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辽源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是清风送爽之时,那乐声穿林渡水而来,自然使人心旷神怡

    B.他的回答很简单,既不夸大,也非故意轻描淡写

    C.一场春雨过后,校园里的柳树冒出一片新绿,栩栩如生,让人不觉而生盎然之感。

    D.每一个信手拈来的从容,莫不来自厚积薄发的沉淀。

  •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②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

    ③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

    ④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坐落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国家森林公园——十万大山,蔚然深秀,气象万千

    B. 《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

    C. 面对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和课程,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D. 毕业典礼那天,男女同学打扮得花枝招展,意气风发,灵动的青春在校园里尽情飞扬。

  • 4、选出对下列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  )( )

    A. 格列佛生于洛丁加姆州,从十四岁开始在英国与荷兰的大学中念书,后来以外科医生的身份到船上工作,经过数次航行后在伦敦定居。

    B. 格列佛最后航行到一个慧骃国的地方,那里的人外形好像马,缺乏智慧、自制力和礼节,就像生存在幻境中似的,对人类十分排斥。

    C. 《朝花夕拾》中《琐记》、《藤野先生》、《无常》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D.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E. 祥子没有轻易忘记自己的车被抢的事。一想起这事,他心中就觉得发怵。他恨不得马上就能买上一辆新车。为此,他更加拼命地挣钱,甚至不惜去抢别人的生意。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甲】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物喜,不以己悲;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斯人,吾谁与归?

    【乙】

    小石潭记(节选)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不可久,乃记之而

    【1】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予尝古仁人之心 ②斯人 ③以其境过 ④乃记之而

    A.探求 稍微 冷清 离开

    B.探求 没有 冷清 离开

    C.请教 没有 清白 走了

    D.请求 一点点 冷清 离开

    【2】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可久

    B.以 其境过清 不物喜

    C.极 南潇湘  感而悲者矣

    D.之 山水乐   属予作文以记

    【3】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异二者之为 译:不同于以上两种为人。

    B.处江湖之远 译:住在很远的江湖上。

    C.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D.以其境过清 译:这里的环境有青青的野草。

    【4】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用两个词表现“沙场秋点兵”的场面特点。

    2“可怜白发生”中“可怜”一词有何意义?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运用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弘扬传统文化,某班在3月20日举行“春分”节气的综合学习活动。

    材料一:

    春分: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约为3月20日—21日期间),为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此时,太阳到达黄经0℃,昼夜几乎同长,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古时又称为“日中” 、“日夜分”、“仲春之夜”。

    材料二:

    【甲】:春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七绝·春分》

    【乙】: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 春分》

    【丙】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

    1阅读材料二,回答问题

    从诗词中可见,“春分”时节的气象特点有:

    ①   ;

    ②   ;

    ③   ;

    ④   。

    2在每年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万计的人做“竖蛋”的游戏:取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来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的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居多,但成功也不少。这一“中国习俗”,何以在那一天成为“世界游戏”,尚难考证。请你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从心理、气象学等方面猜测原因。

    ①   ;

    ② 。

    3春天是美好的季节,请你用一句诗加以赞美。(任选一景:春雨、春柳、春花、春风)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

    (1)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3)   ,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

    (4) ,不知贻阿谁。   (《十五从军征》)

    (5)然则天下之事,   ,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

    (6)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7)了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两句意思一致。

    (10)诗歌有声,弦外余音。你听,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寒气袭来更觉战斗的艰苦;你听, ,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想象诗人生活的困顿;你听,   (杜牧《泊秦淮》),歌舞升平之中饱含对国家的忧心忡忡。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时评,完成后面小题

    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

    盛玉雷

    ①春天万物复苏,面对烂漫春光,有人在“红杏枝头”品味春意,于“拂堤杨柳”陶醉氤氢春雾,有人却语竭词穷、词不达意,停留在“哇”“超赞”的简单感叹。尽管众人眼中的景色“远近高低各不同”,但网络语言风靡、文化内涵缺失的现象,不经意间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日常交流和情感表达。

    ②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哧”等区别。可以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

    ③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④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⑤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词汇更有价值。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的风头正盛只是暂时的,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

    ⑥更选一步看,身处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一段时间以来,从教科书上的“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也空前复杂。在语言的吐故纳新中,倒映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如何对待语言、如何更好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对待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与沟通就能心心相印。

    (选自2019年4月3日《人民日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简述本文前四段的论证思路。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语博大精深,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

    B.大多数人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因为语言贫乏了。

    C.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关键在于“用”上。

    D.只要善待、善用语言宝库,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字据

    童庆炳

    ①我的家乡在福建西部的一个山村里,那里虽然偏僻,却有美丽无比的山和水。

    ②整个村子都被高高低低的山包围着。无论你从哪一条路走,迎面而来的都是山。与北方的山不同,那山总是树木葱茏,一年四季的颜色虽有一些变化,但它整体的色调总是青绿的。山上的杜鹃花开放的时候,就像一位画家将一团团的红颜色泼在绿色的山坡上,远远望去,简直是人间仙境,美极了。幽静的山谷里,会突然传来鸟鸣声,让你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柴刀,竖起耳朵接受那天然乐师的馈赠。

    ③在山里,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有自己寻觅到的秘密。在远山深谷的某处,有一棵或两棵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杨梅树。我们算定它结的果子成熟的时候,就起个大早,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属于自己的杨梅树边,望着那满树的或红或白的果实,大叫大笑,然后一直吃到牙齿酸倒了,才想起父母交给我们的任务。至于各种蘑菇、鸟蛋等,更是大山常见的恩赐,那种美味不是城里人能享用到的。

    ④有山就有水,从我们村子边上绕过的那条小河,是从东往西流去的。河水从深山里流淌出来,在有的地方形成浅滩,河水跳跃着,永不疲倦地唱着歌;在有的地方积成深潭,缓缓流动,平静得出奇,就像一位散步的哲学家正沉思着什么。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在水中的身姿都清晰可见。我小时候最愉快的时刻,是用自制的捕鱼器捕鱼。捕鱼器是一个用蚊帐布做的圆形的“乌龟壳”,在“乌龟壳”上挖一个手掌大的圆洞,鱼饵是豆腐拌酒糟,那味道很香。我把“乌龟壳”沉到鱼儿出没的河水中,用石头压住,然后就爬到河边的一棵树上,瞭望我设下的“圈套”。这时候,我总能看见一些小鱼经不起香味的诱惑,在“乌龟壳”的洞口转来转去。一般的情况是,有一条小鱼先进去,然后就会有别的大一些的鱼也跟进去。对我来说,把握时机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在鱼儿进去最多,但还未吃饱,对那豆腐拌酒糟恋恋不舍之际,我突然来到“乌龟壳”旁,用一块瓦片,迅速将洞口封住,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乌龟壳”端起来。这时,我能感到小鱼在里面跳动。那时,我们一家终年难得见到荤腥,饭桌上能有几条小鱼,那是何等的快活,而我获得的则是双份的快活。

    ⑤然而最吸引我的不是故乡的山和水,而是上学。我的最高理想是读完中学,以便将来能当一位山村的小学教师。可真惨,在我读完初中一年级后,因为无力供给我每周5斤米的伙食,父亲叫我休学了。后来,家里虽然勉强支持我读完初中,可无论如何,我是迈不过高中的门槛了。

    ⑥在我几乎绝望之际,听说离我家乡约300里的龙岩市有一所师范学校恢复了招生。我背着家里偷偷地去参加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我在口袋里藏着龙岩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回到那四周被青山包围着的村子。我天天割稻、挑柴,终于以特别勤快的表现在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换来了父亲的笑脸。我赶紧抓住时机,又一次提出继续上学的请求。父亲说:“你死了这条心吧!你是长子,你不种田谁种田?你想上学,从哪里去弄学费和生活费?你就认命吧,孩子!”这时候,我试探着说:“要是有一所学校,既不要学费,还管饭,那……”父亲抢过话头说:“你做梦吧!天下会有这样的学校?要真有,那你就去好了。”全家人都笑我发痴,没有一个人认为我说的话是认真的。我暗暗高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套”爸爸的话:“爸爸,空口无凭,你给我立一个字据,要是真有这样的学校……”他还是不让我把话说完:“我什么时候说了话不算数?你要立字据就立字据,拿笔墨来!”果然,就在饭桌上,父亲给我立了一张字据。我拿了字据,极力掩饰着内心的激动与兴奋,悄悄到姑姑、舅舅以及所有的亲戚家,把父亲的字据给他们看。他们都说:“你是想读书想疯了,这一张字据有什么用?再说,哪里会有吃饭不要钱的学校。”我说:“这你们别管,我只要你们做这张字据的见证人。”临近开学,有一天我趁姑姑、舅舅都在我家的时候,把龙岩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拿出来,放在他们面前。奶奶、爸爸、妈妈、姑姑、舅舅,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爸爸苦笑着,什么也说不出来。

    ⑦在一个清晨,我独自挑着一根竹扁担,一头是一个藤编的箱子,另一头是一个铺盖卷,迈着坚定的步子,翻山越岭,向龙岩城走去。山坡上的野花似乎开得特别鲜艳,山谷里的泉水也特别甘甜,天空中飞着的大雁也特别活跃。那一年我15岁。

    (选自《读者》2019年第7期,有改动)

    【1】简要概括第①~④段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根据第⑥段内容写出父亲字据的内容要点。

    【3】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的句子。

    (1)幽静的山谷里,会突然传来鸟鸣声,让你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柴刀,竖起耳朵接受那天然乐师的馈赠。

    (2)那时,我们一家终年难得见到荤腥,饭桌上能有几条小鱼,那是何等的快活,而我获得的则是双份的快活。

    【4】结合第⑦段的三句话分析“我”去龙岩城时的心情,以及现在回忆往事时的心情。

  • 1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种子

    明前茶

    ⑴从小,生长在皖南乡间的明冠华就为家里做保存种子的工作:南瓜瓤挖出,南瓜籽在泉水中冲净,放在竹编的笸箩里晾晒;花生剥出,逐粒精选,晒到手摸上去有点发涩;苋菜、油菜、芝麻的种子,都轻得很,托在手上翻动挑拣,要屏住呼吸。这些种子晾干时都要防老鼠,防鸟雀,防瓦楞上走过的猫。

    ⑵才六七岁的明冠华看管着这一切。她明白,明年,整个菜园的生机,都落在她手上。

    ⑶唯一不需操心的,是院落里的丝瓜种子。夏秋之交,最后一茬丝瓜一定会在枝头留着,等它们变粗、变老,直到丝瓜瓤的水分完全被飒响的秋风收去。最后,摇一摇它,种子就在里面沙沙作响。

    ⑷菜瓜和杂粮的种子,被一一收在小布袋里,封存于瓦罐中。做这些事,令明冠华的神色,有不同于乡间小孩的庄重。

    ⑸她一定没想到,20多年后,自己研究生毕业后会在北京教学植物园里工作,教城里小孩辨认各种植物的果实与种子,观察植物发芽生长的全过程,进而探索自然的奥秘。

    ⑹我是在植物园的小径上遇见明冠华的。她见我捡拾椴树的叶片,瞅着粘附在叶片下的种子惊讶微笑,就主动找我攀谈,说植物的果实与种子本来就各有各的脾气。她一面走,一面像松鼠一样,跳到灌木丛中去捡拾种子,还从头发上、裤脚上扯下牛蒡的果实给我看——原来,这牛蒡果实个个都生有小倒钩。当年,发明尼龙搭扣的人,就是受到了它的启发。

    ⑺做植物学的科普工作很寂寞吗?明冠华微笑:一点儿也不寂寞。植物园里的静气是滋养人的,你的耳朵也会变得格外敏锐。植物开花的声音,果皮干裂后种子像子弹一样弹出去的声音,在无风的午后都可清楚地听见。

    ⑻再说,种子与果实细看上去都分外有趣:

    ⑼枫杨树的果实有两个尖尖的小翅膀,据说J·K·罗琳,就是看到这种果实,才脑补出《哈利·波特》中魁地奇比赛中一球制胜的金色飞贼。

    槭树的种子也带着小翅膀,不过更透明,更轻,就像救生圈一样保证一旦种子落在水里不会下沉,可以被水流带到远处冲上岸

    ⑾蓖麻的种子有漂亮的暗花,而且顶部油油的,是为了吸引鸟雀吃下它;没消化掉的蓖麻种子被鸟雀排出后,表面已经有小挫伤,更容易发芽,长出蓖麻的植株。

    ⑿烟草的果实绝对是广种薄收的典范,一捏碎,会撒出来上千粒针尖大的微细种子,像一蓬轻袅的黑色烟尘,可以随风飘到很远;落到水里,会散发微妙的气味,让鱼儿避走不迭。

    ⒀种子们借助风、水与小动物的力量,从成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它们的迁徙。它的构造,就是为了更方便漂移,从而远离母株,减少同类物种之间的竞争,并争取更多的阳光、空气与生长空间。就像孩子要独立成人,多半要远离父母一样。

    ⒁不少双语小学、国际小学的自然课堂,就设立在明冠华工作的植物园里。那些浑身名牌的小孩,到了这里,换上工装背带裤,戴上粗布手套和遮阳帽,拿上带弯钩的小网兜,由明冠华领着,出去找种子。他们扒拉落叶,跳过溪流上的踏脚石,钻入秋天最后的迷你青纱帐,补足自小生长在城市缺失的一课。

    【1】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种子”的理解。

    【2】请从明冠华的角度,概括文章内容。

    【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⑶段和第⑽段的画线句子。

    A.最后,摇一摇它,种子就在里面沙沙作响。(从词语运用角度)

    B.槭树的种子也带着小翅膀,不过更透明,更轻,就像救生圈一样保证一旦种子落在水里不会下沉,可以被水流带到远处冲上岸。(从修辞角度)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明冠华领着孩子们去“补足自小生活在城市所缺失的一课”。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按要求作文

    似一朵海棠花开在春天里

    每一个微笑,柔和、温馨、甜蜜

    洋溢着无穷的力量

    唤醒希望

    岁月赐你一团火

    燃烧青春

    照亮所有黑暗的眼睛

    请以“你是一团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