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安徽省亳州市初二上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为我国的原子能工业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王进喜

    B.雷锋

    C.焦裕禄

    D.邓稼先

  • 2、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个体劳动所有制

    C.公私合营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3、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

    A.1954年新宪法中体现的

    B.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

    C.1972年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约定的

    D.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提出的

  • 4、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其中掌握北京政府,并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是(     

    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

    C.皖系军阀

    D.桂系军

  • 5、恩格斯曾说,俄罗斯“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使中国蒙受此损失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 6、“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是哪一革命活动时期的军歌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红军长征 D.解放战争

  • 7、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构成了国家形象符号体系。这些“核心元素”确定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8、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倍受历届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

    D.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 9、“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表现在企业不论经营好坏,盈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企业工资总额与经营效果脱节。新中国以来,我国的“大锅饭”的弊端被克服开始于(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 10、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残余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11、2020年12月1日“百年梦圆——马首铜像回归展”在北京举行,下图中的马首流失海外与下列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沙俄割占中国的领土

    D.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 12、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 13、你认为下列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建立天国

    B.百日维新---民主共和

    C.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D.辛亥革命---君主立宪

     

  • 14、20世纪初,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认为“中国历史,即孔子一人之历史面已”,后来的版本只介绍孔子的生平。而上海文明书局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则侧重孔子思想评析,指出“孔氏之说,尤为历代君主多利用”。这反映出清末(     

    A.学校教育促进了传统观念的变革

    B.社会转型带来了认知的多元化

    C.废除科举制否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

    D.革命思想主导着教科书的编纂

  • 1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赞颂的下图人物的功绩是 (  )

    A. 抗击“洋枪队”   B. 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

    C. 设立新疆行省   D. 在廊坊抗击八国联军

  • 16、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

    A.上海 B.北京   C.延安   D.瑞金

  • 17、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诉衷情》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词中的“胡”指的是(     

    A.突厥

    B.女真

    C.契丹

    D.倭寇

  • 18、文化大革命又被称为十年动乱,其起止时间是( 

    A.1957-1967年 B.1966-1976年

    C.1967-1977年 D.1968-1978年

     

  • 19、下列人物领导了黄花岗起义的是( )

    A.陈玉成

    B.邓世昌

    C.秋瑾

    D.黄兴

  • 20、下面的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近百年奋斗的主要历程,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内应填写(     

    A.伟大转折

    B.洗雪国耻

    C.三个代表

    D.高举旗帜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________,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____”的局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

  • 22、______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此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_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 23、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

    (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近代化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

  • 24、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决定了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25、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2001年,中国成为______的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 26、_______战役打响以后,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全境;_______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 27、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成功收复新疆;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______

  • 2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 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

  • 29、按照表格提示完成填充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填表。

    战役

    意义

    A____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辽沈战役

    B____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C____

    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D____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E____

    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30、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______水稻。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以“2”结尾的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842年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名称。

    (2)写出1872年创办的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写出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成果1例。

    (4)1922年召开的哪一会议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5)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的奴役侵略,写出在东北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将领一位。

    (6)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汇演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怎样的方针?

    (7)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 3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__________ 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 国家。

    (2)图二是__________ 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 国家。

    (3)图三是__________ 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 国家。

     

  • 33、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总结概括——提炼历史信息】

    材料一   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史料分析——理解历史事件】

    材料二   19217月,来自各地的代表陆续汇聚上海召开会议,后来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摘编自徐云根《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

    【联系现实——感悟时代精神】

    材料三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

    (2)材料二中“会议”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近百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