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贵州黔南州初二下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

    B.海南经济特区的成立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2、20世纪末至今,少数民族地区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涌现出大发展的新气象。这一现象得益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B.民族地区完成社会改造

    C.改革开放开始向内陆渗透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巩固了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4、1976年四五运动中的《天安门诗抄》:“欲悲闻鬼叫,我哭财狼笑。洒泪祭雄杰, 扬眉剑出鞘。”这首诗表达了人民群众( )的思想感情。

    A.要尽快在黄浦江上要建一座桥 B.要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必须要粉碎“四人帮” D.悼念周恩来反对江青反革命集团

  • 5、“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希翼宝岛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香港、澳门回归

    C.西藏和平解放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6、“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两岸暂时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造成今天“两岸暂时别离”的直接历史原因是()

    A.日本割占台湾岛

    B.荷兰殖民者抢占台湾

    C.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D.“台独”分子分裂台湾

  • 7、20世纪60年代,面对严重自然灾害,有强烈责任心,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兰考人民服务的“党的好干部”是(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孔繁森

  • 8、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16年10月19日,“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世界航天大国地位。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奠定最初基础的是(  )

    A.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D.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 9、某同学在期末复习时在笔记本上整理出了如下内容,他复习的主题是

    1990年,“海基会”成立,次年,“海协会”成立;

    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15年11月,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A.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D.海峡两岸的交往

  • 10、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为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而设立的( )

    A.甲午中日战争

    B.抗日战争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 11、针对下列情况,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中国(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9kwh

     

     

    A. 没收官僚资本

    B. 进行土地改革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掀起“大跃进”运动

  • 12、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十八大

  • 13、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会议是

    A.七届二中全会 B.政协一次会议 C.一届全国人大 D.中共第十二大

  • 14、黄炎培在诗歌《天安门歌》中写道“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这首诗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15、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 16、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辽宁省宽甸县农民在给毛泽东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农民实现“这个梦想”的途径是(    

    A. 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 参加“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 17、“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 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C. 宗教信仰的废除

    D. 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快改革开放的力度

  • 18、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A.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B.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 19、土地改革的意义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0、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

    A.屠呦呦

    B.钱学森

    C.王淦昌

    D.袁隆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在____召开,主要讨论____的问题。

  • 22、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 23、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我国建立第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 _________________

  • 24、_______年,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 25、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

  • 27、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5)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6)最早进行分田包产到户的地方——

  • 28、我国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村是________,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

  • 29、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3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程: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的高潮。

    (2)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政策,实现了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简答题。

    (1)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一会议是在哪里召开的?中国代表团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2)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美国总统访华,使得中美关系得到很大改善,这位美国总统是谁?中美在什么时候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

    (3)佛教建立的时间?基督教诞生的地点?

    (4)是谁在公元前334年率军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最终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

    (5)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是?

  • 32、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再一次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种)

    (2)历史溯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哪些手段企图扼杀新中国?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外交硕果: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2001年我国又取得了一项外交成就指的是?

    (4)总结反思: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认识。

     

  • 3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

    (1)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 五四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请简要叙述三大历史性事件?为什么说它们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三大里程碑?

    (2)雷锋、袁隆平是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

    (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你准备怎样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的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步,被称作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只有实现全面小康,才能为实现本世纪中叶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5年3月17日共产党员网

    材料三: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1)材料一表明,是谁最早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构想?他对“小康社会”作了怎样的描述?

    (2)材料二中的“三步走”战略是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它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所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