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方欲晓现曙光,南湖红船逐激浪。志合道同辟新天,旗擎马列明方向。”对以上诗文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动摇了封建道德的统治地位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宋初,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与当地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共同治理地方事务。其目的是( )
A.分散地方长官权力
B.收归军事指挥权
C.增强地方长官势力
D.分割宰相行政权
3、为了宣传东方古人类悠久的历史,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政府修建了“东方人类祭祖台”,整个祭祖台高170米,基座呈正方形。在元谋县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主要原因是元谋人
A.已经会种植水稻
B.已经会使用石器
C.已经会建造房屋
D.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4、山东有《齐鲁晚报》,河北有《燕赵晚报》,武汉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名称与历史上的什么制度有关系
A.禅让制 B.世袭制 C.井田制 D.分封制
5、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理解,准确的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农民起义威胁统治
C.宦官专权
D.外戚宦官交替掌权
6、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7、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是
A.秦朝的暴政
B.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C.农民起义的打击
D.匈奴的进攻
8、下列史实中,能够反映出唐朝时期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有( )
①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②大食的客商来唐
③文成公主入藏
④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秦始皇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B.
C.
D.
10、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A.西晋“八王之乱”时期 B.三国鼎立时期
C.淝水之战后 D.北魏孝文帝改革期间
11、明太祖曾作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材料中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A.在地方设置三司
B.大兴文字狱
C.实行八股取士
D.丞相制度被废除
12、食物名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下列食物得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丝绸之路
B.北击匈奴
C.百家争鸣
D.“文景之治”
13、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
14、禅让制是我国远古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一种方式,相传下列首领的禅让顺序是( )
A.舜→尧→禹 B.尧→舜→禹 C.禹→尧→舜 D.尧→禹→舜
15、历史地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可明确指出具体的地域空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识别历史地图中的各种信息。图的信息可以直接反映西汉时期( )
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A.国家统治范围
B.对外交往情况
C.北击匈奴路线
D.边疆治理情况
16、《史记·秦始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主要活动。其中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些活动的目的是( )
A.巩固统一
B.繁荣文化
C.钳制思想
D.发展经济
17、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主要针对的社会现状是( )
A.陕北连年灾荒
B.土地兼并严重
C.明末政治腐败
D.战争频繁
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讽刺的是
A.北宋统治者
B.辽统治者
C.南宋统治者
D.西夏统治者
19、与“陆上丝绸之路”同样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于( )
A.汉武帝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光武帝时期
20、下面的大战中,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21、我国境内目前已发现的元谋人,距今________年。
22、元谋人距今时间是_________。
23、齐、楚、秦、燕、( )、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的是____________。
(2)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
(3)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政治主张,他是____________。
(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____________。
25、鉴赏文物,触摸历史,写出下列文物的名称。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的冶铸业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而达到高峰。在当时的亚洲大陆上,商周的青铜冶铸业所产生的青铜艺术,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春秋晚期是铁器时代的初期,但是铁器时代的到来并没有立即导致青铜工业的衰退,相反,由于战国时代生产技术的普遍提高,使得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亦有新的发展。大约到了战国晚期,高水平的青铜铸造业由于冶铁工业的突飞猛进而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使命,但在某些特殊产品的领域中,仍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摘自马承源主编《中国青铜器》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写“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写“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写“不涉及”。
(1)中国的青铜时代大约经历了1500年左右,历史悠久。( )
(2)商朝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礼器居多。( )
(3)铁器时代的到来导致了青铜业的立即衰退。( )
(4)商周时期青铜艺术精美,在亚洲大陆熠熠生辉。( )
(5)青铜铸造技术因战国时期生产技术的提高有新的发展。( )
27、改错题: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四川出现的“瓦子”。
诊断: 错误,应改为
28、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_”;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_____”。
29、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______________加以管理;清朝颁布禁海令,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0、祖冲之创制了南北朝时期,最先进的历法_______。
31、
王羲之 医圣
张仲景 书圣
汉文帝、汉景帝 光武中兴
刘秀 文景之治
3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_______是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
(2)战国时期秦国太守________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3)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是
(4)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首部农学“百科全书”的是
(5)东汉末年的 ,被后人称为“医圣”,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6)东晋的画家 ,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3、阅读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史的历史材料。
材料一 三国鼎立形势图
材料二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动民族交融。他将都城从平城迁都洛阳,迁都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注:上面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
(1)材料一图上①②③代表的是三国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其中①处属于三国中哪国控制的地理范围?图上官渡、赤壁两地在历史上发生过著名战役,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请分别指出二战役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列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化政策产生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魏晋时期的什么社会现象?这一现象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4)综上,概括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