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江苏无锡初二下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不属于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的是

    A.粮食、棉花、肉类等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

    B.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C.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D.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 2、台儿庄战役发生在(  )

    A. 武汉会战 B. 淞沪会战 C. 徐州会战 D. 太原会战

  • 3、下图是小强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D.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 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该材料主要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这里的“关键选择”指的是(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C.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D.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

  • 6、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7、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中国梦”就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完善国家的治理体系

    D.完成“一带一路”的建设

  • 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 

    A.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农村人民公社 C. 国有企业联盟 D. 中央文革小组

  • 9、2008年9月,神舟七号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翟志刚 D.袁隆平

  • 10、在电视荧屏上,你经常可以看到台湾艺人的身影:欧弟在主持《天天向上》,林志颖父子出演《爸爸去哪儿》;你也可以看到李宇春等大陆艺人在台湾舞台上靓丽的身影。这主要说明了

    A.台湾同胞完全赞同“一国两制”

    B.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

    D.大陆明星实力不如台湾明星

  • 11、“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 12、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诗中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

    A. 盼望祖国统一

    B. 希望和家人团聚

    C. 希望台湾独立

    D. 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 1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下列各项属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杂居

    ③民族团结

    ④民族区域自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14、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既发挥了民族资本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又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创造了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过渡的新途径。该政策是

    A.成立生产合作社 B.走集体化道路 C.赎买政策 D.兼并政策

  • 15、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会议(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 16、下面的漫画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 17、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1987年,这种隔绝状态被打破,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的人数达3万人;1988年,两岸往来人员达到40余万人次。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大背景是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交流基金会的成立

    C.连战率团访问中国大陆 D.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 18、有学者在评论某事件时说,此事件后“台湾再也不是国家,从此中华民国’就在台湾变成代名词”。这一“事件”是指(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正式成立

    B.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C. 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 19、1971年,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车队驶入纽约市时,沿途不少行人高兴地争相转告:“中国来的!中国来的!”不少人招呼说:“欢迎、欢迎!”并挥帽致意。此次中国代表团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亚非会议 B. APEC会议

    C. 联合国第26届大会 D. 日内瓦会议

  • 20、201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登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19年9月)》中记载:“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赴大陆。”这说明

    A.“一国两制”成共识

    B.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C.“九二共识”已达成

    D.两岸“三通”已实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

  • 22、________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________开发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 23、行:

    (1)交通条件 很落后。

    (2)铁路、____________、水运和地下轨道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____运输网。

  • 24、“凡是____________,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_____________,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_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了普遍不满。

  • 25、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2006年,_____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

  • 26、李峻一在《一个神奇的地方》的歌词中写道:“望洋山春风荡漾,濠江畔莲花绽放……”可见“一个神奇的地方”是指(   )

  • 27、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8、三个代表意义: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____________、怎样建设__________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________、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29、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的危险。

  • 30、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该原则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 32、习近平总书记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的强弱直接影响外交的成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他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2)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例说明?

    (3)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4)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合作,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说明了什么?

  • 33、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某中学某班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1)同学们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对认识新中国的历史有何意义?

    (2)在探究中,同学们得出了一个结论:1954年是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关键性的一年。请你结合有关史实进行说明。

    (3)你准备通过什么方式展示同学们的探究成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