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20世纪列强侵华的历史剧,不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 淞沪会战
B. 南京大屠杀
C. 旅顺大屠杀
D. 廊坊阻击战
2、某同学在主题探究中收集了三张历史人物照片(见下图),其探究的主题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改良
C.无产阶级革命 D.地主阶级改革
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火烧圆明园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④割台湾岛给日本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4、五四运动对中国影响深远。观察下列图片,从中可以归纳出的信息是
A.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是学生,后期是工人
C.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5、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传播新思想 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筹建海军
6、下列两幅图片分别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虎门销烟》《五四运动》,它们表现的共同主题是
A.民族抗争 B.列强侵略 C.近代探索 D.国家复兴
7、“两只黄蝴蝶,双双天上飞;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首《两只蝴蝶》的诗作是中国近代第一首白话诗。该诗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8、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9、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下列不是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海军是( )
A.南洋海军
B.北洋海军
C.西洋海军
D.福建海军
10、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和破裂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中共“三大”和“四一二”政变 B. 国民党“一大”和“四一二”政变
C.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宁汉合流” D. 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
1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2、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毛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里程碑”是指(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13、在广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的是( )
A.洪秀全 B.孙中山 C.毛泽东 D.徐锡麟
14、江苏布政使李星沅获悉《南京条约》后,气愤不已,深忧“千秋万世何以善后”。李星沅“气愤”“深优”的是
A.我国的主权和领士完整遭到破坏
B.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统治工具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外国侵略更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15、“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歌谣体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C. 中央革命根据地 D.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16、外国列强在中国获得的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在通商口岸设厂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④外国进出口关税,中国需要与外国协商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17、1839年3月,某大臣到广州对各国商人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该“大臣”是
A.道光 B.林则徐 C.琦善 D.李大钊
18、“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B.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
C.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者
D.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19、张学良说:“在西安主事的都是共产党…连我的部下、杨虎城的部下都听他(周恩来)的,他说出的话很有理。”由此可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得益于
A.日本不断扩大侵略
B.美苏等国的干涉
C.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D.蒋介石态度转变
20、《辛丑条约》当中的哪条内容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___、___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2、抗战爆发以来,___________是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一场胜仗;___________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捷。
23、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 )、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4、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以后,颁布了《______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3年,为了推翻清政府,太平天国开始进行______和西征。
25、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有_____;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6、1945年成立的___________ 是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合作。1971年10月,恢复了___________在这一组织中一切合法权利,壮大了世界爱好和平力量。
27、补充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
(1) 在其编著的《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的主张。
(2) 年, 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并改名 ,以此作为都城。
(4) 年,清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
(5)1895年, 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6)1898年,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戊戌变法的正式开始。
(7)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打出了“ ”的旗号,揭开了反帝斗争的序幕。
28、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和天津的《国闻报》。《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邹容的《革命军》、_____的《猛回头》和《警示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29、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
30、观察上面几幅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人物分别被誉为 。
31、小导游:写一段关于京师大学堂的解说词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前身。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如果你来当京师大学堂的导游,你会对游客怎么介绍京师大学堂呢?
32、近年来,一小撮分裂分子在新疆和西藏等地区制造了多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以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让我们用史实来粉碎他们的痴心妄想吧!
(1)新疆早在西汉时期就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标志是什么?
(2)清朝设置的管辖新疆的机构是什么?
(3)19世纪后期,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大臣收复了新疆?
(4)西藏在哪个朝代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清朝前期设置哪一机构管辖西藏?
(5)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6)谈谈你对一小撮分裂分子行径的看法。
33、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先贤们不断探索的历史。识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三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3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上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与图中A段“开始沉沦”相关的侵华战争是哪一次?B段“沉入谷底”与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材料二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2)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指什么?据材料二归纳“自强运动”的背景。
材料三 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己,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齐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3)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所说的两种反应类型的代表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四 把“九一八”事变作为抗日战争起点可以让我们更多地认识到日本侵略的持久性,认识到中国人民不屈服抵抗的持久性。从1937年的角度来观察,我们可以更多地认识到中华民族觉醒的全民抗战的全面性,国共两党合作和中华民族全民族大团结的一致性。
——《专家:8年抗战和14年抗战是对抗战不同层次和角度的观察》
(4)根据材料四,概括“14年抗战”提法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国共两党合作和中华民族全民族大团结”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