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kg,密度为2.5g/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有( )
①容器的质量为100g
②液体的密度是3g/m3
③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容器的总质量是500g
①如果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300g时,将小球投入到容器的液体内,将有100cm3的液体溢出来
A.①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教室里的空气的总质量都是一样的
3、在如图所示中,物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A.钟表
B.沙漏
C.停表
D.手表
4、向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甲、乙两种液体。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之间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液体的密度为
B.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
C.装满液体时,甲液体的体积比乙液体的体积大
D.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跟液体的体积V成正比
5、下列关于物质的密度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块冰融化成水,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B.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则密度越小
D.相同物质密度一定相同,不同物质密度肯定不同
6、如图所示,这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的名曲《百鸟朝凤》中,模仿的多种鸟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唢呐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声音放大,改变声音的音调
D.悦耳动听的唢呐声一定不会是噪声
7、考场中,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正确的是( )
A.考场的气温为37℃
B.教室门框的高度约4m
C.身体的平均密度约
D.监考老师的体重约500N
8、古筝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古筝的声音低婉,能发出悦耳的次声波,十分好听
B.调琴时,绷紧琴弦是为了在演奏时增大声音的响度
C.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
D.古筝声音温婉柔美,易与其他乐器区分,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9、用图像能直观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过程,下列表示晶体的熔化图像是( )
A.
B.
C.
D.
10、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下列有关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
D.一般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
11、一束光从玻璃垂直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折射角的度数分别为( )
A.、
B.、
C.、
D.、
12、甲、乙两辆车,沿平直的公路同向行驶。某一过程中它们的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前10s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7秒时甲乙两车的速度差是3m/s
C.8~10秒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远离甲车
D.第20秒时,两车的速度相同
13、“农谚”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对农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14、用4个相同的滑轮组成滑轮组甲和乙,分别匀速提升A、B两个物体时,拉力F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若滑轮组甲的机械效率为,则滑轮组乙的机械效率为( )
A.75%
B.70%
C.60%
D.50%
15、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人人有责。小明发现树上的部分叶子变干了,原因是这些叶子的水分发生了(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液化
16、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
A.受热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
B.受热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
C.受热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
D.受热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17、下列列举的语句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过程中密度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质量减小
18、如图所示是常见的鸳鸯火锅,两锅内汤汁量和初温都相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火锅中加盐,盐消失是熔化现象
B.汤汁沸腾后,仍然持续加热,汤汁温度持续升高
C.火锅内汤汁越来越少是因为锅内水发生了液化现象
D.火锅上方白气缭绕,其中白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9、下面有关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隔空吸物”,说明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卵与石斗,麋碎无疑”,说明相碰时只有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不受力
20、2023年12月26日,四川首条最高时速为的成宜高铁开通,小智坐在正以
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发现,座位上乘客将装满水的纸杯置于身前的桌上,杯中的水不会溅出。若认为纸杯的速度也是
,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车厢内行走的乘务员
B.桌子
C.铁轨
D.车厢
21、前几年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用硬物敲击废墟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22、如图所示,在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巡01”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C.声波能传递信息
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2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的装置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由于没有设计实验表格,将测量的结果随便记在草纸上,如图乙。对应图甲的路程,下列对三个数据表示正确的是( )
A.v1=0.22m/s;v2=0.32m/s;v3=0.57m/s
B.v1=0.57m/s;v2=0.22m/s;v3=0.32m/s.
C.v1=0.32m/s;v2=0.22m/s;v3=0.57m/s
D.v1=0.32m/s;v2=0.57m/s;v3=0.22m/s
24、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高墙上的小镜子,人在侧面看被照射部分( )
A.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暗
B.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亮
C.墙是白色明亮的,镜子是暗的
D.墙是暗的,镜子是明亮的
25、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当他向镜子靠近0.5m时,他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______m,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__________中不能传声。
27、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这现象属于________热,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________的(选填“上”或“下”)。
28、冰箱工作时,冷藏室内壁有时会出现很多小水珠,冷冻室内则有霜出现,为了不影响制冷效果,需要定期除霜。小水珠是冷藏室内的水蒸气__________形成的;除霜过程是__________过程。(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9、夏天吃冰棒时能解热,这是因为冰棒在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热(选填“吸”或“放”)。
30、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180km/h=________ m/s。
3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一道景观,如图所示。宽阔的黄河水,流经山西吉县壶口镇时河口收缩窄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落差高达9米,奔腾汹涌黄河水犹如一头巨兽,发出“怒吼”,此声音是______的震动产生的。站在不远处,就能听见,这是因为声波能在空气中___________。
黄河壶口瀑布
32、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________ ,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 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粒,从而实现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3、下列几种物质:①铁;②玻璃;③海波;④盐;⑤沥青;⑥松香。其中属于晶体的有______均填序号),其余的属于非晶体。晶体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是-39℃。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可达-52.3℃。这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34、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缓慢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3N,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溢出水的重力为___________N。
35、用图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每次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更换______ 不同的表面。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摩擦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若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_________。
(3)同学们进行三次实验,发现小车都滑出三种表面无法停下。请你在不改变实验器材的前提下,为他们改进一下实验。你的做法是:________。
36、暑假,小青从太原南站出发到运城旅游,选择了尾气零排放的D2503次动车组出行,查询到其列车时刻表如下,请你计算该列车从太原南站到运城北:
站次 | 站名 | 到达时间 | 开车时间 | 运行里程 |
1 | 太原南 | ﹣ | 8:25 | 0 |
2 | 运城北 | 10:10 | 10:12 | 360km |
3 | 西安北 | 11:22 | ﹣ | 556km |
(1)运行的时间;
(2)运行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7、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的空杯,放在饮料机的水平杯座上接饮料,杯座受到的压力F随杯中饮料的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o已知杯高H=10cm,杯底面积S =30cm2;饮料机出口流速为v=40cm3/s;g 取10N/kg。
(1)空杯的重力是______N;
(2)饮料的密度为多大?(____)
(3)设杯底与杯座的接触面积也为S = 30cm2,饮料持续流入空杯5s后关闭开关,求此时杯对杯座的压强为多大?(____)
38、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做匀速(速度不变)直线运动,速度为v1=20m/s,在汽车正前方L=270m处有一山崖.此时汽车鸣笛,又前进一段路程s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v2=340m/s,求s.
39、(1)一束光线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_________).
(2)潜望镜中两块平面镜平行放置与水平方向成45°夹角,已知一条沿水平方向的入射光线,作出光在潜望镜中的光路(_________).
40、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如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A´B´____。
41、如图所示,重为10N的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邮箱: 联系方式: