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999.84 | 999.90 | 999.94 | 999.96 | 1000.00 | 999.96 | 999.94 | 999.90 |
A.水在时密度最大
B.水的温度在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C.水的温度在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很多具有特殊力学性能的材料。有的材料不但很轻,而且强度很高,例如铝合金、碳纤维等。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传统材料应用于各类汽车结构件上,可以降低车体自重,减少能耗。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小的( )
A.密度
B.体积
C.弹性
D.硬度
3、在重庆市凤鸣山中学的高效物理课堂中,同学们开展了一个成语接龙活动,每个同学说出一个与光现象有关的成语。以下选项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坐井观天
B.杯弓蛇影
C.海市蜃楼
D.一叶障目
4、截止今年10月,有证网约车司机已经超过120万,伴随着更多的汽车涌入我们的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的挡风玻璃倾斜,是为了避免像成在正前方,影响视线
B.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可以扩大观察的视野,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车窗贴膜可以增强光的反射,减少光进入车内,起到防窥效果
D.为减轻车辆行驶时的噪声对道旁居民的影响,在道旁设置屏障或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小球,小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6、我们生活在奥秘无穷的光的世界里,如图所示,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虚像
B.乙图:手影的大小和手的大小相同
C.丙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D.丁图:进入人眼的光线是从平面镜后发出的
7、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渔夫看到水中的鱼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中国乐器二胡又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奏前艺人常根据不同的曲目调整琴弦的松紧度,这是调节琴弦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9、如图所示,在收割工作中,联合收割机和运输谷物的车辆以同样快 慢、向相同方向前进。如果说运输车内所装的谷物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联合收割机司机
B.空中下落的谷物
C.前方田里的庄稼
D.天空飘着的白云
10、2023年9月8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在杭州西湖涌金公园广场举行。根据图片信息,对杭州亚运会火炬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30mm
B.30cm
C.70mm
D.70cm
11、生活中经常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宽度约为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2、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国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如图所示的木雕在雕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减少,密度减小
B.质量减少,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少,密度不变
D.体积、质量和密度都减小
13、图是昆明市的金马坊、碧鸡坊的一张老照片,有记载称此二坊建成后,在特定的时间,两座牌坊在地面上的影子会相接,形成“金碧交辉”的奇景。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4、小京用水平推力推着如图所示的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京对车的水平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小京对车的水平推力大于车对小京的水平推力
C.车受到的支持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5、小米自研机器狗“铁蛋二代”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反射波来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Hz
B.该机器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该机器狗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
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
16、小名探究“固体的熔化特点”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属于晶体
B.相等时间内甲物质固态升温比液态升温慢
C.由图像可知,甲物质的熔点48℃
D.由图像可知,甲熔化过程用了8min
17、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时,A、B相距8m
B.5s内,A、B平均速度相等
C.时刻,若A在O点,则B在距离O点5m处
D.从开始,
,在
时A、B相遇
18、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
C.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
D.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5N
19、下列做法中,能使物体质量发生改变的是( )
A.将橡皮泥压扁
B.一块冰熔化成水
C.将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
D.一面国旗从地球被带到太空
20、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B.弹拨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弦上
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2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内装有质量相等但密度不同的液体。则甲、乙两烧杯中液体密度ρ甲、ρ乙的大小关系为(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2、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3℃,把它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温度为95℃。此时室内实际温度是25℃,则该温度计示数为( )
A.28℃
B.26℃
C.25℃
D.22℃
23、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b的两倍
D.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24、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将尺的最左端与物体的左边缘对齐
C.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如果天平右盘下沉,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左调
D.使用量筒测体积时,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凹面底部相平
25、如图所示的图象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信息,在10~20s内,该物体的运动状态为______(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前3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26、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自然掉落,因为苹果受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这个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
27、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____,体积___(以上两空均选填“较大”或“较小”).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_____.
28、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__(选填“较大”或“较小”),体积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29、如图所示三个声音的波形图,音调相同的是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音色相同的是_____。
30、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则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g,若将此合金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若他们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
32、研究液体压强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压机利用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测量液体密度的。
33、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花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就可看到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这样,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在整个做棉花糖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和______,其中第二个物态变化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34、一只小鸟在平静清澈的湖面上方飞行,如果小鸟与水面间的距离变小,则该“倒影”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站在岸上的人可以看到湖水中游动的“小鱼”,该“小鱼”其实实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虚像(选填“反射”或“折射”)
35、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沿斜面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在A、B、C三处均有电子表显示时间(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用刻度尺可测出小车在不同路段的路程。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小车通过AB段的路程是______m,小车通过BC段的时间是______s,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分析图中实验数据发现,小车通过斜面全程做______(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
(3)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熟练使用计时工具,如果小车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______( 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为了减小此操作造成的实验误差,可以在C处添加一个器材:______。
(4)小明还想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进行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斜面的高度有关;
猜想二,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请对这一方案作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36、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运动情况可以通过路程(s)—时间(t)图像表示出来。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同学沿同一直线向前匀速跑动,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求:
(1)甲同学的运动速度;
(2)乙同学的运动速度;
(3)在甲同学开始跑时,甲同学与乙同学之间的距离。
37、汽车从甲站出发头20s前进了100m,然后在2min内走了1.2km,最后用了4s前进了50m。求:
(1)汽车前20秒的平均速度?
(2)汽车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38、坦克既可在松软陆地上行驶,又可在坚硬的冰面上通行。已知坦克的总质量m=2.4×104 kg,g取10 N/kg。
(1)坦克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每条履带着地的面积S=2m2,求它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
(2)坦克在冰面上行使时,冰面受到的压强为4.8×105Pa,则该坦克履带着冰的总面积又是多少?
39、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40、要想拉动汽车,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41、根据已有光线完成光路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