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规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保障了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
B. 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2、下面的图示反映了( )
A.城市交通堵塞问题
B.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C.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D.就业渠道拓宽
3、20多年前,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以下关于澳门回归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澳门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
B.澳门成为了继香港后的又一个特别行政区
C.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第一次的成功实践
D.澳门回归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的重要表现
4、关于对外开放的下列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设立经济特区
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③开放沿海城市
④全面开放沿边、沿江及内陆省会城市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①③②
5、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6、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7、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 )
A.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B.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C.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的开创性措施是( )
A.加入合作社
B.自愿互利
C.打击非法经营
D.赎买
9、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10、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和西征
11、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共提出了( )
A. 分三步走战略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1900年底,列宁在《火星报》创刊号上发表《对华战争》一文,写道“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是什么引起来的呢?”引发文中“暴动”的原因是
A.清政府签订一些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引起人民不满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矛盾尖锐
C.地主强行兼并土地,激起农民起义
D.遭遇自然灾害,农民因饥饿暴动
13、某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搜集到了以下图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主题是
A.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B.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C.空军现代化建设成就
D.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
14、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全程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将中国南北铁路网和公路网连成一体的交通运输工程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兰新铁路 D.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15、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允许手工业者参加生产合作社 B.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 )
A.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B.将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C.粮票、油票等通行
D.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17、下列在20世纪70年代,属于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事件是( )
A.“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B.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高考制度的恢复 D.“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18、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 ②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生产合作化 ④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②④
19、“为了不暴露埋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他体现的 “精神”是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集体主义精神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20、下列有关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B.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C.改善国际环境
D.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2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 采用赎买政策 B. 成立生产合作社
C. 建立人民公社 D. 实行改革开放
22、“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体现了铁人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代表了一种奉献精神。
23、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_______________(会议)上制定的。
24、导弹部队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_____________力量。
25、基于“一国两制”已经收回的地区: 。
26、________年,中共八大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
27、根据下列会议主要内容,列举出相关的会议。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筹备——________
(2)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________
(3)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确立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9、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1995年1月,____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_____,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____”,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3)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5)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3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新中国在少数地区实行了怎样的制度?
(2)近年来极少数人企图将新疆、西藏等从祖国分裂出去,这种行为有何危害?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既扶助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请分别举例说明。
32、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毛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伟大的战略转变”重大会议?本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2)为确保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领导,江泽民就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提出了哪些思想?
(3)科学发展观是在那一次会议中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提出哪一重要思想概念?
3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
(1)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 五四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请简要叙述三大历史性事件?为什么说它们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三大里程碑?
(2)雷锋、袁隆平是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
(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你准备怎样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34、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初步建立阶段)
材料一 1954年9月28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历史任务后,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以一届人大为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法治化和民主化。
――摘编自《共和国的足迹》
材料二
(停滞倒退阶段)
材料三 党、团基层组织停止活动,各地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领导干部被打成“走资派”,专家、学者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斗和批判……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受到残酷迫害,蒙冤去世,成为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谱写新篇章)
材料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成绩斐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人民满怀豪情地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新时代。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结合材料二,请你写出材料一中第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指什么?
(2)材料三所述现象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所说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分别确立的标志性大事;哪一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