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2、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3、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一群体优秀代表的是(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黄继光
D.雷锋
4、陈旭麓认为:“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A.取得了巨大成功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5、1914年到1919年间中国民间机器工业有了重大发展,尤以纺织、面粉、电气、烟草发展显著。这一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是( )
A. 清政府放松对民间工业的限制 B. 更多私人资本投向机器工业
C. 一战刺激了中国工业发展 D. 洋务派民用工业的直接影响
6、“这一场世界近代史上罕见的爱国反帝斗争和同样是罕见的西方列强联合对一个落后国家的野蛮征服,是世纪之交的第一件大事。”“野蛮征服”的结果是( )
A.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B.边疆地区普遍出现严重危机
C.中国处于被列强宰割和瓜分的危机中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7、《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据此可知,它制定的目的是( )
A.残酷压迫奴隶
B.维护公平与正义
C.保护私有财产
D.维护奴隶主利益
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在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侵占我国领土约60多万平方千米的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改订条约》
9、一位同学要研究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以下最可信的资料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不变。
A. 政治制度
B. 法律
C. 生活方式
D. 金融中心的地位
11、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一个个梦想成真主要是因为我国( )
A.教育事业的发展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综合国力的增强
D.外交成果的显著
12、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如下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时间 |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 资本(元) | 日产量(万袋) |
1911年 | 10 | 约600 | 4.3 |
1919年 | 120 | 约4500 | 18.8 |
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当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在某次国庆大典上,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望着四架银白色喷气式歼击机飞过天安门上空,高兴的对外国友人说:“这是我们自己的飞机!”请判断这次国庆大典可能发生在( )
A.1949年
B.1953年
C.1957年
D.1978年
14、下列史实与袁世凯有关的是( )
①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②加强北洋军的实力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恢复帝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著名革命家、思想家郑超麟先生在其回忆录中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注:1919年)觉醒的。”那时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
A.五四运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B.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
C.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实用主义
D.辛亥革命——民主自由的革命追求
16、下表是“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统计。据此可知( )
部门 | 工业建设 | 交通通信 | 农林水利 | 文教卫生 |
所占比例 | 58.2% | 19.2% | 7.6% | 7.2% |
A.“一五”计划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国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C.“一五”计划使得民生得到重大改善
D.国家建立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17、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精神是
A.大庆精神
B.抗美援朝精神
C.长征精神
D.艰苦奋斗精神
18、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是( )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19、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英国 C. 美国 D. 俄国
20、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和印度交往中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合作共赢
D.不结盟政策
21、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⑫_______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⑬______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⑭_______,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⑮______。
22、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3、革命形势推动着时局的变化。
(1)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孙中山确立了联俄、_________、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2)1928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打土豪,分土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_局面。
(3)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布成立_________。
24、1924年,中国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经过谈判,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
25、中共诞生的标志:“一大”召开:时间:1921年7月,地点:___________,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主要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国际代表:马林
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26、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创近代探索路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______的大城市;从总体上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______的特征。
28、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成功收复新疆;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______。
29、(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_____)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30、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_____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制度。
31、请简要回答《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2、简答题
(1)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说出中国从开始“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从此中国完全陷入了什么社会的深渊?
(2)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张学良、杨虎城为劝谏蒋介石抗日,发动了什么事件?如何解决?
(4)请分别列举十四年抗战期间国民党和共产党抗日战役各一例。
(5)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把什么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写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6)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走向战略反攻的标志性事件及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摧垮南京国民政府的战役又是什么?
33、回眸过去,我们硕果累累,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并在实践中找到了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60多年来,在新中国的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模范人物,请列举出共和国发展史上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至少三位),他们身上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2)1980年,这里仅是3万多人的边陲小镇,此后它以罕有的建设速度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成为中国最令人瞩目的新生城市。这个“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哪里?你认为他能够迅速崛起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至少答出2点)?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实行了哪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4)实现现代化,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科技应该先发展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教育,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答出2点)?
3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材料一:他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经过这次全会,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
材料二:这次会议终于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
【展览二:农村巨变】
材料三: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展览三:开放窗口】
材料四:“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1)材料一中“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
(2)材料二所述“这次会议”是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哪一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3)材料三反映出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些严重失误?
(4)根据材料四,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其中最早设立及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5)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具有怎样的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