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上述表述密切相关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2、《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A.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
B.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C.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歌
D.规定了新中国的首都
3、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 按劳分配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如图)召开了一次历史性会议,张爱萍司令员说:“现在我们这些人就是主要的组成人员了。此外还有(华东军区)三野教导师的部分同志和国民党的舰队起义人员。”这次会议标志着
A.人民海军的诞生
B.第二炮兵部队的诞生
C.人民空军的诞生
D.战略支援部队的诞生
5、国家主席习近平5年内3次视察兰考,两次为焦裕禄精神落泪。焦裕禄被誉为( )
A.铁人
B.解放军好战士
C.党的好干部
D.两弹元勋
6、《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 )
A. 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D. 西藏地区实现和平解放
7、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刘少奇含冤去世 B.九一三事件 C.四五运动 D.五四运动
8、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君主权力的强化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封建制度的完普 D.社会文明的进步
9、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始于
A.新政协召开
B.新中国成立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10、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胜利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11、下图是某同学自制的历史年代尺。这个年代尺体现了
A. 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C. 香港、澳门的回归
D. 一国两制
12、2016年,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3、应迪拜邀请,2018年5月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之父”率团队在沙漠海水中成功培植水稻,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方面再添“中国贡献”。这里的“杂交水稻之父”是指
A. 屠呦呦
B. 杨利伟
C. 邓稼先
D. 袁隆平
14、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国共产党章程》
1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是
A.农村实行政社合一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 D.农业合作化的完成
16、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经济特区的代表;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它”是指( )
A. 上海浦东 B. 厦门 C. 深圳 D. 浙江
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是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上海
18、(题文)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下面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A. 90年磨砺利剑出科技强军换新颜
B. 90年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 90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 90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19、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这次阅兵反映了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体现了强军兴军的新局面。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的五大军种是
A.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B.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导弹部队
C.陆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舰艇部队
D.陆军、海军、防空部队、舰艇部队、后勤保障部队
20、“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经济特区的建立
21、请将下列地区的字母代号填在下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扩大开放的窗
B.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人物名字。
(1)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2)我国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4)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5)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23、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我国学者________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4、强军保障:强调军队_____________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______。
27、日常生活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_____,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吃的方面,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_问题。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3)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_____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4)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_____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28、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9、(1)________年台湾成立了 _____________ ;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___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3)1993年海协会会长 ________ 和海基会董事长 ____________ 在 ___________ 举行会谈,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30、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
(1)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主要是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_。
(2)“________”是抗疟疾的中药,它的发现和实现人工合成,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
(3)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在1986年我国提出了________,成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研究的重点。
31、新中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2、写出下列描述对应人物:
(1)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是: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3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国家日益繁荣富强。结合所学回答。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创立了什么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制度的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港、澳的回归成为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并指出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4、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某校八(1)班同学以“圆梦中国”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并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见证民族独立)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再现经济形势)
材料二 我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或趋势)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其教训。(写出两点)
(汲取伟人智慧)
材料三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3)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
(3)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一经济特区?处于福建省的又是哪一经济特区?
(分析内在联系)
(5)在现代中国,中国人民相继实现了“民族独立梦”“国富民强梦”,你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