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人从停放在路边的A车前横穿马路时,行驶中的B车内驾驶员由于存在盲区而看不见行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如图,盲区指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液体温度计中液柱长度越长表示所测物体温度高
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
D.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烛的熔化特点
3、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
B.
C.
D.
4、太空授课时,王亚平用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做演示,“冰墩墩”从地面被带到太空,它的质量( )
A.变小了
B.变大了
C.变为零
D.不变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吹笛子时发出优美的笛声,笛声是笛子振动发出的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可改变音调的高低
6、某商场外墙悬挂着一条巨型条幅,从上到下写有“广州荔湾欢迎您”,在对面的观光电梯中,小昕对着条幅先后拍了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则( )
A.小昕相对于条幅向下运动
B.小昕相对于观光电梯向上运动
C.观光电梯相对于条幅向上运动
D.条幅相对于观光电梯向上运动
7、下列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C.太阳灶是用凸面镜做成的
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凹透镜
8、下列的物体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石块
B.运动员投出去的铅球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
D.直升机速度大小不变竖直下降
9、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2 cm/s
B.12 m/s
C.1.2 m/s
D.1.2 km/s
10、小明参观蜡像馆时,了解到手模制作的过程:先将蜡熔化,将手放到蜡液里面浸一下使手的表面涂满蜡液,再经过特殊工艺冷凝、脱模即可。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音色好
B.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音调相同
C.倒车雷达利用光的反射进行回声定位
D.耳罩通过保护受噪声影响者来防止噪声的危害
12、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放大镜与报纸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才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字
C.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看物体时,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所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13、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4、关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是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它是凸面镜
B.图乙中,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C.图丙中,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中,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它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凸透镜
15、学校给同学们布置了“做拿手家常菜”的家庭劳动作业,李明同学用手机录制了肉夹馍的制作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肉夹馍通过手机镜头成虚像
C.肉夹馍到手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
D.拍肉夹馍特写时,要把手机靠近肉夹馍一些
16、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
17、太阳光通过棱镜折射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自然界虹和霓的形成也与光的色散有关,虹和霓形成的简化模型:空中的水滴可简化为球形,太阳光射入后,在水滴内经过若干次折射和反射后射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a、e可能均是红光
B.光线a、b可能分别为红光和紫光
C.光线c、d可能分别为红光和紫光
D.光线c、f 可能均是紫光
1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
A.该物质在第10min时全部为液态
B.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C.该物质是晶体,凝固点也是80℃
D.该物质熔化时间是20min
19、如图所示,是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1:2
B.2:1
C.4:1
D.8:1
20、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湖水中月亮的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在古代,人们使用“日晷”判断时间,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C.雨过天晴出现了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
2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是由于光的折射导致的
B.水中出现了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性质
22、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
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23、如图为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
A.甲车快
B.乙车快
C.两车一样快
D.无法确定
24、如图所示,汤姆用力敲击锅盖,锅盖上面的小老鼠杰瑞随着“翩翩起舞”。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传声不需要介质
C.响度与频率有关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5、秋天正午,太阳光垂直射到平静的水深2m的湖面,此时入射角为______;当太阳逐渐西斜,阳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反射角将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当阳光与水面成55°照射到平静的湖面上,则反射角为 _______.若此时有一只燕子正从10m高处竖直向下以8m/s的速度飞向水面,则此时燕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m,燕子的像以__________m/s的速度靠近燕子.
26、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______(选填“次声波”、“超声波”);在空气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______次声波传播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如果声呐经5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此声呐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27、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则A点处液体压强为 ___________Pa、
28、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6km用了20min,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合______m/s。
29、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轿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的轿车速度合 m/s,其物理意义是 .
30、小彬同学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三次正确测量,所得结果分别是 17.82cm、17.83cm、17.82cm,则测量结果应该记作__________ cm,他这样处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避免误差。
31、如图所示,鱼儿在清澈的河水里游动,有经验的渔民看到鱼后,都知道瞄准鱼的__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才能叉到鱼,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现象造成的。
32、(1)人眼结构中,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不变,相当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__________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能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可能与晶状体的焦距有关,于是小林探究实验时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像清晰,则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现在将像距不变,蜡烛远离凸透镜,要成清晰的像,需更换焦距更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凸透镜;
(2)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视觉科学将成为未来重要的领域之一。随着眼科技术的进步,激光手术和人工晶体将被用来治疗失明和视力障碍。其中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发射的激光,其速度为__________m/s,飞秒激光持续时间只有几个飞秒(1飞秒=千万亿分之一秒),被用于眼科手术,被誉为继波前像差技术之后“屈光手术的又一次革命”。全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术(smile)是直接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层内制作微透镜,再通过极小的飞秒激光切口,将微透镜取出如图乙,这个微透镜是__________(选填“凸透”或“凹透”)镜,相当于在角膜上“制做一副镜片”,这副镜片对光线有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3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均匀正方体金属块甲和乙,其密度之比为3:1,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则甲乙对地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若将甲和乙同时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比例n,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到对方的上方后,此时甲对地压强p1和乙对地压强p2之比为68:27,则切去的比例n为___________(该空答案填分数)。
34、在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的流速是否有关”实验中,为了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将相同质量、不同_______的三滴水滴在玻璃板上,使_______和水面上方空气的流速相同。
35、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
(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
(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
(3)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_有关,频率______,音调______.
36、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路标标志牌与限速牌如图甲所示,请计算驾车从此标志牌到泰州最快要用多少分钟?
(2)当汽车上高速公路入口处时,正好是上午9:00,同时小明注意到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乙所示.一路上汽车始终是匀速行驶,当汽车到达高速公路的出口处时,时间为上午10:30.请你计算:这段高速公路的全长是多少?
3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与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比例如下表:
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是__________。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20℃,对该地区的汽车来说,宜选用下列防冻液含量为多少的混合液B____
A.30%
B.40%
C.60%
D.90%
(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如图甲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0cm的薄壁圆柱形容器M置于电子秤上,逐渐倒入某液体至3cm深;再将系有细绳的金属圆柱A缓慢向下浸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圆柱不吸收液体,整个过程电子秤示数m随液体的深度h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若圆柱A的高为6cm,底面积为40cm2求:
(1)容器的重力
(2)h=4cm时,容器对电子秤的压强;
(3)液体的密度;
(4)当圆柱A沉在容器底部,电子秤示数不再变化时,相比圆柱A浸入液体前,液体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39、画出下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40、如图所示,物体AB上的B点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在B'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_____
41、在图中,画出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
(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