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凝固
2、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种物质是海波
B.甲种物质在第6min时处于液态
C.甲种物质的熔点为48℃
D.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均不需要吸热
3、如图所示,在“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发现车厢窗台上的硬币长时间保持静止,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车内行走中的乘务员
B.车厢的窗台
C.铁轨
D.路边的树木
4、三个完全相同的量杯中盛有水,将质量相同的铝块、铁块、铜块(ρ铝<ρ铁<ρ铜)分别放入三个量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原来盛水最少的量杯是( )
A.放铝块的量杯
B.放铁块的量杯
C.放铜块的量杯
D.原来盛水一样多
5、如图所示,小明通过平面镜观察到了蜡烛A的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人能看到A的像,是因为A的像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B.若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位置不变
C.蜡烛A远离平面镜,所成的像变小
D.若蜡烛以2m/s的速度远离镜面,则像远离蜡烛的速度也是2m/s
6、一些人对声和光现象有如下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Hz~2×104Hz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比水中传播快
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上都要发生反射
7、体育课上,小明和小军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4s内,小明跑得较快
D.两人跑完80m的平均速度相同
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将蜡烛从B点对应的位置往C点对应的位置移动时,成的像逐渐变大
C.当蜡烛处于B点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当蜡烛处于A点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关于怎样学习物理,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背诵条文,死记硬背
B.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C.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D.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10、如图所示,在学完光的直线传播后,小明用自制的简易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屏上烛焰正立的像会上移
B.遮住小孔上半部分,屏上烛焰的像的下半部分将缺失
C.若改变小孔的形状,薄膜上烛焰的像的形状也随之改变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简长,烛焰的像会变大变暗
1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的结石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D.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12、图为空调利用制冷剂搬运热量的流程图,制冷剂在整个循环中必须具有流动性,否则有可能对传送通道造成阻塞,导致空调不能正常运作,制冷剂在经过装置1及装置2时会发生物态变化,制冷剂经过装置2时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凝华
13、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仅依据下列诗句中的描述能估算出物体运动速度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
B.天台四万八千丈
C.千里莺啼绿映红
D.桃花潭水深千尺
14、2022年9月1日我国航天员陈冬和刘洋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实施舱外操作活动(如图所示),此时两位航天员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声音传播速度太快
B.太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C.太空中航天员说话时声带不会振动
D.太空中没有阻碍,声音响度太大
15、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课。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梦天实验舱内为广大青少年进行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的声音是靠超声波传回地球的
B.宇航员的声音是以340m/s的速度传回地球的
C.同学们能根据音色辨别出不同宇航员的声音
D.同学们能清楚地听到宇航员的声音是因为他的音调高
16、如图所示,与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器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噪声产生处控制噪声
B. “土电话”利用了空气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C. 在电话里通过对方的音调分辨出是谁在说话
D. 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通话,证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17、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内物块均变小。甲杯内有液体出现,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内仍然是干燥的,外壁有一层薄霜生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的( )
A.冰块变小是凝固现象
B.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
C.小水珠的生成是汽化现象
D.薄霜的生成需要吸热
18、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物理书的宽度约18dm
B.冬天洗澡时觉得舒适的温度约23℃
C.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时间约1s
D.初中生步行速度约5m/s
19、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的记载。则图中能对该现象进行正确解释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0、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物体A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静止时A浸入两种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分别为和
;两容器中的液体对A产生的浮力分别为
和
;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和
;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和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1、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了。下列有关“天宫课堂”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主要通过音色辨别不同航天员
B.航天员讲课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C.调大直播电视音量是增大音调
D.在地面上听到王亚平的声音,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22、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0.8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0.8m/s
B.1.0m/s
C.0.96m/s
D.1.2m/s
23、伏下身用耳贴着铁轨的人总比站着的人先听到火车撞击铁轨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较慢
C.声音在铁轨中传播速度较快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5、风景秀丽的凤城河畔,各式现代建筑环河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光发生________进入了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可用来矫正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
26、科学研究表明,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不可能达到或比它更低。若把-273.15℃定义为0“度”,每上升1度与上升1℃是相同的(即1度大小等于1℃大小)。若用这种新方法表示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结果应记录为_________度。图中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5s钟内通过的路程是15m,则它在后2秒内的速度是 m/s,合 km/h.
28、如图甲、乙、丙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
29、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完全相同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液体。小东同学先将微小压强计U形管的两液面调到相平,再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相同深度h处,U形管中两次液面的高度差分别为、
,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甲液体的密度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液体的密度。并说明你判断的依据:______。
30、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表所示,则温度为300℃时,铅呈 态;要测出沸水的温度,应选用表中 为测温液体的温度计;在很冷的北极测室外的温度应选用 为测温液体的温度计.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5
|
铅
| 327
| 1740
|
31、如图,毕棚沟的冬天经常要人工造雪,造雪机将水注入专用喷嘴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小水滴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发生该物态变化时会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2、小明看到鱼缸里的金鱼自由自在游动时嘴里不停地吐出泡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如图所示小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浮力______,受到水的压强______(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3、单位换算:(1)6.5×106cm=______m; (2)108 km/h=______m/s;
34、如图所示,小红和小明同时看到掉在地上的课本,这是由于太阳光射到课本上时发生了________现象,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m/s,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________秒才照到小红他们。(日地距离是1.5×1011m)
35、某同学为了研究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分别对行驶在公路上的三辆汽车进行观察,记录了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该同学观察到小轿车运动得最快,大客车其次,卡车运动得最慢.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36、一辆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沿水平公路匀速行驶,发动机的牵引力是8×103牛,求:
(1)发动机在5分钟内做了多少功?
(2)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
37、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听不到它飞行的声音,而蜜蜂飞行的“嗡嗡”声却能 听到,这是为什么?
3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悬挂重为16 N的物体,当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3 m,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3)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39、一个重400N的小孩站在地面上,想用滑轮组将1000N的物体匀速提到10m高的楼上去,所选用的绳子只能承受300N的力。请你在虚线框中帮助他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摩擦)
40、如图所示,A物体放置在B物体上,A物体随着B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请画出A物体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
( )
41、作图
(1) 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的O点,反射光的方向如图甲所示.请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乙所示的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____________
(3) 如图丙所示,为了让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太阳光竖直照射到10m深的井底,平面镜应怎样放置?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______________
(4) 如图丁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