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位中学生的身高为1.61m,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1.61m=1.61m×100cm=161cm
B.1.61m=1.61m×100=161cm
C.1.61m=1.61×100cm=161cm
D.1.61m=1.61×100=161cm
2、某兴趣小组利用两块平面镜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通过该潜望镜观察教室内的挂钟,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该挂钟的实际时间是( )
A.4时35分
B.5时25分
C.6时35分
D.7时25分
3、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
4、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放大镜与报纸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才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字
C.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看物体时,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所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5、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往往蕴含了物理知识。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侧坐莓苔”时,“稚子”相对于正在走来的路人是静止的
B.“草映身”是“路人”眼里发出的射向“稚子”的光被“草”挡住
C.“遥招手”利用了光传递能量
D.“怕得鱼惊”说明水可以传声
6、认识物理量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个物理量编织了整个物理体系,下列物理量与单位符号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温度——℃
B.时间——s
C.长度——m
D.质量——mL
7、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 cm、12.46 cm、12.44cm、12.86cm、12.46 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12.46 cm
B.12.4525 cm
C.12.45 cm
D.12.44 cm
8、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后,测量过程中观察到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小明可能进行的正确操作是( )
A.向左移动砝码
B.向右移动砝码
C.平衡螺母向左移,使天平横梁平衡
D.换一个质量小一些的砝码
9、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两人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D.整个过程甲的路程是乙的4倍
10、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常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是39℃
B.严冬北方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
C.冬天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雾气”,打开暖风吹驾驶室的玻璃即可消除
D.夏天冰棒冒“白气”与冬天人口呼出的“白气”都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11、某同学测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5cm、13.44cm、13.44cm、13.45cm、14.22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3.445cm
B.13.45cm
C.13.6cm
D.13.44cm
12、下列声现象中,主要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超声波清洗
B.倒车雷达
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超声波检查身体
13、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4∶1
B.4∶3
C.8∶1
D.2∶1
1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次声波
C.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D.超声波碎石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15、为了研究鼓面振动发声时的响度与鼓面振动幅度是否有关,可以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来有效显示鼓面的振动幅度,以下做法中与该做法类似的是( )
A.用水波引入声波
B.常用温度计中,通过细管中液柱的变化体现了温度的高低
C.研究钢尺振动时,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听产生声音音调的高低
D.探究弦的音调高低与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弦的粗细和松紧相同
16、在下列测量中,应选用毫米刻度尺的是( )
A.测量人的身高
B.测量跑道的全长
C.测量门窗玻璃的尺寸
D.测量头发丝的直径
17、罗庄区滨河景区有大量珍稀水禽在此迁徙繁殖。一只白鹭静立在平静的水中,在岸边可以看到白鹭的两个“影”——影子和倒影,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倒影越小
D.河水越深,水中的倒影离水面越远
18、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
B.教室的空间高度为4m
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0.8s
1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下列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B.A物体运动3s通过的路程是3m
C.B物体的速度大于A物体的速度
D.以A物体为参照物,B物体向西运动
20、下列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原理相同的是( )
A.日晷上针的影子
B.皮影戏中的皮影
C.鸟巢在水中的倒影
D.筷子水面处弯折
21、无人驾驶小巴是杭州亚运会期间特色的交通工具,为参赛选手、观众、工作人员等提供优质的服务。如图所示,是无人驾驶小巴正在行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巴为参照物,沿途的路灯杆是静止的
B.以小巴内坐着的乘客为参照物,小巴是静止的
C.以宽敞干净笔直的马路为参照物,小巴是静止的
D.以马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小巴内坐着的乘客是静止的
22、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入射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等于90°
B.乙图中蜡烛远离玻璃板时,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逐渐变小
C.丙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实像
D.丁图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光路图
23、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B.甲在第9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C.在第4min到第8min内,甲没有吸热,乙继续吸热
D.甲的熔点是48℃,乙没有固定的熔点
24、某测量船利用回声探测海洋深度。该测量船从海面上的A点开始,在每隔相等距离的海面上B、C……G点处分别进行测量,各个点均在同一条直线上,测量船发出的超声波的方向垂直海面向下,仪器记录从发出声音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图中水平直线表示海面,曲线表示海底的起伏状况。根据上述信息,图中合理的是( )
采样位置 | A | B | C | D | E | F | G |
t/s | 0.15 | 0.10 | 0.10 | 0.15 | 0.20 | 0.05 | 0.15 |
A.
B.
C.
D.
25、现有同一种材料做成的三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______(A/B/C),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cm3。
26、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试管,内盛有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______ p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将乙试管慢慢直立起来,则它底部所受液体压强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1)若长江大桥下长江水深8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28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m;若长江水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_m。
(2)摄影师帮小明照了一个全身像后,再帮小明照一个半身像。在小明不动的情况下,相机应该______(“远离”或“靠近”)小明,同时相机暗箱______。(“伸长”或“缩短”)
28、如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温度计是根据______原理制成的,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9、如图是小义同学用一个纸条所做的模拟实验,可以模拟____的形成,认识物与像关于平面镜的_____关系。
30、神舟十四号返回舱返回过程中,舱外温度达2000℃以上,科学工作者在舱体外围涂上防热材料,固状的防热材料在高温下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从而 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保证舱内温度在25℃左右,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31、指出下列过程中,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1)阴雨天,水缸空裙子(即在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以下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块放入铁水里不一会儿就不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所示,图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托盘质量及滑轮与绳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物体A重10N。当盘中物体的重力为2N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为______N,摩擦力为______N。当盘中物体的重力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装置不变,若要使物体A拉着拖盘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A施加沿水平方向向左______N的拉力。
33、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面”),需要配戴________透镜进行矫正。镜片分为玻璃镜片和树脂镜片两种,为了眼镜更加轻便,应选用________材质的镜片。(ρ玻璃=2.5×103kg/m3,ρ树脂=1.3×103kg/m3)
34、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的高度h甲______h乙。若在每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高度相同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p乙。
35、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粗略测量砖块密度的实验装置(不考虑吸水),实验步骤按图甲、乙、丙、丁顺次进行,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边,则可以将右侧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____;
(2)实验小组切了一块砖块放入玻璃杯,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砖块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读数是___________g;
(3)取出砖块,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4)将砖块放入烧杯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处作标记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水和砖块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这块砖块的质量为____g;
(5)从烧杯水中取出砖块,再往烧杯加水,直到水面到达所作标记a处为止,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水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丁所示。通过计算求出砖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砖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
;
(6)小组在讨论交流时认为,测量砖块的密度时图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的实验操作步骤可以省去。
36、课后安安和同学利用滚轮法对操场跑道的长度进行了测量。他们首先测出自行车轮胎的周长为1.5m,自行车转动了266圈后离跑道出发点还差1m的长度,求跑道的长度是多少?
37、怡雅中学初二物理组准备前往中雅进行教学交流,如手机导航所示,在时间少的方案中显示两校相距16km,从怡雅到中雅驾车所需时间36min,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6km=_____μ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2)按导航数据计算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km/h?_____(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3)以第(2) 问中的速度匀速行驶1.5h, 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_____
38、某建筑工地要用500 m3的沙石,现取这种沙石1×10-3m3,测得其质量为2.6 kg。求:
(1)这种沙石的密度;
(2)500 m3的沙石的总质量。
39、请画出OA的反射光线。
40、如图O点是“不倒翁”的重心,请画出此时“不倒翁”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41、请在图中作出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力的示意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