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延边州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作者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C.“今诸生学于太学”中“太学”是我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有司业、博士为之师”中的“司业、博士”是官名,国子监的老师。

    D.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泛指平民。“白丁”一词也可解释为平民。

  • 2、下面关于名著或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常用雅称,如把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把梅、兰、莲、菊称为“花中四君子”。

    B.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内容分为赋、比、兴三部分。

    C.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如来佛处学得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太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做了唐僧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D. 《水浒传》中的梁山寨主先后有三位,分别是:王伦,晁盖,宋江。其中宋江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一方面仗义疏财,广交江湖好汉,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指挥才能;另一方面,他又有浓厚的忠君思想,所以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

  •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又叫做“长短句”。

    B.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其长篇小说代表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C. 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是用作者的谥号命名的;李商隐的《李义山诗集》是用作者的字命名的。

    D.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作品,作品中作者的特殊经历和乐观态度,让读者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文人作品集的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如以籍贯命名的《柳河东集》,以作者的字命名的《王右丞集》,以官职命名的《范文正公集》。

    B.采薇:采食野菜。伯夷、叔齐在商灭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C.儒家经典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报君黄金台上意”中的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所筑,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仪列传(节选)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後负,莫可使用於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原?”张仪於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

    1下列句子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吾/幸先用   B. 其/实味不同   C. 其一/犬坐于前   D. 而乡邻之生/日蹙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张仪陪着楚相喝酒,期间被诬陷偷取了玉璧,但他始终没有承认,最后只好释放了他。

    B. 张仪前往赵国拜见苏秦,希望能得到他的推荐,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料竟遭到了拒绝。

    C. 苏秦和张仪在同一个老师处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

    D. 苏秦害怕张仪留在赵国会威胁到他,因此故意羞辱他,让他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已而楚相_____

    ②掠数百_____

    莫可使用於秦者_____

    ④子始与苏秦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2)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含蓄而有韵味地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新闻摘要)

    2014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又曾两度提及此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

    (权威调查)

    调查一: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民阅读的氛围浓厚,阅读几乎成为大部分受访者生活的必需品。大部分受访者几乎每天都会阅读,每天阅读多于1小时的比例更是达到36%。近一半受访者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过去一年的阅读量达10本以上图书,几乎是一个月一本。在阅读载体的选择上,电子阅读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使用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可大幅度提升阅读总量,72%的Kindle用户全年阅读总量超过12本,其中50% Kindle用户的年阅读量超过24本。

    调查二: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利用“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等零散时间阅读的比例明显上升,2014年利用零散时间阅读的受访者比例达39%,而2013年这一比例仅为29%。

    调查三:数字化阅读趋势在亚马逊“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得到了体现,2014年看电子书的受访者比例达78%,相比2013年增长11%。从亚马逊中国销售数据来看,2014年Kindle书店电子书下载量是2013年的3倍。在电子书阅读介质上,Kindle成为除手机外最受读者欢迎的电子书阅读器。从调查反馈中发现,Kindle使用者80%集中在18-35岁之间,Kindle使用者每次的阅读时长为65分钟左右。读者购买、阅读电子书的主要原因是“电子书携带方便以及更低的价钱”,而读者最看重的电子书阅读器功能前三名为“快速翻书功能”“内置智能词典”“跨设备无间断阅读”。

    (网民心声)

    读书是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优秀的领导人都不遗余力地倡导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读书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开拓未来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历来有“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为什么?因为书籍积累了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积累了人类走向美好生活的经验,积累了成功与失败的例证,能给人以重要的精神启迪。

    (媒体观点)

    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就需要出版部门转变观念,不是只有阅读纸质书籍才叫阅读。我们是不是该将更多纸质书籍的精彩内容搬到网络上?网络上的电子书不少内容低劣,这何尝不是传统出版部门的拱手相让?我们是不是也该依据年轻人的阅读喜好,多创作短小精悍的优秀作品?是不是也能出版更多的正规电子书?

    1阅读(新闻摘要)简要归纳其内容要点(20字以内)。

    2阅读(权威调查)二、三两则材料,分析电子阅读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

    3阅读(网民心声)和(媒体观点),简要陈述我国领导人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并就“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向出版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词默写。

    (1) 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

    (3)身向云山那畔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作者幻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洒向人间的月光更多;形象、委婉地表达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现代文阅读

    槐花是槐树的白发

    葛亚夫

    ⑴不喜欢槐花。总以为槐花是吃的,就像一道菜,它只是食物,不是风景。正因如此吧,我对槐花的态度很粗暴,就像对母亲,总是一副张牙舞爪的面孔。

    ⑵经过市场,被一阵清香俘虏,是槐花!我舔舔嘴唇,记忆里、舌尖上,满是槐花的味道。我忙给母亲打电话,问家里的槐花开了吗?母亲说,开了,等你采呢。你再不回来,槐花就老了。我连声答应,因为我知道,等我的不是槐花,而是母亲。

    ⑶世上最不公平的,就是爱吧?我和母亲之间,爱永远是倾斜的,母亲总扮演着“一厢情愿”的角色。这些年,求学,恋爱,工作,我关心母亲的时间微乎其微。然而,无论我在哪里,母亲都牵挂着我,就像守着一树槐花,日复一日,等我回去,然后送我离开。

    ⑷我不知道,在母亲眼里,我是否也是槐花。在花开花落里,在我回家离去间,老去的不只有时光,还有槐树和母亲。姐姐已出嫁,为帮我还房贷,父亲也外出打工了,家里只剩下母亲。每次回家,看着槐树下遥望的母亲,我都有种负罪感。

    ⑸作为儿子,我亏欠母亲的不只是一条生命,还有一份流离失所的爱。

    ⑹为让母亲开心,回家时,我带上女友。女友在城里长大,到乡下,什么都觉稀奇,孩子般问这问那。母亲也不烦,乐呵呵地解释。于女友,母亲是“对牛弹琴”;于母亲,女友是“秀才遇到兵”。她们总说不到一块,但依然相谈甚欢,这是我做不到的。

    ⑺女友说,天下母亲都一样,她们并不在意说什么,只要亲人在跟前,说着话,这样她们的爱就不会无依无靠。我恍然,顿时理解了母亲在我面前的“唠叨”,只是从何时起,我和母亲失去了共同语言呢?那些雀鸟般围绕母亲的时光,恍若前世。

    ⑻ “云芳星蕾浮香远”,“一树珍珠一树银”。看着满树槐花,女友雀跃不已,要和母亲争着采。母亲把她推到身后:太危险,我来,你在后面捋花。采槐花讲究力气和技巧,把镰刀系在长棍上,力量小,很难举起来。扳花枝则需要技巧,落点要恰到好处,不能顺着枝丫,否则,非但扳不断,枝丫反而会把镰刀扯掉,达摩克利斯剑般悬着,那就危险了。

    ⑼我说:让我来,我力气大。母亲摇头:你再扳,树就没命了。我悻悻然,她说得没错,少时顽劣,把树扳得遍体鳞伤,虽然如今都已结疤,寻不见,但母亲没有忘,我也仍记得。母亲吃力地举起棍,我惶恐站着,莫名地担心树丫会把母亲拉走。或许槐树太老,让着母亲,那些槐花枝,像往事一般轻盈,从母亲身边袅袅落下。

    ⑽花如雪,发也如雪。我让母亲歇会,掸她满头的槐花。可任凭我多么用力,槐花就是不落。女友问我干嘛,我说,这槐花怎么掸不掉?她顿时笑起来:真不愧近视眼!那是白头发,哪是槐花。我愕然,母亲竟和槐树一样,老了!

    ⑾歇口气,母亲又采起槐花来。槐花飘落,白发闪烁。“谁教花开繁胜雪,似留霜鬓照天涯。”原来,槐花是槐树的白发,白发是母亲老去的年华,照着天涯的我,和我脚下回家的路。

    ⑿“满树槐花遮望眼”,此刻,母亲就在我面前,可我怎么也看不清她。 

    (选自2012年4月24日《宁夏日报》)

    1请根据文意填空。

    文中的“我”面对槐花,感情态度经历了变化:开始,我对槐花和母亲粗暴;经过市场,被清香所俘虏,引起我对母亲的___________;当我发现母亲满头不是槐花而是白发时,“我”对母亲是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⑤小节的作用。

    3结合文本说说第⑸段中“流离失所”一词的含义。

    4请分析第⑥段女友和母亲为什么“总说不到一块,但依然相谈甚欢”的原因。

    5结合全文,说说下面这句话的含义。

    槐花是槐树的白发,白发是母亲老去的年华,照着天涯的我,和我脚下回家的路。

    6文章最后一段说,母亲就在我面前,可我怎么也看不清她。作者真的看不清母亲吗?结合文本谈谈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7本文以“槐花是槐树的白发”为题有何好处?

     

  • 10、(一)低调也是一种智慧

    ①第二届中华艺文颁奖典礼,于2014年新年之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亦榜上有名。莫言领奖时无不感慨地说:“今后要做的就是好好写作,低调做人,争取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②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圆了所有中国人几个世纪的“诺奖梦”。但让人可歌可敬的是莫言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恣意轻狂,目中无人,相反他还一直保持着他一贯的做人处事风格——低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正是这低调成就了莫言。而这样成功,让人不得不叹服,低调亦是一种智慧。

    ③低调是为人处世的积极姿态与超然心态。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低调如悠悠芳草,静静地装点着大地;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懂得低调。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生活使人们变得张牙舞爪,张扬个性而失去了那淡泊的本心。追逐名利、标榜张扬的狂热追求,也使人们不能真正静下心来去思考研究,最终心态浮躁无所事事。

    ④低调不是懦弱,而是自信的表现,张扬不是智慧的化身,而是失败的前提。战国时期,庞涓自恃有才,张扬跋扈,不把被其废掉的孙膑放在眼里,总想和其一较高下。相反地,虽然才高八斗,精通谋略的孙膑,却总是放眼未来,不欲与人争锋。最终自恃过高的庞涓落得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是庞涓的才能无用武之地吗?不!而是他一向自命聪颖,不知收敛,不知低调做人可为生命积聚更多正能量,反而成了反面教材,成了天下的笑柄。由此可见,低调还是智者韬光养晦的远见卓识。

    ⑤生活中,低调又是沉淀自己丰富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石,莫言深谙此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果我们都像莫言一样处事低调,低调做人,就会不断充实自己,洗涤心灵上的污垢,专心致志地达成人生目标。

    ⑥如此看来,低调确实闪耀智慧火花。低调可以让人有最好姿态与心态面对生活;低调可以让人充满智慧地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低调可以让人放低自己暗蓄力量,在不显山露水中成就事业。学会低调做人,不仅我们平凡人的梦不会再遥远,就是我们的民族梦、中国梦、复兴梦也会计日而待也。

    ⑦让我们学会低调做人吧!在低调中创造高调人生,一如莫言。

    1第④段中,与第②段画线词语“恣意轻狂”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2开头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3“低调亦是一种智慧”,文中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合适?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低调生活,息心宁性,丰富了阅历,最终有了《瓦尔登湖》这一脍炙人口的巨作。倘若他依然执迷于俗世,不在低调中品味生活,累积经验,净化心灵,恐怕也不会有《瓦尔登湖》的诞生。

  • 11、   柳先生的正骨膏

    青霉素

    ①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外人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话在柳先生这里就成了无稽之谈。

    ②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③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④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⑤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⑥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⑦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⑧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柳先生一脸淡然。

    ⑨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⑩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2018年《小说月刊》第5期,有改动)

    1下列对于文本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很多人,暗指了日本人的侵略行径。

    B.少佐的“你的,良民大大的”是在肯定柳先生的医术和他对日本人合作的态度。

    C.柳先生一怔,缓步上前,反映了柳先生当时内心犹豫是否要给日本人治伤。

    D.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因为对日本人的恨而不理解柳先生的行为。

    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摩并回答括号内问题。

    (1)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3文中多次写颜老爷的那株“花树”,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小说⑨⑩段的结尾耐人寻味,请赏析结尾的妙处。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____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1、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头驴子和一匹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结果,驴被选中,马遭淘汰。

    一年以后,这匹马被伯乐相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千里马。

    磨坊的主人闻讯以后,后悔不迭地跑去对千里马说:“你如此能干,当初我居然没有聘用你,我真是有眼无珠呀!”

    “ 幸亏当初没被你聘用。”千里马说,“不然,我现在就不会成为千里马,而是变成一头推磨驴了!”

    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