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要建立一个农村改革的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应建在( )
A.北京
B.上海
C.深圳
D.安徽
2、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 ”正式交接入列,这是我国军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A. 威海舰 B. 辽宁舰 C. 钓鱼岛舰 D. 长城舰
3、土地改革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A.封建土地制度
B.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C.土地公有制
D.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在1981年10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A.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5、1951年,除台湾和少数几个沿海岛屿外,中国大陆获得统一。下列事件,对祖国大陆统一具有极为重要作用的是
A. 三大战役的胜利 B. 北平和平解放
C.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 西藏和平解放
6、1976年4月4日,山西坞城路三局机电队共青团员王立山,在天安门广场写下了《扬眉剑出鞘》的名作。诗中写到:“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豺狼”是指( )
A. 江青反革命集团 B. 林彪反革命集团 C. 国民党反动派 D. 帝国主义国家
7、回顾历史,下列成就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是
①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③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④大庆油田建成
⑤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④⑤
8、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发区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
9、为梦想,凝聚共识;为梦想,汇聚力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意义是
A. 实现丁工作中心的转移
B. 实现了思想的大解放
C. 建成了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D.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10、“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上甘岭战役中英勇牺牲的英雄是( )
A.黄继光
B.毛岸英
C.邱少云
D.杨根思
11、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 “危险”,到70年代初期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下列事件中,影响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这种变化的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WTO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美国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2、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例如钱文革、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 周跃进、孙建国、钱文革、刘援朝
B. 刘援朝、钱文革、孙建国、周跃进
C. 钱文革、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 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文革
13、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教训”主要是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C.严重的个人崇拜
D.过度依赖苏联援助
14、“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指的是( )
A.1966年——1976年 B.1965年——1975年
C.1863年——1873年 D.1956年——1966年
15、“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6、“香港回归中国后,‘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但主权在北京,不在伦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国人已经证明了‘一国两制’是行得通的。”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香港的经济制度没变 B.香港的社会制度没变
C.香港的生活方式没变 D.香港的主权归属没变
17、“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一体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C.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8、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经济特区,经过几年的发展,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是
A.珠海
B.深圳
C.汕头
D.厦门
19、现年86岁高龄的胡兆森说起那时的场景,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自己和其他代表们进入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代表全国人民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和表决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据此判断,胡兆森当时参加的会议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的含义是
A.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B.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D.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1、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1)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___”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3)2022年发布的《_____》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____”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2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_年12月。
23、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4、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长篇小说《_____》《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5、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6、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
27、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950年10月,以 __________ 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________ 年7月,美国被迫在 _____________ 上签字。
28、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
A京九铁路 B青藏铁路 C高铁 D青藏公路
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____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0、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
(4)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1、为什么说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问题一:探索中的失误
(1)1956年~1976年我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应该吸取怎样教训?
问题二:伟大的历史转折
(2)改革开放开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的重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
(3)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成为一个重大突破。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个城市?
问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四大”高度概括了邓小平提出的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请说出哪次会议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问题四:感悟与提升
(5)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各方面取到了巨大成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3、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3)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3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材料二
材料三
2016年11月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面向未来,国共两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据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一项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最终颁布实施是在哪一年?
(2)据材料二,这两幅图片是20世纪末回归祖国的两个地区的区徽。这两个地区分别指的是哪里?
(3)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再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材料三中提到的“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