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贵州省毕节市初二上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洋务派创办的实力最强的海军---北洋舰队在哪次战役中全军覆没

    A黄海大战

    B.威海卫战役

    C.廊坊战役

    D.辽东战役

     

  • 2、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的是(     

    A.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

    B.乘轮船火车出行

    C.观看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D.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 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A.《新青年》创刊

    B.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C.五四运动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4、2022奥运圣火在中国北京点燃,“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代代相传。北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主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这从根本上得益于(     

    A.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B.北京地处沿海的区域优势

    C.群众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

    D.国家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运动

  • 5、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有一幅“虎门销烟”的浮雕,这是怀念一位近代民族英雄,他是

    A. 戚继光

    B. 关天培

    C. 林则徐

    D. 邓世昌

  • 6、“帝国主义弄强权,北洋政府行妥协,北京学生齐罢课,上海工人怒罢工”。这段歌谣描述的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 7、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人民和没有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这些爱国武装部队叫

    A.抗日部队 B.抗日游击队 C.抗日义勇军 D.东北部队

  • 8、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在(       

    A.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9、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0、以下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

    B.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规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

    D.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

  •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在该校举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专题讲座,需要搜集相关史料。以下选用的史料按照先后顺序是(       

    ①设置台湾行省   ②设置澎湖巡检司   ③设置台湾府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

  • 12、某校在筹备"改革开放成果展"活动,下列成果不可以入选的是

    A.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B.实施"三带一路"建设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初步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 13、孔子曾经感慨说苛政猛于虎也!这说明孔子主张()

    A维护君主的统治地位

    B.要让人民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C.君主要体察民情,爱护百姓,实行仁政

    D.说话要谨慎

     

  • 14、“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其中“是役”是指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浙皖起义

    D.武昌起义

  • 15、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包括

    A.康有为

    B.曾国藩

    C.洪秀全

    D.孙中山

  • 16、蒋介石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通过了《论联合政府》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签署了“双十协定”

  • 17、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其中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有(     

    A.汕头

    B.珠海

    C.厦门

    D.上海

  • 18、“聚焦在《新青年》和北大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的著作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生力军,并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B.使中国人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C.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 19、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伟大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B.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C.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 20、下图中A处被开为商埠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小小吉尼斯”

    (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 22、1895年春,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出现了邹容的《_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

    (2)党的好干部:______。

    (3)解放军好战士:______。

  •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3)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4)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

  • 25、中华民国成立的标志是( ),时间是:( )

  • 26、依据所学,完成下列填空。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         

    (2)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         

    (4)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人民军队的标志性事件是  

    (5)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6)洋务运动的管理机构  

    (7)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  

    (8)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  

    (9)党的中央局书记是    

    (10)中国历史上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 27、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

  • 28、广州起义:1895年,孙中山等准备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 29、________期间川藏、青藏、新藏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 30、______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理念深入人心。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出现了很多失误,主要失误有哪些?

  • 3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1)外国的侵略使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说出使中国社会性质逐步发生变化的四个侵华战争。

    (2)请说出具有反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封建腐朽统治的农民运动一例。

    (3)为探索救国之路,地主阶级掀起中国历史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请指出该事件。

    (4)请说出中国近代史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名称。

    (5)回顾中国近代史,谈谈你的感悟。

  • 3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回答以下问题: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什么事件?

    (2)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概要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役名称。(不少于三个)

    (3)请问:抗日战争结束以什么为标志?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随着上海的开埠,外国棉纱棉布的源源输入,这里的手工纺织业受到沉重的打击。之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中国的入超(即贸易逆差)越来越严重。1890年至1894年,入超额为3400多万两。而1895年至1900年,入超额增至6000多万两。由于输出之银太多,造成国内商业市场困迫、局促。这种惨淡前景,年复一年,情况愈益严重。

    -摘编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1840~1919(第四版)》

    材料二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上海开埠”的原因。概括“上海开埠”的影响。

    (2)材料二中你可以看出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何变化?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