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白云
B.太阳
C.彩虹
D.月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B.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g=9.8N/kg表示质量为9.8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1牛顿
D.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小陈将若干玻璃珠撒在了地砖上,通过玻璃珠撞击地砖发出的声音情况对地砖是否存在空鼓进行了检查,小陈的以上行为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评估
4、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传统的立春节气。在“二十四节气”的倒计时中,冬奥会缓缓开幕,瞬间惊艳了世界。下列关于节气中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立春时节,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吸热
B.夏至时节,浓浓晨雾是液化现象吸热
C.霜降时节,地面白霜是凝华现象吸热
D.冬至时节,漫天大雪是凝固现象放热
5、2023年10月8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圆满闭幕,中国兑现了举办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亚运盛会的庄严承诺。如图所示,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 )
A.
B.
C.
D.
6、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B.西安冬季最冷的温度可达
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g
D.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约10s
7、小华展示在劳动课上学习的烹饪技能,为家人做馒头。如图所示,打开蒸笼,蒸笼上方有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C.“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白气”慢慢消失是升华现象
8、如图,某超声波加湿器通过雾化片1.7×106Hz的高频振动使得加湿器中的水被抛离水面,产生直径为1﹣2微米水雾液滴飘逸出来,达到空气加湿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湿器中的水变成水雾飘出来,此过程先汽化后液化
B.我们人耳能听见雾化片的高频振动声
C.水雾出来后汽化放热消失不见
D.以上选项都是错误的
9、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现差错
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认真测量可以消灭误差
10、赤绿黄橙映阳河,辉煌璀璨焕相牵。飞虹斜影圈中彩,大柱方红举开州。如图所示为魅力开州一角,关于开州大桥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B.水中所成的像和开州大桥大小相同
C.水面越浅,像离水面越近
D.水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1、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A.树荫下形成光斑
B.斑马倒影
C.放大的文字
D.日全食
12、向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甲、乙两种液体。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之间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液体的密度为
B.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
C.装满液体时,甲液体的体积比乙液体的体积大
D.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跟液体的体积V成正比
13、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离弦的箭能继续飞行
B.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落回地面
C.滑滑板车时,脚不再蹬地,车最终会停下来
D.自行车下坡时,即使不蹬车,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14、某小组同学要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们用一个长方体的小木块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形成一个斜面,如图所示,他们要测量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通过、
、
段的平均速度,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
B.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C.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
D.实验中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15、在第二十二届中部农博会上,我省以食用菌品牌产品为主体参展,160多个食用菌产品集体“亮相”,彰显“沃野中原生态农业”的河南农业品牌整体形象,如图所示是小明在会场用数码相机(焦距不变)先后拍摄的同一个新品种花菇的两张照片,结合图片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同一类透镜
B.甲照片中花菇的像是缩小的,乙照片中花菇的像是放大的
C.拍摄乙照片时,相机应适当靠近花菇,镜头向外伸
D.拍摄乙照片时,相机应适当远离花菇,镜头向外伸
16、在杭州亚运会比赛中,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全红婵、陈芋汐获女双10米跳台项目冠军。在比赛中,她们的动作高度协调统一,此时,若说全红婵是静止的( )
A.陈芋汐
B.观众
C.跳台
D.水面
17、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相同
C.“刷脸”时,为了让像变大,人应该靠近摄像头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18、一束光在空气中斜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则反射角将( )
A.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
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
C.逐渐增大,且总等于入射角
D.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
19、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20、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
A.0m/s
B.340m/s
C.3.0×108m/s
D.不确定
2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四季更迭。下列四个节气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立春——冰化成水
B.白露——草上的露珠
C.霜降——枝头上的霜
D.冬至——房檐上的冰
22、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2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运动员5min跑完18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汽车、羚羊、运动员
D.汽车、运动员、羚羊
2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 山的“倒影”
B. 日食
C. 汽车观后镜
D. 雨后彩虹
24、如图所示,是某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个途径实现的(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改变声音的音调
25、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有引力,这个引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引力的,若一个物体在地球上所受重力是120N,它在月球上的物重是______N,它在月球上的质量是______kg。(
)
26、请阅读《举世瞩目的“天路”》并回答。
举世瞩目的“天路”
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人们形象地将它称为“天路”。青藏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工程十分艰巨。保持路基冻土是青藏铁路建设中的难题之一,冬季冻土坚硬,而夏季冻土会熔化,路基硬度减小,火车的重压会使路基及铁轨严重变形。因此,必须设法保持冻土不受夏季高温影响。我国科技工作者通过“热棒”等技术,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热棒”被称为不用电的“空调器”。如图甲所示,路基两旁插有碗口粗细、看上去像护栏的金属棒,这就是热棒。热棒是封闭、中空的,里面灌有很容易汽化的液态氨,上端有散热片(如图乙所示)。当路基温度较高时,液态氨受热汽化,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气中散热,气态氨又液化成液态氨下沉到热棒的下部。如此往复循环,不断地将路基中的热散发到空气中,使路基的温度基本不变,从而保证了路基的坚固、稳定。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夏季冻土会熔化,是因为夏季高温,冻土会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而熔化;
(2)当热棒“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__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棒把从高温处吸收的___________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棒___________(选填“开始”或“停止”)“制冷”。
27、如图所示,用F = 40 N的力把一个重为20 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静止,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当力F增大为50 N且方向不变,则F物体受到的摩擦力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如图所示,迅速击打硬纸板,硬纸板飞出,鸡蛋落入杯中,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硬纸板原来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受到力的作用后飞出。鸡蛋由于________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未随硬纸板飞出,在________的作用下落入杯中。
29、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后2s内的通过路程是20m,这个物体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4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30、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0~2秒,物体处于 _____状态,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_____N,若6秒后撤去推力,在物体静止前所受摩擦力大小 _____(变大/不变/变小)。
31、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米(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
32、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正方体的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质量,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个正方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强、压力的关系是p甲______p乙,F甲______F乙(两空均选填“>”、“<”或“=”)。
33、红外线具有______效应。浙江大学柏浩研制出一种神奇织物、该织物隔热性能较好,将它披在兔子身上,用红外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可能是______(甲/乙)图。
34、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得______,冬季不得______
(两空均填“高于”或“低于”)。
35、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提高机械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机械效率,要从研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出发,寻求办法。
(1)为了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小健利用图甲和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 度h/cm | 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 离s/cm | 机械效率 η |
1 | 1.0 | 5 | 0.6 | 15 | 55.6% |
2 | 1.5 | 5 | 0.8 | 15 |
|
3 | 2.0 | 5 | 1.0 | 15 | 66.7% |
4 | 2.0 | 10 | 1.0 | 30 | 66.7% |
5 | 2.0 | 10 | 2.4 | 10 | 88.3% |
①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总功为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②比较1和2两次实验发现: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提升的钩码______,机械效率越高;
③比较3和4两次实验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升高的高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④第5次实验是利用图______的装置完成的,判断依据______;
(2)实验表明:额外功越小,总功越接近有用功;进一步推理得出:假如没有额外功,总功______有用功。可见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选填“科学推理法”或“转换法”)。
36、小明有一个小铝球,他一直都不知道这个铝球是否空心的,当他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利用了身边的天平和杯子,测出了这个铝球的密度,并判断出了铝球是否空心。
步骤如下:他用天平测出了杯子的质量为100g,将杯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80g,再测出小铝球的质量是54g,将这个小铝球轻轻的放进装满水的杯子,待小铝球沉入水底静止后,测得总质量为204g;
①请你计算出小球的体积。
②请你计算出小铝球的密度。(,
)
③判断该铝球是否是空心球,如果是,空心部分有多大?
3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与B,它们的底面积为100cm2,高8cm,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A容器装有4cm深的水,B容器酒精的质量与A容器中水的质量相等。求:
(1)A容器中水的质量;
(2)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
(3)若在A容器中的水中浸没一块铝块,在B容器的酒精中浸没一块体积为400cm3的铁块,如果将B容器中溢出的酒精倒入A容器,恰好使A容器的液面与杯口相平,则铝块的体积和A容器中铝块和液体的总质量为多少?(不考虑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不计酒精的损耗,ρ水=1.0g/cm3,ρ酒=0.8g/cm3,ρ铝=2.7g/cm3)
38、小夏准备利用弹簧测力计制成一杆简单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如图,已知秤钩下的容器重G=1N,容积V=100mL,在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g=10N/kg)问:
(1)密度为“0”的刻度应标在多少牛的刻度上?
(2)水的密度应标在多少牛的刻度上?
(3)此“密度秤”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4)理论上,该“密度计”可以鉴别密度差异不小于多少g/cm3的液体?
39、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
(____________)
40、如图所示,请画出桌面上花瓶受到重力G的示意图。
41、如图所示,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45°角放置,水平地面上的箭头表示一线状发光体,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做出该发光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