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电能转化为内能
C.太阳能电池板工作,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D.发电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3、下列实例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将新鲜蔬菜放入保鲜袋中
B.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
C.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
D.给盛酒精的瓶子加盖
4、物体在离凸透镜15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像,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15厘米时,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虚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放大的实像
5、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6、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手托的是“越王勾践剑”。根据图片信息,对这把剑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0.55m
B.1.5m
C.2m
D.2.5m
7、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对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分辨的
8、新能源智能汽车的车窗采用“智能玻璃”,可调节温度和透明度。冬天行车时,车窗出现白雾,其形成的物态变化和智能玻璃的温度调节是( )
A.液化 温度调高
B.液化 温度调低
C.凝华 温度调高
D.凝华 温度调低
9、短跑运动员在100m跑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1.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9m/s
B.10.1m/s
C.10m/s
D.11.2m/s
10、最近流行一种音乐棒棒糖,只要将棒棒糖的音乐开关打开,它就会振动,只有把它含在嘴里时,该振动就能通过骨头传至耳蜗,从而听到清晰的音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乐在骨头中的传播速度为
B.音乐棒棒糖的声音是由于舌头振动产生的
C.含着棒棒糖听音乐是为了听到超声波的信息
D.含着棒棒糖才能听到清晰音乐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11、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下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捕鱼时的情形。针对这情境,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岸上的人看到白鹭的倒影,是由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人们能看到空中的白鹭,是因为光照射到它表面发生了反射的缘故
C.空中飞行的白鹭看到水中的鳜鱼,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D.空中的白鹭俯冲捕鱼时,距水面的距离越近,它在水中成的像越大
12、橡皮擦是学生必备的文具之一。在使用过程中,橡皮擦会产生碎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时,橡皮擦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B.使用时,橡皮擦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C.橡皮擦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使用过程中橡皮擦的质量不变
13、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
B.秋天,草木上出现一层薄薄的白霜
C.春天,冰面上出现了一层水
D.冬天,堆好的雪人过一段时间变矮了
14、流速为5km/h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如图1所示,某时刻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lh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甲船25km,乙船35km
B.甲船35km,乙船25km
C.甲船30km,乙船30km
D.甲船35km,乙船30km
15、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噪音
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
C.为了造型美观
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1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真空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后,我们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变小
B.图乙中,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可以判断音叉发声音调的高低
C.图丙中,波形图显示的是物理学角度的噪声波形
D.图丁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17、不同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
B.若甲、乙质量相等时,
C.若甲的体积为时,其质量是60g
D.若乙的质量为15g时,其体积是
1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路程之比为 16∶3,运动时间之比为 4∶1,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
A.16∶3
B.3∶4
C.4∶1
D.4∶3
19、小海想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于是将爸爸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烛焰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移动光屏后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爸爸的眼镜片是凸透镜
B.近视眼得到矫正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C.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可以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
D.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可以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
20、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平均速度是1m/s
D.5s~7s内,小车平均速度是1m/s
21、广场舞越来越受到茂名市退休老人的喜爱。晚上9点半,在新湖公园领队的王阿姨说“我们把音响的声音调小一点,不要影响邻居休息。”这里“调小”的是声音的( )
A.响度
B.速度
C.音调
D.音色
2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
A.水从瓶中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遇冷液化的现象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现象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现象
23、下列有关声音的实验,解释正确的是( )
①如图甲,音箱小“人”在音乐中翻翩起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②如图乙,真空罩中的闹钟在敲击,但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③如图丙,敲击音叉,声音不同,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也不同,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④如图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不同,说明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做法或解释正确的是( )
A.校园外某工地在施工,为了免受噪声干扰,听讲的学生应戴上耳罩
B.街头路口、公路急弯处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C.冬天道路结冰后,路政人员喷洒融雪剂,提高了冰的熔点
D.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5、若热石蜡散热冷却凝固变硬时,其变化如图所示,则热石蜡变硬后,它的质量______,它的密度______(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盛夏的中午阳光强烈,往花草上浇水,常会把叶片烧焦,其原因是水珠相当于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作用,如果叶片恰好在它的________上,这一点的温度很高,将把组织细胞烧死,从而出现焦叶.
27、如图太阳能飞机,它所配备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飞机机翼上表面凸起,可使飞行过程中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________压强____,从而形成升力。(选填“变大”或“变小”)
28、如图甲所示,压缩乙醚蒸发,在针管中就可以观察到液态的乙醚;如图乙所示水蒸气遇到凉铁板会液化成水.由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使气体液化的方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9、一辆质量为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水平向东的方向匀速行驶,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3倍,则该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___________N,阻力的方向___________。
30、现有甲、乙两个完全一样的瓶子,空瓶的质量为200g,甲瓶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g,乙瓶子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600g,该瓶子的容积为________cm3。现在将一个密度为5g/cm3的物块A轻轻放入甲瓶子里,将一个密度为2g/cm3的物块B轻轻放入乙瓶子里,均擦干两瓶子的外表面,结果发现甲瓶的总质量为乙瓶的总质量的1.2倍。已知A、B两物块质量相等且都完全浸没,则A物体的质量_________g。
31、下列四幅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质量跟体积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___________。
A. B.
C. D.
理由 ___________。
32、电影院里坐在不同位置上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该反射_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电影院的幕布是白色的,是因为白色幕布可以___________所有色光,使观众看到的画面是彩色的。
33、图是、
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___________物质是晶体(选填“
”或“
”),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_
,在第
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_______状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4、在颁奖晚会上,演员们在阵阵“烟雾”中翩翩起舞,这“烟雾”是由于向舞台喷洒的大量干冰粉末迅速_______吸热,气温降低,致使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35、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甲所示,此时静止的杠杆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实验时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且便于______,应将杠杆调到______,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节(填“左”或“右”)。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一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2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0.3m,甲同学测出了这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一定科学,理由______,他把右边的钩码换成弹簧秤,使杠杆从水平位置慢慢转过一定角度,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秤,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秤拉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乙实验中,小明把两边的钩码同时远离支点一格,杠杆不再平衡,______(选填“左”或“右”)端会下沉。小明回家又做了图丁的探索,将一根长为L,重为G的均匀木棒,有的木棒伸出桌子边缘,用竖直向下的力F0压木棒的一端,当F0=______时,木棒刚好会被翘起。
36、边长为2 cm的正方体物块,静止在水中,上下表面水平。物块上表面在水面下8 cm,下表面离水底1cm。已知水的密度为。请计算:
(1)物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2)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3)物块的重力。
37、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请你至少写出两条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在某运河桥头立有这样的一块牌子,如图所示。现有一辆自身质量为5t的大卡车,装了7m3的石子,石子的密度为2.5×103 kg/m3, g取10N/kg。
(1)通过计算说明, 这辆卡车能否从该桥上通过?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求大卡车能装载石子的最大体积是多少?
(3)若大卡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求大卡车空载时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不考虑车中人的质量)
3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40、如图,小球静止在水中,请画出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41、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夏季要特别注意防范溺水事故。用A、A'分别表示池底和看到的“池底”,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的池底的光路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