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没有注意看枪冒烟,当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s,声音速度340m/s,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最接近( )
A.14.29s
B.14.00s
C.13.71s
D.13.90s
2、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矩形工件的宽度,在不同位置先后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2.34cm,2.36cm,2.83cm,2.35cm,2.37cm。则该工件的宽度应记为( )
A.2.355cm
B.2.36cm
C.2.35cm
D.2.45cm
3、如图为某物质的凝固与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像中的EF段表示熔化过程
B.该固体为晶体,熔点为55℃
C.该固体在BC段吸热,但温度不变
D.该固态物质完全熔化过程共经历5min
4、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波传感器”智能拐杖,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测距和蜂鸣器要实现报警,可以帮助盲人自信出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智能拐杖能用超声波测距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智能拐杖语音播报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把蜂鸣器改成震动器,这款拐杖可以在登月后使用,实现自动报警
D.蜂鸣报警发出的声音比较尖锐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6、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某位置处,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将10kg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和重力都要变小
C.天平和测力计在月球上将无法正常使用
D.1kg等于10N,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7、小聪对身边事物的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dm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5g
C.初中学生跑完100m约用时7s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8、下列装置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是( )
A.自行车尾灯
B.手机自拍
C.眼睛经放大镜成像
D.投影机放映电影
9、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10、中华古诗词和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11、中国最年轻的兵种——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最神奇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时,所产生的声音非常微弱.下列关于消音靴说法正确的是
A.消音靴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消音靴能够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消音靴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特种兵所穿的消音靴主要是防止音调过大而暴露目标
1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1)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
(3)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4)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3、“阳光大课间”增强了学生体质,丰富了校园生活。下列关于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体温50℃
B.10s跑400m
C.身高1.65cm
D.质量约为60kg
14、某同学在探究晶体熔化图像时绘出了冰的熔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B.第3分钟时该物质是固液共存态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15、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关于这一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先液化后凝固
B.先凝固后熔化
C.先吸热后放热
D.先放热后吸热
16、民间传统儿童游戏,手影游戏十分简便(如图),且历史悠久。《都城纪胜》记杭州瓦舍众伎“杂手艺”中就有“手影戏”一项。以下四个选项中与手影戏原理一样的是( )
A.湖中倒影
B.日食现象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17、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的相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勤洗手”:一次正确洗手的时间约为3s
C.“要锻炼”:在跑步机上跑步时的速度约为20m/s
D.“戴口罩”: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约为5kg
18、如图甲、乙所示的光路图,则图乙眼睛( )
A.是近视眼
B.晶状体的折光能力比图甲的弱
C.可戴装有凹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D.一定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19、小明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毫升。则小明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8毫升
B.大于8毫升
C.等于8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20、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21、如图所示是在“探究甲、乙两种液体质量跟体积关系”时做出的图像(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m甲=m乙,则V甲∶V乙=1∶2
B.若V甲= V乙,则m甲∶m乙=1∶4
C.由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反比
D.若选取等体积的甲、乙液体配制一种混合液,这种混合液的密度1.25g/cm3
22、下列光现象中与日食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
B.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C.我们能看见黑板上的粉笔字
D.池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23、下列光现象中,每个选项中的两种现象所涉及的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雨后彩虹
B.湖光映彩霞 潭清疑水浅
C.拍照留念 杯弓蛇影
D.镜花水月 一叶障目
24、以下哪位科学家发现了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着某些相似,并经过探索之后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他还通过三棱镜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从而揭示了光的颜色之谜。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赫兹
C.牛顿
D.爱因斯坦
25、如右图所示,盒中纯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_c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 kg/m3,则该盒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6、物体所含 ______的多少叫质量,实验室常用 ______来测量,其国际单位是 ______。宇航员将质量为50g的矿石从月球带到地球,其质量将 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7、如图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______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选填“小于”或“大于”),这两个压力之间存在的差值就是产生浮力的原因,浮力的大小与该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8、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___________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在空气中声速为340米/秒,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在空气中声波每秒通过的__________。
29、阅读下面数据回答问题: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空气(15℃) | 340 | 海水 | 1531 |
空气(25℃) | 346 | 铜(棒) | 3750 |
空气(35℃) | 352 | 大理石 | 3810 |
煤油(25℃) | 1324 | 铅(棒) | 5000 |
蒸馏水(25℃) | 1497 | 铁(棒) | 5200 |
(1)空气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可得出的规律是:每升高1℃,声速增大______m/s。按照数据中的规律,声音在相同温度的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
(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得出:一般情况下,在气体、固体、液体中声速大小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从小到大排列)。
30、如图(a)(b)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先后作用于同一根弹簧,观察比较两次作用的记录图,实验者两次施加力的______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据此,我们初步得到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一个因素。如图(c)所示,开门时,用手推在A处比推在B处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有关。
31、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________图中所示的各种物体不论它们的状态、形状、位置怎样变化,它们各自所含物质的多少是______的。
(a)冰块熔化成水
(b)泥团捏成泥人
(c)宇宙飞船飞向月球
32、如图所示,图像a、b分别表示物体甲、乙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则组成甲物体的物质密度为______kg/m3,若乙物体的体积为20cm3,则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g,相同质量的甲、乙两实心物体的体积比为______。
33、用图所示的透镜可以矫正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34、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得圆形物体的直径 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_______s。
(3)小明用另一把刻度尺乙在测一个物体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2.35cm、2.36cm、2.36cm,物体长度测量值记为 _______cm。
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选填 “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4)若将图乙中的蜡烛与光屏位置对换,则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实像;
(5)当烛焰放在28cm刻度处,能成倒立、________实像。
36、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是世界平均值的25%。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快递增长,人们不仅直接消耗了大量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还造成了水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水污染的存在和人们对洁净的生活饮用水的需求使各品牌瓶装水、桶装水应运而生。如图所示。
(1)此品牌桶装水按商品说明能装水多少千克?
(2)若用该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按商品说明装了酱油4.5kg,请问酱油的密度是多少?(ρ水=1.0×103kg/m3)
37、跳伞运动员在1000米的高空离开飞机后,先是加速下落,开伞后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最终匀速下降,到地面历时。若人和降落伞的总质量为
。试问:跳伞运动员(包括伞)在空中做匀速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有多大?(g取
)
38、国庆节期间,小明同学在忠县忠州广场的东面红绿灯处发现如图,每次穿越斑马线过马路时都要加快步伐才能在设定的时间刚好通过.该马路的宽度约为39m,绿灯倒计时的总时间为26s,求:
(1)小明的速度至少多大才能安全通过?
(2)小明思考,老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0.8m/s,绿灯倒计时的总时间至少要设置为多少秒老年人才能安全通过?
(3)汽车遇红灯在路口等待时,通常是不熄火的,这不但会白白消耗能源,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有研究显示,汽车不熄火等侯10秒钟,约需消耗汽油10毫升.若在路口等候26秒,消耗的汽油质量约为多少克?(ρ汽袖=0.8×103kg/m3)
39、如图,小明在做俯卧撑时可将他视为一个以脚为支点O的杠杆,如果他的重心在A点,请在图中画出重力G和支撑力F及支撑力的力臂l。
40、如图所示,在图中画出动力所对应的动力臂
以及阻力
。
41、如图所示,使用该滑轮组时,测得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M上升高度的3倍。请根据题意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