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初二上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是多方协商的结果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2、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只有党员420人,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开时党员人数发展到994人,到1927年4月,党员人数已达到近6万人,并培养出大批骨干人才。工农运动在南方各省蓬勃发展,各地的农民协会和工会纷纷成立。以上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北伐的胜利进军

    ③中国共产党深入工农群众                                 ④抗日根据地巩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作品,这个事件由林则徐主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这幅浮雕作品反映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解放战争

  • 4、孙中山认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省号召,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革命党人为改变这种现象而采取的最主要行动是(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兴中会

    C.发动黄花岗起义

    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 5、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近代史上,它第一次离开祖国的怀抱是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6、“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人民的精神遭到摧残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 7、有一位老人曾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拥有这两个梦想的“老人”是(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邓小平

    D.袁隆平

  • 8、胡适曾提出“一日须言之有物;二日不摹仿古人;三日须讲求文法;四日不作无病之呻吟……”由此可知他主张

    A.培养国民独立人格

    B.彻底废除封建文化

    C.思想领域尊孔复古

    D.提倡进行文学革命

  • 9、旗袍原来是满族妇女的基本服装,特点是袍身宽大、线条平直,下长至足,呈直筒式。20世纪20年代,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优点,款式发生重大变革。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女性审美水平的提升

    B.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

    C.追求自由民主的要求

    D.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

  • 10、某同学在搜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大生纱厂这三个企业的资料,你认为他研究的主题是什么?

    A.洋务企业的产生 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外资企业的扩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 11、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

    A.农村

    B.城市

    C.工业

    D.商业

  • 13、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B.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C.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14、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社会根源是

    A.清政府被推翻

    B.帝国主义扶植军阀

    C.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宋教仁遇刺

  • 15、下侧是某同学整理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资料卡。其中★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开始标志:★

    时间:1924年1月

    地点:广州

    主持者:孙中山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成立

    C.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D.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 16、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

    A.毛泽东 B.李达 C.董必武 D.陈独秀

  • 17、1961年,董必武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诗中所提会议最重要的内容是

    A. 发动五四运动

    B. 成立中国共产党

    C. 创建黄埔军校

    D. 筹备南昌起义

  • 18、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推动社会风气的改良。这说明推动社会风气改良的主要动力是(   )

    A. 政府的推动   B.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西方思想的影响   D. 西方列强的侵略

  • 19、1922年初到1923年,中国形成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与此相关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辛亥革命的成功

    C. 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D.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领导

  • 20、1915年,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   公开下令恢复帝翻,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A. 李鸿章   B. 袁世凯   C. 段祺瑞   D. 孙中山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27年4月,_______________成立,它代表____________的利益。

  • 22、“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支英勇的部队是____;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____

  • 23、___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_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 24、下图是_____出逃所乘飞机残骸。

  • 25、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并于 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____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 26、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从中获得了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 27、为了避免“文化大革命”一类历史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组织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上的个人专断,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

     

  • 28、经过:1936年12月12日,________、杨虎城在西安扣押________,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 29、目标:破袭日军的________,摧毁日伪据点。

     

  • 30、在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提出了____________口号,__________运动学生们提出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我国的首都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近代历史上这座城市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成为我国由衰败逐渐走向振兴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60年北京西郊的一座著名皇家园林惨遭劫掠和焚毁,这一事件发生在哪场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发动此次侵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在这次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署了《北京条约》,条约规定将哪座城市增开为商埠?

    (2)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向光绪皇帝上书,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一事件史称为什么?这一事件的主要发起者有谁?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1935年继五四运动后,又有一次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在北平(今北京)开展起来,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这场著名的学生运动叫做什么名字?1937年7月7日,驻守在北平卢沟桥的中国守军,面对日军的侵略行径,奋起反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到哪个时期?

  • 32、我国自对外开放以来共成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 33、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层的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梦想,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和尝试。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事件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1

    李鸿章等

    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政府统治

    2

    康有为、梁启超

    救亡图存,主张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3

    三民主义

    4

    陈独秀

    5

    (2)中国人在以上救国道路上的探索都失败了,这些失败对你有什么启迪?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列强通过坚船利炮,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读表格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条约名称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签约时间

    1842年

    1895年

    1901年

    割地

    香港岛

    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

    ——

    赔款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4.5亿两白银

    开放通商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

    沙市、重庆、

    苏州、杭州

    ——

    其它特权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

    岸开设工厂

    严禁人民反帝、允许列强驻军、划使馆界

     

    (1)上述三个条约分别与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

    (2)中国人民对此进行了哪些反侵略的抗争?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一大特点——资本输出。《马关条约》内容中哪项规定分别体现了这特点?

    (4)从地理方位来看,《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开放口岸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5)《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洋人的朝廷”的规定是哪一条?

    (6)依据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时期(1840-1901年)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