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模范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和平民主,反对独裁
C.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2、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涉及的战役是
A. 武汉会战
B. 长沙会战
C. 豫湘桂战役
D. 渡江战役
3、中共十九大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1956年,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属于中国八大内容的是( )
A. 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B.联合蒋介石抗日
C.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D.结束长期内战局面
5、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其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颇有见识”的依据是
A.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理想
B.主张废除私有制
C.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主张
D.主张按人口平分土地
6、“19世纪40年代,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的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鸦片战争后,因为洋布充斥市场,松江、太仓的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这说明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C.中国机器工业生产的出现
D.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7、下图所示从图1到图2这一社会生活的变化应该出现在哪个时期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时
8、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新中国成立100年时的中国梦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C.解决中国所有社会问题
D.实现中国梦
9、张艳同学是在去年的“青年节”那天光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你知道“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0、每年的国庆节期间,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受到人们的敬仰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是( )
A.领导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B.领导新文化运动,促成了思想解放潮流
C.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领导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11、“19世纪60年代起,靠着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大清王朝死里求生,再延续了60 年。”下列属于这些杰出人物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
A.湖北织布局 B.开平煤矿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12、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 )
A.上海
B.北京
C.深圳
D.珠海
13、如下所示的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条件
C. 为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D.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4、某班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学党史·我打卡】活动,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下列哪个选项是我们打卡的内容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统治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如图是某史书第20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
第二十章?-------350 (一)颁布《中华民国约法》-------350 (二)签订“二十一”-------351 (三)洪宪登基-----354 |
A.君主立宪
B.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
16、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实现民族独
D.发展军事工业
17、新文化运动的的领导者不包括(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谭嗣同 D.胡适
1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19、“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中法战争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20、下面是毛泽东的书法作品“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在1937年某一战役大捷次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的便是这十个字。这里的“第一个胜利”( )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1、将下列历史人物对应的作品序号相匹配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施耐庵( )、罗贯中( )、吴承恩( )
(1)《西游记》(2)《三国志通俗演义》(3)《水浒传》(4)《农政全书》(5)《本草纲目》(6)《天工开物》
22、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_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3、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到1956年底,__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4、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_____________革命的重要成果。
25、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 )”的方针,此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
26、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
(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近代化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
27、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事件。请你写出下列反映北京历史的有关史实。
(1).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
(2).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3).要求“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爱国运动
28、_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______年12月,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而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从实行___________责任制开始的。
30、【代表聚集·制度确立】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________的确立。
31、小导游:写一段关于京师大学堂的解说词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前身。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如果你来当京师大学堂的导游,你会对游客怎么介绍京师大学堂呢?
32、国家调整外交策略的出发点是什么?
33、为了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党和政府确定2005年为“红色旅游发展年”,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红色旅游的整体思路和主要措施。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使它们成为主题鲜明的红色旅游基地。请将下列主题形象的序号填入相应的位置
①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②千里跃进,将军故里 ③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④艰苦卓绝,革命奇迹
A.沪浙红色旅游区 B.雪山草地红色旅游
C.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D.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2)根据《纲要》规定,我国发展红色旅游的“八个内容”之一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重要事件展现中国人民为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奋斗历程”。请结合该内容,写出解放战争后期的四场大战役名称。另外,你认为四场大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写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条。
(3)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目的是让我们继承革命先烈遗志,更好地为现代化服务。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继承先烈们的革命事业?
34、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12.2)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中国国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康有为有什么行动?(回答两点即可)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回答两点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