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 保护鸦片贸易
B. 打开中国市场
C. 割占中国领土
D. 传播西方文明
2、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你知道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
3、对于一些现象我们需要去伪存真。对日本一些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谬论,我们最有力地回击是
A.影片《南京!南京!》 B.《东京日日新闻》相关报道
C.南京大屠杀现场遗迹 D.一位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4、下图拍摄于1951年,与其相关的事件是( )
布达拉宫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5、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在出现严重危机的形势下爆发的
B.斗争目标都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
C.都是农民阶级发起的运动
D.都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
6、以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这些主题词排序正确的是( )
①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 ②“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③艰难探索 曲折发展 ④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
A.④②③①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的以下资料中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新藏公路 D、葛洲坝水利工程
8、“结束了一百年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这句话表述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的重大影响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C.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D.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9、1913年,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遇刺身亡。下列挽联中悼念宋教仁的是( )
A. “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B. “谤满天下泪满天下,创造共和再造共和”
C.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D.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10、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可以对历史进行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
B.成吉思汗率军灭亡西夏与金
C.宋朝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D.唐朝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11、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追忆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这两者的共同点有(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主张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国家危亡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2、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A.剧中人物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3、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史实能充分体现这一评价的是( )
A.抗美援朝战争
B.尼克松访华
C.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
D.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4、某同学将一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地位概述为: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决心;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如果需要你再补充内容,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是( )
A.它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它是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C.它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它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5、火花(火柴商标纸)是时代的缩影。下图火花反映的时代意义是
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B.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C.民族革命,曙光普照
D.时光荏苒,日新月异
16、1900年6月2日,天津火车站出现了这样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些“莽汉”的斗争对象是( )
A.清政府
B.帝国主义国家
C.太平军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7、以下重要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八七会议 ②井冈山会师 ③三湾改编 ④秋收起义 ⑤南昌起义
A.①②⑤③④
B.⑤①④②③
C.⑤④③①②
D.⑤①④③②
18、1936年11月18日,《西北真报》社刊印“紧急号外”,登载了“欢迎红军第四方面军到达陕西来"的新闻。这一新闻折射出( )
A.遵义会议挽救中国革命
B.红军长征完成战略转移
C.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19、过春节,贴春联是我们传统民俗。对联除了能增添节日的喜庆还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下图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0、“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沿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既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这篇《讨袁檄文》发表后,继起响应的革命运动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一二·九运动”
21、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____—1895年。
2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__》。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签署了和平建国的《_______》。
2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
24、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召开的__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5、北伐和西征:北伐军全军覆没。____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26、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重视农业生产。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 ______。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开创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 ______。
27、中国近代第一块被割让的土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的主要任务,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________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体制。
29、1940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在______的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______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0、19世纪30年代面对鸦片的泛滥,________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53年,为了推翻清政府,太平天国开始进行________和西征。
31、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年。根据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1)回答有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问题
①中国共产党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②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③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了什么条件,最终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2)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3)请分别列举出国民政府组织的台儿庄战役和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百团大战的指挥者
(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请写出中国人民抗战历经了多少年?
3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开始焕然一新。某班举行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展览,请你完成活动。
(1)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什么事件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中共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学开创了哪一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4)哪一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一会议在中共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产生第一次理论飞跃诞生了什么理论,中共哪一会议把这一理论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6)回顾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历史,你有何感想?
33、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洋务运动”的探究活动,小芳说“洋务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小明说“洋务运动的的代表人物是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你认为谁的说法是错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为了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结束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革命志士们前仆后继,英勇抗争,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写出《辛丑条约》签订后到辛亥革命前两位革命志士的名字。
(2)材料二的图一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二的图二孙中山所说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