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六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B.神舟十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
C.“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神舟十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2、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这是因为( )
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熔化吸热
D.升华吸热
3、《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图所示,下列节气名与其有关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图1谷雨中“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图2白露中“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图3大雪中“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图4霜降中“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4、小芳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O一定是入射光线
B.OB一定是反射光线
C.入射角一定是
D.反射角一定是
5、图甲是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是北方冬季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性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乙图中A处水的温度为—10℃
B.乙图中,从E到A,湖水的温度逐渐降低
C.从0~16℃水的密度先小后大
D.水在0~4℃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礼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B.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小孩的声音,这样能够使声音音调变高
C.广播里播放“考生开始答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而次声波不可以传递信息
7、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中学生课桌高约1m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
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2m/s
8、如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小水珠形成的过程属于( )
A.熔化
B.汽化
C.凝华
D.液化
10、如图是掷实心球的场景,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也对手施加力的作用
B.手将球扔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D.向前运动的实心球一直受到手的力作用
11、港珠澳大桥施工时通过优化施工工艺等方式减少施工噪声,最终实现“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的承诺。下列相关声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噪声是由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
B.噪声在海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C.噪声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优化施工工艺一定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2、夏天的哈尔滨美丽、浪漫,天很蓝,水很清,太阳岛上鸟语花香,太阳湖里鱼儿游来游去。小涵在湖边看到鱼在云中游,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鱼”和“云”都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折射形成的实像,“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是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折射形成的实像
D.“鱼”是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1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判断错误的是( )
A.0~2s内,小车以1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C.2~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
D.5~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4m
14、由于用眼习惯不好,患上近视眼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如图所示为近视眼成因的光路图,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需似戴凸透镜来矫正
B.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C.近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而佩戴凹透镜来矫正
D.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佩戴凹透镜米矫正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D.我们无法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是因为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Hz
16、下列各图中,F是透镜的焦点,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7、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服务于社会,关于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速远大于声速,约为
B.图乙:艺术节上观众很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图丙: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时,听到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
D.图丁:激动的鼓手用力敲打鼓面,用力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
18、下列球目中,质量最接近4kg的是( )
A.乒乓球
B.足球
C.铅球
D.篮球
19、下列方法能够减慢液体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衣服挂在阳光下晾晒
C.新鲜蓅菜放入冰箱
D.用电吹风吹潮湿的头发
20、2023年5月7日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中,我国选手陈芋汐与全红婵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她们比赛时动作高度同步的场景,说她们同步,是指( )
A.她们相对于跳台始终是静止的
B.全红婵相对于陈芋汐始终是静止的
C.他们相对于观众是运动的
D.她们相对于水面始终是静止的
21、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放篮子,把剩饭等食品放到篮子中,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就可做成一个简易冰箱。下列有关简易冰箱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纱布隔断了空气,可减慢水的蒸发
B.此冰箱放在通风的地方,制冷效果更好
C.去掉盆中的水,可延长食品保存时间
D.吃冰棒解热与此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
22、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体积之比为2:3,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23、一根粗细均匀的铜棒,截去一段后,则( )
A.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和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体积和质量都变小,密度变大
D.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24、郝闻和班长沿同一条直线同向运动,其运动相对同一参照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推理论证正确的是( )
①从图像可知,郝闻和班长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
②从图像可以发现,郝闻比班长推迟了6s才开始运动
③从第6s后开始,,在10s时郝闻和班长相遇
④从图像可得到,10s内,郝闻和班长的平均速度相等
A.①②均正确
B.②③均正确
C.①③均正确
D.③④均正确
25、如图所示,用两刻度尺A、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_____尺精密些,A尺示数是 _____cm,B尺示数是 _____cm.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_____s.
26、高铁轨道是无砟(zhǎ)轨道(如图甲)5个部分组成,从上往下依次是无缝钢轨、轨道板、填充层、底座板、滑动层.无砟轨道板代替了枕木;填充层的作用是缓冲力道,调平;底座板由钢筋混凝土现浇;滑动层是两层布夹一层膜,有了滑动层,就不怕上头的钢筋混凝土热胀冷缩.这五部分不仅解决了有砟轨道中枕木和碎石头的作用,而且轨道无缝,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列车可以超过200公里时速运行(我国沪杭高铁达416公里时速)(如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如图丙).高铁轨道如果采用填充碎石头,当列车高速运行时,列车底部和轨道之间气压将会________ ,碎石头可能飞起来落到轨道上,是非常危险的.所以,高速轨道是不能填充碎石头的.高铁动车组在高速行驶时是利用车上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到站前又可以先停止供电,车速从200km/h减至90km/h,这段时间是利用车的________前进,磁场中线圈随车轮一起转动,产生________,在90km/h以下才进行机械刹车,这样既可以减少机械磨损又可以节约能源;在机械刹车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 .
27、甲图中,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直线运动,当经过磁铁附近时方向发生了改变,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乙图中,放有磁铁的两个小车用细线相连,剪断细线后,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的。
28、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 ;“高”指的是 .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 的大小.
29、家庭做饭使用的“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的方法,将“气”变成_____后,储存在钢瓶里的.
30、渔夫大明的眼睛在A处看到B处有一条鱼,眼睛看到的是_____(C/D)处鱼的________(虚像/实像),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中斜射入_______中时发生了折射,折射角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入射角导致的。若在A处发射一束光照亮水中的鱼,光束应朝向____(B/C/D)处。
31、人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产生的作用力;脚踢石头时,脚会疼,这是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产生的作用力。
3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s内通过40m的路程,则它的速度是 m/s.它继续运动10s,则它的速度是 km/h.
33、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所测拉力F的大小是 .
34、冬天小红家门前有一长条冰面,一场大雪过后,冰面变滑了小红在助跑相同的情况下,比平时滑的更远。可见:压力一定时,冰面越______,摩擦力越______。
35、小明和小强起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明将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______(选填“最短”或“最长”),这时刻度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由此可以测量出凸透镜的焦距。
(2)换一个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实像: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蜡烛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能用来矫正________ (选填“近视眼”成“远视眼”)。
(4)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上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方法是_______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36、一同学在国庆节期间乘坐高铁从广州南到香港。列车时刻表如下:
站名 | 到站时间 | 出发时间 | 停留时间 | 路程 |
广州南 | — | 7∶55 | — |
|
虎门 | 8∶12 | 8∶14 | 2分钟 |
|
深圳北 | 8∶31 | 8∶36 | 5分钟 | 115km |
香港 | 8∶55 | — | — | 141km |
列车中途经过一个长直隧道,当该同学所在的车厢进隧道时,看到车厢内显示屏上的示数为216km/h,他用手表开始计时,经过20s车厢出隧道,求:
(1)列车由广州南到香港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列车在隧道中匀速运动,该隧道的长度是多少。
37、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0.56kg、2kg,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待不再溢出水后,测出了容器中的水和石头总质量为2.36kg。(石头吸水不计,水的密度1×103kg/m3)求:
(1)溢出水的体积。
(2)石头的密度。
(3)若石头吸水(吸水后石头体积不变),所测石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38、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
(1)物体重力是多少?
(2)拉力F做的功?.(g=10N/kg)
39、图为小球受力在水平面做圆周运动,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不考虑空气摩擦)。
40、如图所示,两个体积相等的物体浸没在水中,一个悬浮,一个下沉。请补充画出两个物体所受浮力、重力的示意图。
41、请画出入射光线进入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