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厦门三宝”之一的中华白海豚头顶有呼吸洞,可以通过瓣膜调节气流振动快慢,从而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青铜编钟,是为了使钟发出的声音主要不同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B.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C.因为汽车太重,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D.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4、如图所示,是一张“网红”照片,我国航母上的起飞助理正在给出战机起飞手势,起飞助理需要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杂物吹到耳中
5、如图是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张杰的《少年中国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音调可以判断出是哪位歌手的歌声
B.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
C.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D.张杰的歌声不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照相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只须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7、美丽的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教学楼内不奔跑,可以避免很多意外的发生,我们在走廊行走速度合适的是( )
A.1cm/s
B.1dm/s
C.1m/s
D.10m/s
8、小明在公园的湖边散步时,看到湖里有一群锦鲤。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看到锦鲤的光路图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四种水的物态变化情景中,由凝华造成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秋天:草叶上凝结有“露珠”
C.隆冬:泼水成冰
D.初冬:路边草叶上凝结“白霜”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物距
B.b为焦距
C.若向右移动蜡烛,该凸透镜的焦距变大
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始终不可能在光屏上成像
1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直尺伸出桌面的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
C.图丙中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图丁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12、某小组学习完长度测量,讨论交流列出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刻度尺的量程越大越好
B.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出现误差
C.认真操作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3、千百年来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人民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乐器。我们能够通过声音分辨不同的乐器,主要是根据声音具有不同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1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的大小可由计算,但v与s、t无关
D.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的大小与s成正比,与t的成反比
15、如图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正在沸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的示数是
B.水中上升的气泡体积由大变小
C.保持水沸腾需要继续加热
D.用温水做实验可以节省实验时间
16、二十四中学旁的红梅路人行道上,每到晚上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彰显了常州城的浪漫情怀,称为城市又一网红打卡地,朱朱同学来到灯下欣赏,任由图案投射在身上,却只看到黑色的叶子,而几乎看不清花瓣的形状,那天她穿的衣服颜色是( )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D.黑色
17、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应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如图所示为一款可声控的电视,使用时人只要对着遥控器说出调节指令,遥控器即会识别指令并完成相应调节任务。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人说话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说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遥控器的
C.遥控器识别指令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
D.遥控器是通过超声波向电视机发出指令的
18、疫情过后,某校为了全面了解师生的身心健康,组织了体检,下列关于九(一)班小强同学体检时数据记录不妥的是( )
A.体温:36.5℃
B.体重:50g
C.脉搏:72次/min
D.身高:163 cm
19、地球表面是大气层,地面附近的空气密度约为,估计教室的空气质量最接近于( )
A.
B.
C.
D.
2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考场里安静的答题环境,大约为80dB
B.物体只要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D.区分小提琴和古筝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不同
21、我国生产的世界上最薄的不锈钢箔带——手撕钢的厚度只有0.015mm,已知手撕钢的密度为,则面积为
的手撕钢的质量约为( )
A.120g
B.12g
C.1.2g
D.0.12g
22、对如图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B.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23、下列对教室里有关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广播播放“考试正式开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老师在室内讲话比操场上响亮,因为室内讲话声音的频率低
C.打开教室门窗,加快空气流动,可减弱马路上的噪声
D.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24、如图所示,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 )
A.ρ1=ρ2
B.ρ1>ρ2
C.ρ1<ρ2
D.无法判断
25、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播的,此时声音传播的速度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在水中传播的速度.
26、体育课刚测试完800m,小飞回到教室汗流不止,他抬头看到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如图所示,则当时室温为___________℃。于是他打开电扇,凉快多了,这是因为汗水蒸发从身体表面___________热。
27、如图所示是从长春站到北湖公园的手机导航部分截图,导航设计了三条自驾路线,若全程不考虑拥堵且汽车每百公里油耗不变,关于这三条路线最省油是第________ 条线路,第三条线路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km/h。
28、如图中的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其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29、用力踢足球,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在踢球的瞬间,球会有一些凹陷,这说明力还可以______。
30、如图所示,火车站台上有一条宽约1米远的黄色警戒线,乘客必须在线外候车,这是为了防止列车快速经过时,由于列车两旁气流流动快,导致压强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将站在旁边的人“吸”过去;从车站加速开出的火车如果打开车窗,则窗帘布会向窗_____________(填“内”或“外”)飘出。
31、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存在四处错误(请任选指出三个错误填在下面横线上):
(1)_____;
(2)_____;
(3)_____。
32、亲爱的同学,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的是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_____ ,所测得的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B刻度尺测得的物体的长度值为 ________
。
(2)如图乙所示停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 ________ ,分度值为 ________ ,外圈的读数为 __________ 。
(3)如图丙所示,小丽同学测量平时学习中使用的水笔横截面的直径,水笔横截面的直径是 _______。
33、如图,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壶口冒出白汽是 ______ 现象.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就此可以判断得出:房间甲的气温 ______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
34、负压式救护车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负压,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
(1)人类靠肺呼吸,在__(呼气/吸气)时肺内处于负压状态。
(2)负压式救护车内气流的方向是__。(选序号)
①从车上方进入车内,从车下方被排出
②从车下方进入车内,从车上方被排出
(3)若负压车内的气压相比车外的标准大气压减小了千分之一,车顶的面积约为4m2,车顶受到的内外气体压力差约为__N。(标准大气压为1.0×105Pa)
35、为了测量某种饮料的密度,取适量这种饮料进行如下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把盛有适量饮料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内,增减右盘的砝码,调节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______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饮料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______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30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可得,这种饮料的密度为______kg/m3;
(5)若在(1)步骤中,忘记调节平衡螺母就开始实验,则测量出的饮料密度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6、①如图1,用10N的水平力把重2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上,则墙受到的压力是 N.
②标准大气压下(约为1×105 Pa),在水下20m深处,水产生的压强约为 Pa.(g=10N/Kg)
③重为50N的物体,经过2秒,竖直下落了20米,则这段时间内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W
④一辆轿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2所示.在此过程中,若轿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有用功率)为40kW,则该车行驶中所受阻力为 N
⑤排水量为100吨的货船在水中航行,现装有10吨货物,当它满载时浮力为 N.(g取10N/kg)
37、课堂上小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她跟同学们想测—测蜡烛和像移动时的平均速度,于是她将=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长度为1m的光距具座中点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完成了蜡烛和像的速度测量;
(1)如图所示,她们把蜡烛起始位置放在9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63cm刻度线处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7s内以不变的速度将蜡烛移动到30cm刻度线处,求7s内蜡烛和像移动时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2)将蜡烛从30cm刻度线处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向右移动2s,若这2s内蜡烛的像移动时的平均速度是蜡烛的6倍,请通过计算指出:2s后小美还能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吗?
38、2009年10月31号上海长江隧桥(崇明越江通道)正式通车,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工程起于浦东新区,经长兴岛到崇明,全长25.5千米。匀速通过隧桥需要0.3小时,试求卡车的速度。
39、作图题。
(1)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木块A沿着斜面向上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木块A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40、如图所示为悬浮在浓盐水中的鸡蛋,请画出鸡蛋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41、如图,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