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侧三篇文章所为“时”“事”在于
A.呼吁维新变法
B.弘扬民主与科学
C.阐发三民主义
D.宣传马克思主义
2、下列军队称号,出现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的有
①八路军
②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③新四军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建国以后的土地改革中,获得土地的农民约有
A.3 亿
B.4 亿
C.5 亿
D.7 亿
4、“古田,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 )
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B.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C.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5、中国民主革命彻底完成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完成
6、“各国的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做第一个吧。”其中的“我”是
A.梁启超
B.康有为
C.谭嗣同
D.荣禄
7、历史上哪两个国家曾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
A. 西班牙、美国
B. 荷兰、法国
C. 荷兰、日本
D. 葡萄牙、日本
8、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的手工工场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手工工场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关系
B.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着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C.14世纪地中海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D.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
9、1959年,全国各地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表彰会。他获得了“全国先进生产者”的称号,并荣登天安门城楼,参加建国十周年的庆祝活动。请找出下列模范人物中的“他”(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钱三强
D.雷锋
10、在 20 世纪初《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A. 鲁迅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胡适
11、从下图中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一大特征是
A.屈辱与抗争
B.落后与变革
C.变法与图强
D.民主与科学
12、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A.边疆危机
B.瓜分狂潮
C.救亡图存
D.开眼看世界
13、邓世昌在哪场战役中壮烈殉国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旅顺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4、《大公报》刊载,“正在这个时候,(国)两党的领袖握手了,全中国的人民要兴奋到什么程度啊!个人读到这个喜识,简直快慰的流出泪来。”该言论反映了当时民众
A.对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欢欣
B.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欢迎
C.对北平实现和平解放的赞许
D.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喜悦
15、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请问该桥建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16、“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这句诗体现的历史事件是
A.贺胜桥战役
B.飞夺沪定桥
C.卢沟桥事变
D.汀泗桥战役
17、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是哪一时期出现的
A.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B.洋务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8、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会师 C. 红军长征开始 D. 遵义会议
19、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20、公元前334年,他开始东征,建立起空前庞大的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如“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你认为这个人是( )
21、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中共_________大,这次会议还确立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
22、失败: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李秀成战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遇华尔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的淮军。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会师救援。1864年,太平军与敌军经过40多天的激战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最终_______,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23、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5、__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_________不可战胜的神话。
26、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___________会战爆发。抵抗史实:___________率全营守卫宝山壮烈牺牲;___________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国空军首次参战。意义:___________战时陪都是___________。
南京大屠杀:时间:___________被害人数是___________。
27、_____ (军队)在抗美援朝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_____ (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8、新中国成立后的代国歌是《_________》,国旗为_________。
29、____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0、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 夺取。
31、中国近代教育变化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之一。
(1)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2)1898年,戊戌变法“新政”之一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3)1912年颁布,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是什么?
32、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3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4、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的社论
材料二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材料三 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时代“强起来”,一系列梦想变为现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党的中心工作。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是指哪一场动乱?简要说说材料一这一认识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谁的梦?扼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一系列梦想得以变为现实的主要原因。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