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60年代,疟疾对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下列哪位科学家破解了这一世界难题,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并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钱学森
2、对下图纪念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3、北京同仁堂是创建于康熙八年的著名中药老字号,1954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问同仁堂是用哪种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
A.公私合营
B.参加合作社
C.参加人民公社
D.走集体化道路
4、“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于海内外。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带头实行
A.承包经营
B.中外合资
C.公私合营
D.国企改革
5、建国初期,我国开展了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土地改革运动。两者共同的作用在于(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B.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C.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大跃进”时期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7、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型成就展中,有一张 156 项重点工程的行业分布图, 绝大多数工程集中在重工业领域,其中煤炭、电力、机械工程占比最高,这 156 项重点工程, 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保障了土地改革的完成 D.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8、文革期间,我国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不属于文革时期科技成就的是( )
A.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地球
D.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9、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或者湮灭于世界之中,20世纪末,中国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主要得益于
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B.新中国成立使中国赢得民族独立
C.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10、2020年6月某日,在喀喇昆仑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度边防部队悍然越线挑衅,引起冲突,4名解放军官兵在冲突中牺牲。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违反了中印两国之间早就达成的指导两国关系的哪一基本原则?
A.独立自主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11、下列关于中共十八大的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B.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C. 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
D. 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12、“ 1952年10月20日凌晨在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黄继光身边已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材料中的黄继光牺牲在哪次战争的战场上?( )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战争
13、1955年初的两个月内全国新办的农业合作社有三十八万多个,其中相当部分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建立的;北京东来顺羊肉店在公私合营后,由于不适当的变动了原有的货源甚至是操作方法,使食品的质量下降,引发顾客不满。这说明( )
A.社会主义改造过程存在不足
B.资本家对公私合营普遍不满
C.农业改造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D.高度集中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14、下列对文化大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966年夏,“文革”全面发动起来 B. “文革”中最大冤案是刘少奇遭受迫害
C. 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 D. 造成了民族地区和边疆的严重不稳定
15、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A.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下列对国家工业化的建设帮助最大的是( )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 制定宪法
17、中英两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在( )
A. 1982年 B. 1984年 C. 1985年 D. 1987年
18、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与以往土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①注意保存富农经济 ②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③稳定城市中的资产阶级 ④孤立地主阶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19、“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
A. 珠海 B. 汕头 C. 海南 D. 深圳
20、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内容是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发展市场经济
⑤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⑥全面从严治党
A.①②③⑥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⑥
21、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___________,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举措及成效:
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________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________社会。
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________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文化上:国家重视__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重要表现: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2、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_____(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
23、列举题
(1)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三次巨变,其中诞生了三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第一次巨变是________,结束了清王朝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二次巨变中__________,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并取得成功,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第三次巨变中邓小平实行了_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中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____________(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实行______________,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5)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
(6)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7)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____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8)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4、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脱贫攻坚上花的精力最多。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7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以上材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 全面从严治党 B. 不断为民造福 C. 全面深化改革 D. 全面依法治国
25、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6、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2006年,_____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
27、1980年中央兴办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被称为对外开放 “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1990年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28、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 )。
2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___年10月在北京召开
30、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在________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________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重要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哪些曲折?这一曲折过程可以使你得到哪些认识?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2、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道路决定命运,实现中国梦要继续走好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第一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是在哪次会议?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习近平在大会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什么内容?
(2)精神凝聚力量,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抗战时期的空前危难激发全民族的爱国力量,人民群众积极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请列举重庆人民在后勤保障方面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3)力量汇集智慧,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党和国家确立了什么基本制度来解决民族问题?这一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什么精神?
33、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实行什么的历史性决策?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歌词中“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分别歌颂的是哪两位领导人?
(2)“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件事?它有何重要意义?
(3)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材料二中的这位“老人”?
(4)这位“老人”曾说过“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证明,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今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