雯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一五计划
B.民主与法制建设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属于下图所示会议公报内容的是
A.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7、下列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汉阳铁厂 D. 继昌隆缫丝厂
18、历史当事人留下来的资料是一手史料。若运用一手史料研究林则徐,应选择( )
A.
B.
C.
D.
19、下列关于新中国诞生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
②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③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④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0、鸦片战争后,厦门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厦门又是经济特区之一。比较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C.前者取得了辉煌成果,后者成效不大
D.前者增强了国力,后者促进了中外友好合作
21、《____________》是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向西学习的纲领性文件。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____》。
22、中国近代禁烟英雄是______;状元实业家是______。
23、“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诗句中的“新军”的全称应是( )
24、1935年1月召开的______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5、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________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6、_______________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______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7、1900年,为镇压____,扩大各国在华利益,列强组织八国联军侵略中国;《___》的签订使得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8、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宣布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_____”
29、列举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社会性质的几次变化。
(1) 1840 年鸦片战争后,我国由封建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________社会。
(2)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进入________________过渡时期。
(3)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________________初级阶段。
30、_______年,太平天国开始进行西征和北伐,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了全盛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32、阅读下列材料:
……上道光帝折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意思是弛缓)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这是何人上书道光帝的奏折?
(2)他在奏折中就鸦片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
(3)根据材料归纳他为自己的主张提出的理由?
(4)道光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做出了什么重要决定?
33、根据所学,回答有关人民解放军战争系列的问题。
(1)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与国民党和谈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何意义?
(3)简要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0年与英法媾和(缔结和约)的惨痛教训,促使恭亲王(奕)对洋人的态度有了彻底的转变。在此之前,他也是激烈反洋的……在媾和以后,他形成了对夷务的新概念。他逐渐尊重甚至崇拜英国的力量,认定别无选择,只有去学会如何与西方共处。
——摘自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甲午战败是一个分水岭……从此中国思潮汹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出国留学热潮。数以千计的读书人东渡日本,去那里学习法律、军事和政治。在甲午战争中,中日是敌对国家,中国战败本应激发起士人抗拒日本、仇恨日本的民族情绪,但实际上却出现了一个去敌国留学、向敌国学习的高潮。
——摘自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奕的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转变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引发的事件,并列举一位事件的领导人
(3)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化的模式就是西方(列强)冲击、东方(中国)反应。请结合以上材料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这一观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