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4倍
B.两名同学在时相遇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D.整个过程中,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3倍
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3、学习物理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对物理量要有正确认识。下列选项中物理量相关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
B.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植物油的密度大约是0.9×103g/cm3
4、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5、如图为工人用水泥砖块铺修地面的情景,下列对于工人手中所拿砖块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长度约为70cm
B.宽度约为10cm
C.质量约为10kg
D.密度约为1×103kg/m3
6、有厂家发明了一种驱狗器,按下开关,发出特定频率的声波,狗听见不敢靠近,人却听不见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狗听见的声音不是由驱狗器振动产生的
B.人听不见,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人听不见,是因为驱狗器发出的特定频率的声波不在人耳听力范围内
D.狗能听得见,是因为狗的耳朵很灵敏,能听见响度很小的声音
7、下列估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
B.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00mm
C.初中生100m短跑的成绩约为50s
D.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
8、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 )
A.速度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9、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噪音
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
C.为了造型美观
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10、汽车以54km/h的速度在沿海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0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长跑运动员在15min内跑完5000m。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汽车、运动员、羚羊
11、下列描述的现象和仪器的原理,与“树在水中的倒影”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夏日的树荫
B.雨后的彩虹
C.潜艇的潜望镜
D.实验用的放大镜
12、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5~10s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2m/s
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13、如图所示是常见的鸳鸯火锅,两锅内汤汁量和初温都相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火锅中加盐,盐消失是熔化现象
B.汤汁沸腾后,仍然持续加热,汤汁温度持续升高
C.火锅内汤汁越来越少是因为锅内水发生了液化现象
D.火锅上方白气缭绕,其中白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4、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22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如图中能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5、小珠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改变蜡烛放置的位置多次实验,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物距u/cm | 40 | 24 | 16 | 12 | 10 |
像距v/cm | 10 | 12 | 16 | 24 | 40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6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小
C.第2次实验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完成第2次实验后,在P处放一近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
16、如图所示,小明通过平面镜观察到了蜡烛A的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人能看到A的像,是因为A的像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B.若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位置不变
C.蜡烛A远离平面镜,所成的像变小
D.若蜡烛以2m/s的速度远离镜面,则像远离蜡烛的速度也是2m/s
17、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光斑的形状与树叶小孔形状有关
B.乙图中树木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
C.丙图中彩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8、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对某同学说“回答问题时,请声音大一点”,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古诗词和歌曲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B.“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以“云”为参照物,“月”是静止的
C.“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青山”运动是以“竹排”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运动是以舟上的人为参照物的
20、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和石块的体积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下列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
A.注入适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拿出小石块时带出一些水,其余读数正确
C.小石块浸没后会吸水,其余读数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其余读数正确
21、海啸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是因为海啸具有很大的( )
A.内能
B.核能
C.机械能
D.化学能
22、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平天平前要先将游码归零
B.称量时应该先从小砝码取起
C.被称量的物体应该放在右盘中,且其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损坏了,直接换一个新的继续称量
23、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敲击右侧音叉使其发声,再使其停止发声,发现左侧音叉也在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乙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C.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
D.丁图,敲击音叉,与音叉接触的小球被弹起,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24、爱观察的小明发现,炎热的夏天,人们常穿着颜色浅的衣服,而寒冷的冬天,却穿着颜色深的衣服。思考后他提出: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25、如右图,点燃的蜡烛能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的空气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______,所以热空气上升形成气流,当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旋转。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气体的有毒气体,人应______(选填“站直”或“弯腰”)逃生。
26、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内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F甲 F乙;P甲 P乙。 (都选填“>”、“<”或“=”)
27、在捉迷藏游戏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听到周围同学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同学的声带发生了______,而且他还能辨别出是哪位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_(选填乐音的特性)不同,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选填乐音的特性)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28、医用氧气瓶中的氧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它是通过对氧气在常温下_____的方法,使之_____后贮存在氧气瓶中的.
29、重 80牛的木箱在大小为20牛的水平推力F作用下,5秒钟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10米,则推力F做功为______焦,功率为______ 瓦; 重力对木箱做功 ______ 焦。
30、小红用20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5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___________N,若小红改用300N的水平推力沿同一水平面推着该物体运动,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___________N。
31、根据如图提供的图、文信息,简要写出其所揭示的物理规律:
(1)_____;
(2)_____。
32、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落在枝头的小燕子将树枝压弯,说明力可以______。小燕子静止在树枝上时,它受到的支持力和______力相平衡,此力的方向是______。
34、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某原子的直径为2.8×10-10m=_________nm;
(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μm=_________dm;
(3)公路上行驶的轿车速度为72km/h= _______m/s。
35、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小东利用甲图装置探究定性关系,操作过程如下:
①液体压强是用U形管两侧液面________来表示的;
②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出结论:________;通过比较________两个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比较D、E两个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的关系;
(2)小红利用乙图装置探究定量关系,分析思路如下:
将一端带橡皮膜的玻璃管竖起插入水中(ρ水已知),橡皮膜距水面深度是h。向玻璃管中注入水,直到橡皮膜没有凹凸为止,观察管内水的高度发现管内外水面_______,继而进行理性探究。设玻璃管内横截面积为S,管中水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力为F水柱,烧杯中的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强为p,橡皮膜没有凹凸时,根据________、_______得到pS=F水柱,从而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
3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长1.2米,距支点O处0.2米的B端悬挂一个重力为36牛的甲球,A端处用细线沿竖直方向拉住杠杆保持水平平衡。求:
(1)细线对杠杆的A端的拉力。
(2)若在杠杆的适当位置处再悬挂一个重力为9牛的乙球,使细线剪断后杠杆仍能保持水平平衡,求乙球的悬挂点距O的距离。
37、笔直公路行驶的汽车正前方有一座山崖,汽车以17m/s的速度向前行驶时汽车鸣笛一声,2s后汽车司机听到鸣笛的回声,问:(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有多远?
(2)2s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有多远?
38、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108km/h的速度通过一隧道共用了1min,问该隧道全长有多少米?
39、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并从玻璃砖AC面射出,请画出光束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
________
40、如图所示,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悬线竖直,请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41、如图所示,请补充完整两条光线的光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