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华同学用手机在公园中对同一棵腊梅拍了两张照片。 照片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 )
A.拍摄甲照片时,手机离景物更远一些
B.投影仪的成像原理与手机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C.甲、乙都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D.当手机离景物距离相同时,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的焦距比甲小
2、关于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温度升高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会放出热量
B.乙图中水烧开时在壶嘴上方能看到“白气”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丙图中草叶上形成“露珠”属于凝华现象,会放出热量
D.丁图中物理老师在课堂上演示干冰起雾的情景,这些雾是干冰液化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3、“月在云中行”、“鱼戏莲叶间”,诗句中“月”和“戏”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云、鱼
B.云,莲叶
C.月亮、鱼
D.星星、水
4、小江在滨江路玩耍时,发现了一位用水写毛笔字的老者,顿时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之后小江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她用较重的镇纸压住白纸,如图所示,小江向右匀速行笔书写“一”字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纸只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毛笔的毫毛向左弯曲,所以毛笔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手对毛笔水平方向作用力小于毛笔受到的摩擦力
D.桌子对镇纸的支持力和镇纸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5、下列光现象中与日食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
B.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C.我们能看见黑板上的粉笔字
D.池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6、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则观察到的光斑将会(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向上移动
D.原位不动
7、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和月亮都属于光源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m/s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8、如图所示,天气较冷时,戴近视眼镜的人佩戴口罩,眼镜镜片容易变模糊,当他进入温暖的房间后,镜片又变清晰,下列与“变清晰”原理相同的是( )
A.冬天汽车尾气管冒“白气”
B.衣柜樟脑丸“变小”
C.西岭雪山树枝上的“雾凇”
D.教室里的积水“消失”
9、图所示的是小东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教科书上“八”字放大的像,已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八”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教科书上的“八”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教科书上的“八”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D.教科书上的“八”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10、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时,将物体错放在右盘中,并在左盘加52g砝码,同时将游码移到0.4g处,天平平衡。此物体实际质量应为( )
A.51.2g
B.51.6g
C.52g
D.52.4
11、如图甲所示,长期不用的水龙头会因生锈而很难打开,维修人员常会用一长铁管套在水龙头上,如图乙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管端A 点处,就能很容易地打开水龙头。此过程中,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施力物体
1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记录分别是:14.92cm ,14.72cm,14.73cm,14.71cm。该物体的测量结果应是( )
A.14.71cm
B.14.73cm
C.14.72cm
D.14.92cm
13、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用声波不能够测定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1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路程之比为 16∶3,运动时间之比为 4∶1,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
A.16∶3
B.3∶4
C.4∶1
D.4∶3
15、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才更有利于我们完成物理实验,关于下列测量工具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在竖直方向使用
B.用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刻度尺测的物体的长度会偏小
C.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若砝码被磨损后质量减小,测得物体的质量会偏小
D.用量筒和适量水测小石块体积时,适量水是指水能淹没小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不超过量程
16、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是光明区重要地标。如图所示,在阳光明媚的下午,艺术中心正面可以看到艺术中心的两个“影”——太阳下的影子和水中的倒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艺术中心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B.艺术中心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艺术中心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当艺术中心广场水池中水位降低时,艺术中心的倒影会变小
17、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18、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铁块熔化成铁水,质量不变
C.1kg钢材比1kg木材所含的物质多
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手中粉笔体积变小了,但质量不变
19、2023年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3名航天员随后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人天和核心舱,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载人飞船来访。“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 )
A.选地球为参照物,“天和”是静止的
B.选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C.选“天和”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照物,“天和”是运动的
20、身高为1.6m的李华,眼睛到头顶的距离为10cm,站在竖直的的平面镜前1m,为了通过面前的竖直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至少( )
A.1.5m
B.1m
C.0.75m
D.0.8m
2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v的大小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
22、夏天,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饮料瓶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水珠是瓶外的霜熔化形成的
B.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小水珠是瓶中渗出的
D.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热
2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铁块从20℃加热至1200℃,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应使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油比水轻”,油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深夜里优美的钢琴声,它不是噪声
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信息
25、今年4月23日,在我国海军建军72周年之际,在海南三亚某军港,我国海军现役最先进的三大主战舰艇——“长征18号”战略核潜艇、“大连号”055型万吨驱逐舰、“海南号”两栖攻击舰,集中交接入列。其中的“海南号”是国产075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舰,有报道指出其满载排水量达4万吨,满载时“海南号”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___N;从海水密度较小的西太平洋航行到海水密度较大的印度洋,它排开海水的质量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在期中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传入考生耳中的,老师发声停止,声音______。
27、在下列数字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_________;
(2)中学生走路时一步的距离约为50_________;
(3)梅苑学校每节课的时间是40_________;
(4)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合_________
。
28、A、B两块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按照如图甲、乙所示方式连接或叠放分别放置于水中。稳定时,物块A均能漂浮于水面上。甲图中A有一半浸入水中(B不触底),乙图中,A有体积在水面之上。现将甲图中连接A、B的轻线剪断,待到稳定后,A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则物块A、B的体积之比为 ___________,密度之比为 ___________。
29、雾霾天气,快速行驶的B车司机看见不远处的A车后立即刹车,由于 仍撞到A车,造成“追尾”事故,(如图所示),撞坏A车的尾部,说明力能够 .
30、“纳米”是________单位;一支普通木铅笔的质量约5_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_℃。
31、一捆质量为89kg的铜丝,已知其横截面积为2.5mm2,则这捆铜丝长度为______km。(ρ铜=8.9×103kg/m3)
32、物体做直线运动,900m中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总时间是_____s,平均速度是_____m/s,合_____Km/h.
33、人的眼球相于一架照相机,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______的实像。眼睛近视的人可以通过戴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34、小明同学利用以下器材进行了浮力的探究实验:
(1)如图A所示,用细线将合金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的 大小;
(2)如图B所示,将合金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合金块所受浮力是 N;
(3)比较图B和图C可知,合金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浸没的 无关;
(4)该同学通过测量 就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5、亲爱的同学们,你会使用以下基本仪器吗?
(1)如图1是小明使用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则A尺测量的长度为 _____cm,B尺的分度值为 _____cm。
(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是 _____min _____s。
(3)如图3所示,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测量物体的温度”的实验。
①甲测量时操作的错误是 _____。
②乙读数时操作的错误是 _____。
③丙应该读出的温度是 _____℃。
3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物体在5s内竖直上升了2m,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及摩擦。
(1)对重物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则拉力是多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7、阅读材料,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看到图中的情形,很多人认为图中的女士一定是位大力士,不然怎能如此轻松地单手扛起一辆自行车呢!其实不然,这位女士能如此轻松地单手扛起一辆自行车,不是因为自己的力气大,而是因为她举起的是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本身的质量很小。
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的密度不到钢的1/4,但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亦高于钢。利用碳纤维可以制造8、9kg左右的轻量自行车,这种轻量自行车登坡顺利而爽快,不会像一些轻的铝合金车架,登坡时感到有一种向后拉的力量。
目前,碳纤维越来越显示出在工上的广阔应用前景。
(1)碳纤维材料已被广泛应用在羽毛球拍上,这种应用运用了碳纤维的哪种物理属性(至少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想利用一小块碳纤维材料测量碳纤维的密度,他测得该碳纤维材料的质量为32g,体积为20 cm3,则碳纤维材料的密度为多少kg/m3 _________?
(3)若某品牌碳纤维自行车架的质量只有1.6kg,若用密度为7.9103 kg/m3锰钢材料制作同一车架,车架的质量为多少kg______________?
38、如图所示的滑轮装置,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20牛,物体A重为200牛。若物体A以1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2秒钟,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的摩檫,求:
(1)物体A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檫力f;
(2)拉力F所做的功W;
(3)拉力F做功的功率P。
39、如图所示,S为光源,请在图中画出一条经平面镜MN反射后中过P点光线。
40、画出如图中物体AB在镜中所成的像。
41、(1)如图,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的准确位置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反射角度数。________
(2)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_______
(3)小明的眼睛在点A处,他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脚尖B点,请完成光路图。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