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平天平前要先将游码归零
B.称量时应该先从小砝码取起
C.被称量的物体应该放在右盘中,且其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损坏了,直接换一个新的继续称量
2、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若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3
B.3∶1
C.3∶4
D.4∶3
3、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B.西安冬季最冷的温度可达
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g
D.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约10s
4、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日期间,小明到五洲湖公园游玩。风平浪静时,水面映出拱桥的“倒影”,清澈见底的水里出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起风后,水面上波光粼粼。对以上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波光粼粼”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5、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6、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3:5,运动路程之比为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5:4
B.9:20
C.4:5
D.20:9
7、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勇夺金牌,让国旗在国歌声中一次次升起。我国国歌演奏时间约为( )
A.0.5秒
B.5秒
C.50秒
D.5分钟
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中5颗静止轨道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流星
9、某学生在花圃里分别透过四个透镜观察同一花朵(如图),看到的成像情况如下图甲、乙、丙、丁所示,则四种情形所使用的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A.甲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丙丁
10、沙画是将沙子洒在平板灯台上做出各种造型的艺术,灯台下方射出的光受到沙子的阻挡后,呈现出各种画面,如图甲所示。乙中所述的光现象与沙画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杯弓蛇影
B.水中倒影
C.日食形成
D.雨后彩虹
11、由于用眼习惯不好,患上近视眼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如图所示为近视眼成因的光路图,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需似戴凸透镜来矫正
B.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C.近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而佩戴凹透镜来矫正
D.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佩戴凹透镜米矫正
12、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它的( )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13、现有体积相等的实心甲球和乙球多个,将5个甲球和3个乙球分别放入已调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正好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 )
A.1︰1
B.5︰3
C.3︰5
D.无法确定
14、小民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钟表时发现倒立缩小的像;他慢慢走近钟表,又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像;随着他继续靠近钟表,他惊奇地发现了正立放大的像!针对以上现象,小民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钟表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共有多少种类?
B.钟表通过凸透镜的成像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
C.凸透镜为什么在不同条件下成不同性质的像?
D.凸透镜的成像性质与物镜间距离有什么关系?
15、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飞向了太空。如图所示、三名航天员静坐在正在升空的飞船中,如果说中间的聂海胜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可能的是( )
A.身边的刘伯明
B.神舟十二号飞船
C.飞船中的摄像头
D.正在下落的火箭残骸
16、如图甲所示为眼球结构图,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乙所示装置,对远视眼的成像及矫正进行探究。将老花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上映出了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凸透镜
B.远视眼不戴矫正眼镜时,看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远视眼患者佩戴的远视眼镜属于凹透镜的一种
D.如果患者远视眼很严重,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小一些
17、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8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
A.0℃
B.-10℃
C.-8℃
D.-3℃
18、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下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捕鱼时的情形。针对这情境,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岸上的人看到白鹭的倒影,是由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人们能看到空中的白鹭,是因为光照射到它表面发生了反射的缘故
C.空中飞行的白鹭看到水中的鳜鱼,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D.空中的白鹭俯冲捕鱼时,距水面的距离越近,它在水中成的像越大
19、三江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0.5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m,蜻蜓在水中的像( )
A.是一个倒立的像
B.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
C.在水面下0.5m深处
D.与蜻蜓相距1.2m
20、下列数据最接近一个普通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是( )
A.跑100米所需时间约2分钟
B.身高约为165分米
C.质量约为0.5吨
D.心脏1min跳动约70次
21、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如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
A.2.5mm
B.2.5cm
C.6mm
D.6cm
22、2025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D.月球上航天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23、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风吹到头部
24、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摄影作品将之展现得奇妙而瑰丽,如图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露珠下被放大的叶脉
B.皮影戏
C.奇妙的“倒影”
D.瑰丽的彩虹
25、初春的早晨会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由水蒸气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____(吸收/放出)热量.
26、寒冷的冬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游客的嘴里不断呼出“白气”,这是 _____现象;随后“白气”消失,这是 _____现象;冰雕作品会一点点变小,这是 _____现象。
27、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操作的是________。如图乙所示为用温度计测得水的温度是________℃。
28、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AB区域),这种现象叫______。用温度计分别在不同色光区域测温,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_(选填“A”或“B”,下同)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
29、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17g;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a)所示,m1=___________g;
(3)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b)所示,则酱油的密度为 ___________kg/m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0、关于测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四个测量数据中,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分米的是 ___________;
A.0.00158千米
B.5.0米
C.7.26分米
D.32毫米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本书厚度为8.90厘米,这本书共有178页,则每张纸的厚度为 ___________cm;合 ___________m;
(3)如图所示,圆柱体的直径为 ___________cm,合 ___________nm。
31、一辆货车陷进了泥潭,司机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安装滑轮,均可将货车从泥潭中拉出。你认为甲方式中滑轮的作用是______。设两种方式将货车拉出的最小力的大小分别是、
,则
______
(填“>”“<”或“=”)如果按乙方式,货车被拉动了0.5m,那么司机拉绳头移动了________m。
32、________与物体在________的乘积,是一个有物理意义的量,在物理学中,我们称这一乘积为________,简称________.
33、如图甲,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值,此时大气压强的值为______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气压不变,管内水银柱高度为730mm,在下端垫一张纸片,如图乙,此时悬空玻璃管里的水银会不会从纸片处流出?答:_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为什么?答:这是因为______。
34、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重为G,以不同方式放置在水平来面上,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如图所示,则容器内水的质量______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______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______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______
。(以上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5、如图是小明做“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示意图。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____________,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运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________部分的长度,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_______。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________(写出表达式)。
(2)步骤B中测量大气压力时,受力分析的对象是_______(选填“测力计”、“针筒”、“活塞”)。
(3)实验过程中小华操作测量正确,但测量结果总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6、小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想知道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于是他先以上学步行的速度走120m,测量所用时间为80s;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少?之后他以同样的速度从家步行到学校用时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
37、为了倡导绿色出行,城区投放了大量的公共自行车,质量为 60kg 的小明骑着公共自行车出行,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所受摩擦力是重力的 0.02 倍。已知车的质量为 20kg,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为 100cm2,求:
(1)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
(2)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大?
38、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速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一辆汽车静止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信号,从测速仪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共用时1.8s.已知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
(1)此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m?
(2)一段时间后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从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8s;隔了一会,测速仪第二次发出信号,从测速仪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则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收到第二次信号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多长?
(3)利用超声波声呐能不能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39、作出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______)
40、如图所示,木箱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木箱A所受力的示意图。
41、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保留作图痕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