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1956年拍摄的《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这反映了:( )
A.农民分得土地 B.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
C.对私营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 D.乡镇企业兴起
2、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我们能够梦想成真的原因是( )
A.中国教育快速发展
B.中国科技发展成就突出
C.中国外交成果显著
D.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3、1980年,我国首批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指
①深圳
②汕头
③厦门
④珠海
⑤海南岛
⑥广州
⑦福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⑥⑦
4、“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5、1992年陪同邓小平视察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的含义是
A.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B.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C.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6、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个新的格局是 (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内地——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D. 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7、张艺谋的电影中最具有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面,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面发生于( )
A.土地改革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期间
8、我国成功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神舟六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一号
9、某同学为“新中国杰出人物事迹展”收集材料,其中选材不当的是
A.雷锋—---解放军好战士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王进喜—---铁人
D.张謇—----状元实业家
10、看如图,序号和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A.A—诞生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B.B—生产无缝钢管
C.C—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D.D—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11、1860年,洗劫北京城,火烧圆明园的是
A.英俄联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俄美联军
12、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 )
A.促使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B.推动了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化的发展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通过缩减科教文卫的基本建设投资实现
13、下图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提案通过后,多国代表欢呼庆 祝的场景。如果让你为这张图片所涉及的事件背景作说明,你选择的是 ( )
A.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B.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C.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D.中苏关系的友好和苏联的大力支持
14、著名历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从以下图片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片面追求高速度
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③当时存在严重的“浮夸风”现象
④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16、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A. 推进了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 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 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实行了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这项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依法治国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选项、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这些“豪言壮语”反映了
A.农村经济日趋活跃 B.农村改革初见成效
C.“大跃进”中的浮夸风 D.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
20、现在汽车已经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A.“一五“计划期间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改革开放前夕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______,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2、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2012年9月,我国第一首航空母舰“____”交接人列。
23、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________,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4、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我国建立第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 _________________。
25、“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________,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6、新中国成立后,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
27、1992年,_____(会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9、1951年, ______ 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加入 ______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0、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31、请认真研读新中国大事记:
1949年9月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1949年10月1日 | 开国大典 |
195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
1953—1956年 | 三大改造完成 |
请回答:
(1)“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是在上述哪件大事中决定的?
(2)“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向全世界宣告了哪一政府是新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3)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哪部?该宪法确定了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32、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政权巩固)
(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与哪一场战争有关?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道路探索)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体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哪一成就?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哪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特色中国)
(3)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请问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座城市?1987年,哪次会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材料二: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七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三: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2)请用两个事例说明,材料二中20世纪七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现实,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