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具体措施有
A.实行耕者有其田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颁布剪辫法令
2、十月革命之后,积极颂扬十月革命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11年的是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清帝退位 C.太平军进行西征 D.武昌起义
4、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组织强学会
B.创办《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D.戊戌政变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计算)。以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张少帅(张学良)最大的历史贡献是
A. 建立黄埔军校
B. 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C. 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D. 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7、“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
A.广州起义
B.鸦片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南昌起义
8、“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下列哪部文献(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 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 B.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C. 国共十年内战已全面停止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0、许德衍描述某历史事件“是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发生,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孕育起来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中国人民革命从此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同盟军,不再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同盟军”。该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1、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敌人战斗中涌现出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中,杰出代表是( )
A.刘少奇
B.陈毅
C.谭震林
D.黄继光
12、世界银行前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说:“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3、“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1949年2月1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材料描述的胜利场景是在哪一场战役之后(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4、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的创办地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5、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一生中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领导了(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公车上书
16、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文件中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民报》
D.《新青年》
1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8、下列战争中,外国侵略者进入北京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9、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制止封建帝制的死灰复燃,再造了共和,挽救了国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它”是指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20、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北伐军总司令是
A.周恩来 B.叶挺 C.孙中山 D.蒋介石
21、“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这是德国人瓦德西给德皇报告中的一句话,反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无耻掠夺。这一事件是( )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C. 日本在旅顺的暴行
D. 日本割占台湾
22、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标志着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一举粉碎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3、图A人物_____是大庆石油工人,以他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 精神。图B人物_____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他的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24、中国近代史开始于______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于______年。
25、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_。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_________________社会。
26、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___________》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美国、法国扩大了侵略权益;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_________、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7、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的产生;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请求光绪帝拒和、迁都、变法,史称“________”。
28、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由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片《__________》。
29、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___________。
(2)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___________,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4)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中华书店、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___________,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3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
31、十九世纪中期和后期,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并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请说出你知道的三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及相关的典型事件。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什么?
32、回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两党合作与分裂都对中国 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联合开展的重大军事活动是什么?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国共关系破裂,请写出其失败的标志。
(2)随着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什么主张?促成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付出了哪些努力?综上所述,谈谈国共关系的变化给你带来的启示。
3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直到抗战胜利,一共坚持了多少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2)1936年底,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领是谁?“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3)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列举抗战的正面战场的四次大会战的名称
(5)列举在抗战中牺牲的国共两党最高的将领。
(6)列举在抗战中两个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的战役。(三例)
(7)抗战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中国能够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4、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最重要的政党,他们之间分分合合,既有“其利断金”的兄弟齐心,也有“剑拔弩张”的兄弟之殇,我们更期盼“共谋未来”的兄弟之和。以下是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示意图中成果A的取得跟什么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第一次分裂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根据地)”,中共创建的第一个“家”在哪里?最终中共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请写出这条道路的名称。
(3)材料(示意图)中成果B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4)1945-1949年间的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