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烧水壶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B.灯泡用久变黑是汽化现象
C.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现象
D.樟脑丸变小是蒸发现象
2、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比从B点运动到D点用时短
B.小球从A点到D点的路程是30m
C.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1m/s
D.小球在CD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AD段的平均速度
3、下列数据与事实最接近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c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C.人体的脉搏每秒钟大约跳动50次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m/s
4、液化气罐是方便饭店、食堂等使用的专用压力容器,要安全规范使用。一只总质量为25kg的新液化气罐,罐中气体密度为10kg/m3,使用一段时间后,液化气罐与剩余气体的总质量变为20kg,罐内气体的密度变为刚开始使用时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化气罐的容积是10m3
B.液化气罐的质量为20kg
C.当总质量变为20kg时,罐中剩余气体的质量变为刚开始使用时气体质量的一半
D.若再使用一段时间,液化气罐与剩余气体的总质量变为17kg,则此时液化气罐中气体的密度变为刚开始使用时的六分之一
5、下列球目中,质量最接近4kg的是( )
A.乒乓球
B.足球
C.铅球
D.篮球
6、2017年8月8日,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地震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动物反应灵敏
B.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
C.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
D.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
7、如图所示,烧杯里装着酒精,试管中装着水,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78℃,水的沸点100℃,给烧杯加热使杯中酒精沸腾,继续加热,则( )
A.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试管中的水将沸腾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8、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当小明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小明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小明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A.固体、固体
B.固体、气体
C.气体、气体
D.气体、真空
9、我国古代青铜器在世界上出类拔萃。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工匠先将铜料加热,制成铜液,然后将铜液灌进模具,冷却成型,铸造初步完成。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液化后凝固
C.先熔化后凝华
D.先汽化后升华
10、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 )
A.t甲=t乙=t丙
B.t甲>t乙>t丙
C.t甲<t乙=t丙
D.t甲<t乙<t丙
11、飞机空投救灾物资时,投掷点应选在( )
A.目标的正上方
B.目标的左右方均可
C.接近目标的正上方提前投掷
D.远离目标的正上方投掷
1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镜花水月
B.太阳光色散
C.海市蜃楼
D.空中彩虹
13、项目学习小组在“自制望远镜”活动中选择了两块透镜,将其中一块透镜正对太阳光,观察到地面上出现了明亮的光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透镜是凹透镜
B.该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C.该透镜可用来制作望远镜的物镜
D.可以使用这种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14、古人用成语“以卵击石”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则在“卵”和“石”撞击的过程中( )
A.“卵”和“石”受力一定等大
B.“卵”受力较大
C.“石”受力较大
D.“卵”和“石”受力可能等大
15、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数据中合理的是( )
A.步行速度约为1m/s
B.体重约为1000N
C.身高约为160dm
D.1秒脉搏跳动约为5次
16、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凝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平面镜成像
D.“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17、小时候听到的童话故事“猴子捞月”,从物理的角度说法正确的是( )
A.猴子捞的是月亮在井中所成的虚像
B.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距离水面近
C.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大
D.井中的“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
18、如图是抖音“物理红人”朱老师在课上向同学们表演“狮吼功”的情景: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以下选项中所涉物理知识与其相符的是( )
A.利用次声波预测地震等自然灾害
B.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C.医学上用超声波击碎结石
D.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
19、向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甲、乙两种液体。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之间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液体的密度为
B.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
C.装满液体时,甲液体的体积比乙液体的体积大
D.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跟液体的体积V成正比
20、密度定义式由于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由公式可知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只要物质种类不变,任何条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变
21、某单位在一条平缓流动、流速恒定的河流上举行划船比赛,为此制定了一个规则:
①将甲、乙两船队分别置于上、下游;②在两个船队之间的中点处放置一个插有红旗的小木箱,发令枪响时小木箱被释放且随河水流动;③甲、乙两船队听发令枪声同时从上游和下游向着小木箱出发,先到达小木箱的船队获胜。针对这个比赛规则,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比赛规则不公平,因木箱顺水而下,所以对下游的船队有利
B.比赛规则不公平,因上游的船顺水而下,所以对上游船队有利
C.比赛规则公平,因木箱被释放且随河水流动时相对于水是运动的
D.比赛规则公平,因水流动对两船队相对于木箱的速度没有影响
2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超声波、次声波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40m/s
B.利用超声波探伤仪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调节琴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弦的音调
23、“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吹埙,可提高音调
B.埙声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振动产生
C.改变按住的小孔目的是改变音色
D.区别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调
24、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
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25、甲乙两物体均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经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______。
26、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时,大家都把手机设置成静音,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配乐里嘹亮的唢呐声比低沉的鼓声______高,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耳朵的。
27、最多能装500克水的瓶子,最多能装400克某种液体,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
28、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相当于_______镜,一般都是______(填“竖直”或“倾斜”)安装的,这是为了使车内景物所成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的位置在轿车前面的_______(填“正前方”或“正上方”).
29、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结有冰花总是出现在玻璃窗的______(内/外)表面;导弹利用敌方飞机尾部高温气流辐射的______ (红外线/紫外线)进行跟踪,对其有效攻击;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______ (红外线/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
30、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80N的箱子,在4s内前进了3m,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的重力对木箱做功为______J,小明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为1.5W,在5min内心脏做功______J。
31、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3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5min=___________h;
(2)30m/s=___________km/h。
33、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的像(填“倒立或正立”),若晶状体病变,人们会看不清物体,若像成在视网膜前就配带_____镜矫正.
34、张老师驾车于20∶00驶入一公路某区间测速路段的起点。当日20∶30驶出终点,前一半路程速度为60km/h,后一半路程速度为40km/h,则该汽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km/h。
35、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
实验次数 | 物体 | 质量(g) | 体积(cm3) | 质量/体积(g/cm3) |
1 | 铝块1 | 54 | 20 | 2.7 |
2 | 铝块2 | 108 | 40 | 2.7 |
3 | 松木1 | 108 | 216 | 0.5 |
4 | 松木2 | 10 | 20 | 0.5 |
①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________;
②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跟它的体积成___________;
③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
36、猎人在平行陡峭的山谷里放了一枪,放枪的位置距右侧山崖340m,1.5s后他听到第一次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求:
(1)放枪的位置距左侧山崖的距离多少米?
(2)他听到第一次回声后,多长时间才能听到第二次回声?
(3)山谷的宽度是多少米?
37、汽车出厂前要进行安全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8、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上都装有声呐。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考察时发出声音1.6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39、如图所示,画出小球静止在水面上时所受浮力以及A点所受水的压力的示意图。
40、如图所示地球表面的一些物体,请画出地球上空飞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41、请在图中画出杠杆的阻力F2的力臂l2。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