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你学的光学知识或是平时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哪一个仪器上使用的光学元件与另外三个不是同一类型的( )
A.照相机镜头
B.显微镜目镜
C.放大镜
D.汽车观后镜
2、如图所示是2023年杭州亚运会火炬,它的外壳具有“轻、固、美”的特点,而且在1000 ℃的温度不会起泡、开裂。以下与该材料特性无关的是( )
A.弹性好
B.硬度大
C.耐高温
D.密度小
3、第一次“龟兔赛跑”,兔子因为在途中睡觉而输掉比赛,很不服气,并且骄傲地说,这次我一定不睡觉,让乌龟先跑一段距离我再去追都可以赢,结果兔子又一次输掉了比赛,则下列图像可以体现这次比赛过程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是某酒店门前的防疫测温机器人,它可以测量面前人体的温度,并能记录人的影像。只有它发出“体温正常”的声音后,人才可以进入酒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紫外线进行测温的
B.机器人记录人的影像和投影仪原理相同
C.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D.人远离机器人时,机器人屏幕上人的影像会变小
5、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并用此照相机观察蜡烛烛焰的像。关于针孔照相机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做法是( )
A.此针孔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B.此针孔照相机成像是正立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要想所成的像变大,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小孔的直径扩大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适当缩短烛焰到小孔的距离,所成的像变大
6、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
A.秒
B.米
C.千克
D.摄氏度
7、下列现象中的“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湖中游客的倒影
B.立竿见影
C.风光摄影
D.如影相随
8、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运20加油机给歼20飞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说“歼20飞机是运动的”,其参照物的选择是( )
A.加油机
B.歼20飞机的飞行员
C.加油机的飞行员
D.地面的房屋
9、测量是物理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选择测量仪器时,分度值越小越好
B.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是只要认真规范地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D.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大意,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造成的
10、下列生活、生产中的器具,其工作原理主要利用了紫外线特性的是( )
A.感应式水龙头
B.声光双控路灯
C.电焊用面罩
D.验钞机
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3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5g
B.20g乙物质的体积与10g甲物质的体积相同
C.体积相差50cm3的甲和乙物质,二者质量相差25g
D.20g甲和20cm3乙混合后总体积不变,则混合物的密度为0.75g/cm3
12、密度定义式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不同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相同时,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无关
13、将蜡烛、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根据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透镜是凹透镜
B.该透镜的焦距为0.5cm
C.光屏放在焦点处能看见一个放大、倒立的像
D.蜡烛放在焦距内,可以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
14、适合人喝的温水的温度范围是( )
A.
B.
C.
D.
15、如图是某主动降噪耳机的消音原理图。该耳机能根据噪声情况产生相应的反噪声声波,使合成后的噪声大大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耳机在声源处降噪
B.该耳机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降噪
C.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响度实现降噪
D.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音调实现降噪
16、上课时,老师用遥控器控制电脑播放PPT是利用了( )
A.次声波
B.红外线
C.紫外线
D.超声波
17、寒冷的冬季,停在室外的汽车玻璃上出现了冰花,冰花的形成是( )
A.升华现象
B.凝固现象
C.凝华现象
D.液化现象
18、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则( )
A.M处的响度一定大
B.M处和N处音色相同,频率相同
C.M处、N处振动的幅度必定不同
D.M处每秒振动次数多
19、某兴趣小组利用两块平面镜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通过该潜望镜观察教室内的挂钟,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该挂钟的实际时间是( )
A.4时35分
B.5时25分
C.6时35分
D.7时25分
20、如图所示,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锤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
B.将年画左侧向上移动
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竖直边与重锤线平行
D.调整重锤线,使重锤线与年画的竖直边平行
21、2023年出现两次月食,一次是5月5日的半影月食,一次是10月29日月偏食,全国各地都观测到了月缺月圆的奇妙景象。下列现象与月食原理相同的是( )
A.在海面上空观察到的海市蜃楼
B.利用太阳灶可以烧水、煮饭
C.阳光下道路中央护栏的影子
D.通过圆形鱼缸看到水中放大的鱼
22、如图所示,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是( )
A.
B.
C.
D.
23、人在池塘边行走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中的鱼,这是鱼接受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
D.岸--水--鱼
24、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本物理书的长度,读数分别为20.10cm、20.12cm、20.14cm、21.20cm.则最终测量值的结果应是( )
A.20.10cm
B.20.12cm
C.20.14cm
D.20.39cm
25、甲音叉每分钟振动1200次,乙音叉半分钟振动900次,则甲音叉的振动频率 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音叉的振动频率,甲音叉发生时的音调 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乙音叉的音调。甲音叉的振动周期为_____秒。
26、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都必须为它消耗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 _____、性质优良的新材料制造。我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身高1.68cm、质量65 _____,是从近900名初选入围者中挑选出来的,其自身质量在从太空返回地面时将 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____减弱噪声;吉他声是由琴弦的____产生的。
28、将印有双箭头的图片放在盛水玻璃杯后不同位置,观察到如图甲、乙所示的情景,图甲与______、图乙与______光学仪器成像的原理相同(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29、一位同学身高1.72米,站在平面镜前3米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米,像高___米,他向平面镜走近了0.5米,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米,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0、小明坐爸爸的车出行,当车启动的时候,车内悬挂的小饰物“中国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状态,即__________状态。因此将向___________(选填“车头”或“车尾”)方向摆动。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的主要做法的将碘化银、干冰播撒到云中的适当部位使其降雨,它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物理时程:干冰“喷”入高空会很快升华,在此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A成小水滴或B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微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会一直悬浮在空气中,直到微尘等杂质粒子出现(碘化银在人工降雨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受热后在空气中形成极多极细的碘化银粒子。1g碘化银可以形成几十万亿个微粒。这些微粒会随气流运动进入云中)。杂质粒子相当于一个“核”,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遇到它会依附在上面,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融化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A、B两处填上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滴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不计空气阻力且雨滴的质量保持不变),它的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 ___________。
32、质量为0.6kg的长方体木块,体积为1dm3,密度为______g/cm3,将这一木块按图甲方式放入水中,两种情况木块排开水的体积______(相等/不相等);另一长方体木块,密度与上述木块密度相等,放在水平桌面,量出木块的高度h=20cm,如图乙,此时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现将该木块斜着切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丙,此时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将图丙木块倒放在水平桌面,如图丁,此时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Pa。
33、“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____________状态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实验时,需要记下__________的示数.若实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则物体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34、如图所示,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三条光线,则______是入射光线,折射角为______度,界面的______边是玻璃。(选填“上”或“下” 或“左”或“右”)。
35、小明等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若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后用它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实际摩擦力;
序号 | 木块放置情况 | 木板表面情况 | 压力/N | 弹测力计示数/N |
1 | 平放 | 木板 | 6 | 1.2 |
2 | 平放 | 木板 | 8 | 1.6 |
3 | 平敖 | 木板 | 10 | 2.0 |
4 | 平放 | 木板上铺棉布 | 6 | 1.8 |
5 | 平放 | 木板上铺毛巾 | 6 | 3.0 |
(2)a、分析序号_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成正比,关系式是___________;
b、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而的粗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___________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小明组的小红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她用水平拉力F=4N拉动长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实验时,下列操作不是必须的是___________
A.必须保持与木块相连的细线水平
B.实验时,必须向右匀速拉动木板
C.实验时,拉动木板的速度必须大
(4)小红用图乙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丙中的图线①和②,你认为图线①与图线②不一样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小明组的小华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到木块匀速滑动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__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6、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精确测量各种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2kg/m3,而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5kg/m3,虽然多次重复测量仍然存在这个令人奇怪的差异。瑞利不放过这一细微差异而执著地研究下去。后来他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发现了气体氩,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原来空气中取得的氮里混有密度较大的氩气,假设气体氩的体积占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体积的,请你计算出氩的密度。
37、一铁球的质量为158g,体积为30cm3,通过计算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若是空心的,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若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重为1.66N.则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ρ铁=7.9×103kg/m3)
38、表为福州到福鼎站和谐号D6336次列车时刻表,
(1)请根据时刻表的内容计算该列车从福州开往福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该列车长为200米,那它以到福鼎的平均速度通过一座长为3.8km的隧道需要花多长时间?
39、如图甲是某人眼睛观察某物体的成像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使该物体能成像在视网膜上.
(______)
40、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c)中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41、如图所示的杠杆,请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并用l1和l2标明。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