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2、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支普通圆珠笔的质量约为0.2kg
B.南昌市日出至日落的时间约为4h
C.常用体温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为35℃
D.一支铅笔的直径约为1.7cm
3、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让人耳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频率太高
B.响度太小
C.速度太快
D.频率太低
4、甲、乙都由A 地到B地,甲走一半路程后跑步前进,乙走一半时间后也跑步前进;已知两人跑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则甲乙从A到B所用时间t甲与t乙关系是( )
A.t甲>t乙
B.t甲=t乙
C.t甲=<t乙
D.无法确定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
B.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D.红外线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6、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质量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冬天房间开暖气时,热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7、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才更有利于我们完成物理实验,关于下列测量工具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在竖直方向使用
B.用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刻度尺测的物体的长度会偏小
C.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若砝码被磨损后质量减小,测得物体的质量会偏小
D.用量筒和适量水测小石块体积时,适量水是指水能淹没小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不超过量程
8、如图甲是小明在活动实践课制作的口哨,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悦耳的哨音一定不是噪声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色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9、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 )
A.0.5g
B.5g
C.50g
D.500g
10、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只要选用精密仪器并仔细认真地测量,误差就能避免
C.准确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1、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表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
物质 | 密度/ | 物质 | 密度/ |
水 | 冰 | ||
酒精 | 铝 | ||
煤油 | 铁 | ||
水银 | 铜 |
A.液体的密度可能大于固体的密度
B.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铜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某种物质的密度是,则这种物质一定是酒精
12、关于温度计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
B.温度计测温度时,被测液体的温度不得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C.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要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放到明亮处读数
D.温度计测温度时,玻璃泡不得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13、物理与生活紧密结合,倡导大家多观察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以下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估测数据,最符合事实的是( )
A.教室课桌高度约为
B.盐水的密度约为
C.考场内的气温约为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为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当蜡烛因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下移动
C.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将得不到完整的像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凸透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15、陕西秦腔以其独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被誉为中华艺术的瑰宝。在秦人眼中,秦腔是大戏,板胡响处,锣鼓起时,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尤其是唱花脸的,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秦腔唱花脸为“挣破头”,是因为该唱腔能加快声速
B.锣鼓起时,我们可以区别出锣声、鼓声,是因为音调不同
C.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说明演唱时声音的响度大
D.扯开嗓子大声吼时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16、某温度计的示数为 -18 ℃.对这个示数的读法下列正确的是哪个 ?
A.负 18 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B.负 18 摄氏度或零下 18 摄氏度
C.负 18 度或零下 18 度
D.负 18 摄氏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17、以下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人的心脏1s大约跳动15次
C.课桌的高度大约为80cm
D.初中生步行速度约为
1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C.实验室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蒸发带走手背上的热量
19、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时,将物体错放在右盘中,并在左盘加52g砝码,同时将游码移到0.4g处,天平平衡。此物体实际质量应为( )
A.51.2g
B.51.6g
C.52g
D.52.4
20、舌尖上的美味离不开肉,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一块冻肉,过一会儿看到其表面有一层“白粉”,这个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熔化
B.凝华
C.液化
D.升华
21、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流泪”的蜡烛
B.北方初冬树叶上的霜
C.初春冰雪融化成水
D.山间形成的白雾
22、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
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
23、“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这句诗描写的是松花江的“雾凇美景”。如图所示的“雾凇”,在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液化
D.凝固
24、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工作的台灯
B.闪电、镜子、发光的水母
C.太阳、烛焰、波光粼粼的水面
D.火焰、工作的手电筒、发光的萤火虫
25、一重为500N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当对物体施加500N竖直向上的拉力时,物体_______(选填“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对物体施加300N竖直向上的拉力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
26、近几年广场舞成了大妈和大叔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他们常常用音箱来放伴奏乐。但巨大的声响让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这属于 ____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 ___________大,影响附近居民学习和休息,附近的居民常关紧门窗是采用 ___________的方法减弱噪声;巨大的声音是音箱的纸盆 ___________发出的;当把一点燃的蜡烛靠近音箱时,发现烛焰会跳动,说明声音能传递 ___________;人耳的听觉范围是 ___________,低于 ___________的叫次声波。
27、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往往感觉自己说话的声音“变粗了”,这里的“粗”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变化;在变声期之前,他们的声音与女生相似,比较“尖细”,这是因为这个时期他们说话时声带振动相对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
28、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0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1)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填字母)cm;
A.10
B.15
C.20
D.25
(2)当烛焰距离凸透镜40cm时,______(填“一定”或“可能”)成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9、物理老师用力拍讲台桌面时,我们听到声音的同时还会看到桌面上的小粉笔头也跳起来,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用小竹管做的一个哨子,吹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上下拉动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0、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4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____Hz,人类___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31、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
32μm=___________km 72km/h=___________m/s 1.29×103kg/m3=________g/cm3。
3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是折射光线,其中_______是分界面,反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33、把金属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小球露出水面的部分占总体积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50g,若小球的材料密度为5g/cm3,则金属小球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____cm3。
34、烟花爆竹爆炸时,会引起周围空气 而产生噪声;晚上从远处看烟花,总是先看到亮光后听到声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5、莉莉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此实验在光线较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效果明显;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
(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36、如图所示为国内某厂商生产的名为“秦”高性能混合动力车。充满电后,能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以纯电动模式匀速直线连续行驶60千米。若该车总质量为1.5吨,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10%。求:
(1)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2)牵引力的功率。
37、有密度分别为ρA、ρB的两种金属(ρA>ρB),用这两种金属来熔炼合金材料。配方之一是:取等体积配制,所得合金的密度为ρ1;配方之二是:取等质量配制,所得合金的密度为ρ2。请你确定ρ1与ρ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
38、某一时期,扬州开往广州的K221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 扬州 | 南京 | 黄山 | 萍乡 | 郴州 | 广州 |
到达时间 |
| 19∶10 | 01∶22 | 12∶02 | 17∶30 | 21∶50 |
发车时间 | 17∶30 | 19∶16 | 01∶30 | 12∶10 | 17∶36 |
|
里程/km | 0 | 100 | 471 | 1167 | 1530 | 1904 |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列车由扬州开往广州所需的时间;
(2)计算列车由扬州开往南京路段的平均速度;
(3)假如列车用上面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已知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m,K221次特快列车有11节车厢共长228m,求列车经过大桥所需时间。
39、书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我们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你会发现碗中还藏着一枚硬币。请画出小华刚看到硬币时的光路。
40、如图所示,画出正在水中下沉的实心小铁球的受力示意图(不计水的阻力)。
4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