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伊犁州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是一种便携式“声波盒”,工作时可以产生48000Hz的“高频波”使液体振动,从而将放入盒中的物体清洗干净。关于该“高频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人耳能够听见它

    D.它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 2、如图所示,是有关眼睛及其矫正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 3、测量是物理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选择测量仪器时,分度值越小越好

    B.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是只要认真规范地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D.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大意,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造成的

  • 4、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下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捕鱼时的情形。针对这情境,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岸上的人看到白鹭的倒影,是由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人们能看到空中的白鹭,是因为光照射到它表面发生了反射的缘故

    C.空中飞行的白鹭看到水中的鳜鱼,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D.空中的白鹭俯冲捕鱼时,距水面的距离越近,它在水中成的像越大

  • 5、《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书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如图乙所示,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熔化

    C.凝固

    D.升华

  • 6、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镜子

    B.人的眼睛

    C.发光的水母

    D.耀眼的钻石

  • 7、声在下面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空气

    B.

    C.煤油

    D.钢铁

  • 8、有甲、乙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400g、60g,体积分别为50cm3、12cm3。则(  )

    A.甲球一定是实心的

    B.乙球一定是空心的

    C.两球一定都是实心的

    D.两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 9、如图所示为古籍《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现象:“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其中涉及的光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农夫在大镜中成倒立的像

    B.农夫在大镜中成放大的像

    C.“则见四邻”利用了光的反射

    D.大镜悬挂得越高所成的像越大

  • 10、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如图所示行“夸赞礼”的两位同学面部之间的距离d约为(  )

    A.0.5m

    B.1.5m

    C.3.0m

    D.4.5m

  • 1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张十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5dm

    B.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600g

    C.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的温度约为4℃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大约是13min

  • 12、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酒精和硫酸,不打开瓶盖,便可判断(已知ρ硫酸>ρ>ρ酒精)(  )

    A.丙瓶装酒精

    B.乙瓶装酒精

    C.甲瓶装水

    D.丙瓶装硫酸

  • 13、从古至今,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光学的探索,今天就让我们循迹追光之路吧。

    (1)题图是小明结合追光年代尺梳理的思维导图,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 金燧取火       B. 小孔成像       C. 隔墙观景       D. 削冰取火

    (2) 题图甲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景。为了使拍摄的人像变大,应使( )

    A. 相机前移,镜头前伸

    B. 相机前移,镜头后缩

    C. 相机后移,镜头前伸

    D. 相机后移,镜头后缩

    (3)巡天空间望远镜可获取宇宙全景的高清晰图像,成像原理与下列哪种类似( )

    A. 小孔成像       B. 平面镜成像

    C. 汽车观后镜成像       D. 凸透镜成像

  • 14、1999年8月17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大声呼救

    B.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说不定从废墟中能爬出来

  • 1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0.2dm=20mm=200μm

    B.12.6mm=0.126m=1.26cm

    C.3.01m=3010mm=301dm

    D.30μm=3×10-2mm=3×10-4dm

  • 16、噪声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2023年8月,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公开征求《贵州省“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加快解决人们关心的突出噪声污染问题。下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公路两侧安装隔音板

    D.小区内禁止鸣笛

  • 17、关于如图所示的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说明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丙图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乙图摘下眼镜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丁图望远镜的物镜成像在物镜的附近

  • 18、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蒸发现象

    B.水的凝固点为0℃,则将水放到0℃的房间里水会凝固

    C.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升华吸热

    D.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

  • 19、超声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另一个是沿直线传播。下列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  )

    A.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

    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

    C.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

    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

  • 20、生活中有很多常识的数据,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

    B.的短跑成绩约为

    C.步行的速度约为

    D.脉搏正常跳动次所用时间约为

  • 21、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  )

    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

    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

    C.病人发烧时常用湿毛巾敷头部

    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

  • 22、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甲,敲击鼓面,鼓面上的泡沫颗粒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音量减弱,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图丙,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振幅决定

    D.图丁,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 23、如图所示,是1kg水从0℃被加热到10℃过程中,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始终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B.1℃时水的密度比5℃时的小

    C.温度升高,液体的体积一定增大

    D.温度不同,液体的密度一定不同

  • 24、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二维码正立的实像

    D.要使二维码的像变小,可将手机需靠近二维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热干面是武汉的特色小吃。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吃热干面时,眼镜片上往往会出现一层水雾,水雾是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用完餐,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在眼镜片上变成水雾(选填“会”或“不会”)。

  • 26、汽车上的安全带可以防止紧急刹车时人具有的________对人体造成伤害;汽车轮胎表面刻有花纹,是为了________

  • 27、锅烧糊了难洗,用“钢丝清洁球”擦,容易去污,这是通过增大________来增大摩擦力的;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

  • 28、声音有三大特性,“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 ______高,“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 ______来判断说话者的。为了研究某一特性,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瓶的同一位置,如果能分别发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玻璃瓶的序号应按 _______选项排列,如果在实验中,小红和小明用不同的力度敲击第一个瓶子,可以探究声音的 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A.丁丙乙甲

    B.乙甲丙丁

    C.丁甲丙乙

    D.甲丙乙丁

  • 2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猴发出声音交流,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选填“万重山”或“轻舟上的人”)。

  • 30、体重为60kg的工人利用如图滑轮组将一质量为84kg的重物A匀速提升1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与摩擦,g取10N/kg),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_m,动滑轮重___________N;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00N,增大重物A的质量,该工人用此滑轮组匀速拉起重物时,机械效率最大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31、如图,爷爷用放大镜看纸片上的字,感觉看到的太大,爷爷想让看到的略小一些,则纸片应____(填远离靠近)透镜

  • 32、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___________误差(选填“减小”或“消除”)。

  • 33、矫正近视眼的眼镜的镜片应是   透镜.

     

  • 34、质量均为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液体的密度分别等于,则________ (选填“<”、“>”或“=” ),将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平均密度为,若不考虑混合后的体积变化,则混合后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用表达)。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6

    99

    99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的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

    (2)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大量的“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______min的记录数据明显错误。加热了___________min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

    (4)如图乙、丙所示为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则图___________是沸腾前的情况。

    (5)该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__(填字母)。

    A.减小实验误差 B.得到可靠的结论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每节油罐车的容积为50m3,从油罐中取出20cm3的油,质量为17克,一满罐的油的质量是多少吨?

     

  • 37、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 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 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 s.则: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 38、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在A点司机按了一声喇叭,经4s后汽车行驶到B点听到了回声,司机听到回声时车距前面山有多远?(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340m/s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一木块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试画出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 40、作出如图所示中的折射光线。

  • 41、如题图所示是潜水艇模型在水中的情形,请在图中画出潜水艇所受浮力,水对水槽A点的压力和水槽对斜坡压力的示意图(O点是潜水艇模型重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